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茩z查:神情,言語清,兩眼向右凝視,鼻唇溝對稱,伸舌居中,頸軟,四肢體肌張力等,腱反射++,肌力5度,病理征(-),全身皮膚針刺覺無異常。
實驗室檢查:頭顱CT:右額葉中后部低密度灶。
中醫(yī)辨病辨證依據(jù):胃主受納,脾主運化;颊吣赀^半百,腎氣漸虧,加之脾運化無力,水谷無以化精微,以致食欲不振,氣血生化不足。氣為血之帥,氣虛則血行無力,停于脈中,筋脈失養(yǎng),清竅失聰,故癥見視物不清,頭痛眩暈,乏力,面色萎黃,氣短乏力,心悸便溏。其舌暗淡,苔薄白,脈沉細為氣虛血滯,脈絡(luò)瘀阻之象。
西醫(yī)診斷依據(jù):
1.視物不清一天。
2.兩眼向右凝視
3.CT:額葉中后部低密度灶。
4.有高血壓病史20年。
初步診斷:
西醫(yī)診斷:腦梗塞
中醫(yī)診斷:中風(fēng)
氣虛血滯,脈絡(luò)瘀阻
治則:補氣活血,通經(jīng)活絡(luò)
方藥:補陽還五湯加減
黃芪30g 當(dāng)歸10g 赤芍15g 川芎15g
桃仁10g 紅花10g 地龍10g 黨參30g
桂枝5g 甘草10g
水煎服
西醫(yī)治則:1.抗血小板聚集:腸溶阿斯匹林 25mg QD PO。
2.腦保護治療:腦復(fù)康注射液250ML IV GTT Q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