礦物的物理性質(zhì)
1.形態(tài)
形態(tài)是指礦物單體和礦物集合體的形態(tài)。如柱狀、針狀、纖維狀、放射狀、片狀、板狀、粒狀、球狀。
礦物集合體如晶簇等。非結(jié)晶礦物不具有固定的幾何形態(tài)。
2.顏色
顏色是指礦物新鮮面顯示的顏色,如黃鐵礦成銅黃色。
3.礦物的條痕
條痕是指礦物粉末的顏色,如黃鐵礦為黑色。
4.光澤
光澤是指礦物表面反光的能力。按其強弱可分為金屬光澤、半金屬光澤和非金屬光澤。
造巖礦物絕大多數(shù)屬于非金屬光澤,如金剛光澤、玻璃光澤、絲絹光澤、珍珠光澤、油脂光澤、蠟狀光澤、土狀光澤等。
5.硬度
另外,某些礦物還具有一些其他特性,如比重、磁性、彈性、擾性、壓電性、檢波性等。
硬度是指礦物抵抗外力刻劃、壓入或研磨等作用的能力。一般使用摩氏硬度表示,即采用 10 種礦物:滑石、石膏、方解石、螢石、磷灰石、長石、石英、黃玉、剛玉、金剛石,從軟到硬分為 10 個等級作為標(biāo)準(zhǔn)來測定礦物的相對硬度。野外常用工具如指甲(2~2.5 度)、玻璃(5.5~6 度)、小刀(5~5.5 度)、鋼刀(6~7 度)來大致測定礦物的相對硬度。
6.解理
解理是指礦物在外力作用下,沿著一定方向破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質(zhì)。按解理產(chǎn)生難易程度分為極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無解理(只有斷口)。
7.斷口
斷口是指礦物在受外力作用后,產(chǎn)生的不規(guī)則斷裂面。常見的斷口形態(tài)有貝殼狀、參差狀、鋸齒狀、平坦?fàn)畹取?/P>
。 。 。 |
巖土工程師考試知多少?搶先領(lǐng)取資料慢慢看! |
。 。 。 | |||
巖土工程師題庫 | |||||
加群即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