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單元 防治原則
一、A1
1、屬于既病防變的是
A、調攝精神
B、鍛煉身體
C、起居有節(jié)
D、藥物預防
E、早期診治
2、塞因塞用屬于
A、治本
B、逆治
C、反治
D、治標
E、正治
3、用補益藥物治療具有閉塞不通癥狀的虛證,其治則是
A、塞因塞用
B、攻補兼施
C、實者瀉之
D、虛者補之
E、通因通用
4、補陽時適當配伍補陰藥的方法稱為
A、陰中求陽
B、陽中求陰
C、陰病治陽
D、陽病治陰
E、以上均非
5、用寒遠寒,用熱遠熱屬于
A、扶正祛邪
B、因地制宜
C、因人制宜
D、因時制宜
E、未病先防
6、下列疾病中應采用“急則治其標”的是
A、二便不通
B、脾虛泄瀉
C、陽虛外寒
D、陰虛內熱
E、氣血兩虧
7、虛人感受外邪,應采用的是
A、治標
B、治本
C、標本兼治
D、先治本后治標
E、反治
8、塞因塞用適用于
A、食滯腹瀉
B、腸熱便結
C、瘀血閉經(jīng)
D、脾虛腹脹
E、熱結旁流
9、屬于正治的是
A、熱因熱用
B、以通治通
C、熱者寒之
D、用熱遠熱
E、以補開塞
10、屬于反治的是
A、寒者熱之
B、以寒治寒
C、以寒治熱
D、以熱治寒
E、熱者寒之
11、屬于從治的是
A、治熱以寒
B、寒者熱之
C、陽病治陰
D、用熱遠熱
E、以通治通
12、熱者寒之屬于
A、正治、逆治
B、反治、從治
C、正治、從治
D、反治、逆治
E、標本同治
二、B
1、A.塞因塞用
B.寒者熱之
C.熱因熱用
D.寒因寒用
E.通因通用
<1> 、適用于脾虛腹脹的治則治法是
A B C D E
<2> 、適用于真熱假寒證的治則治法是
A B C D E
2、A.治未病
B.扶助正氣
C.因人制宜
D.因時制宜
E.因地制宜
<1> 、用寒遠寒,用熱遠熱,屬于
A B C D E
<2> 、治病時考慮年齡屬于
A B C D E
3、A.熱因熱用
B.寒因寒用
C.塞因塞用
D.通因通用
E.熱者寒之
<1> 、用熱性藥治療具有假熱癥狀的病證,屬于
A B C D E
<2> 、用補益藥治療閉塞不通癥狀的病證,屬于
A B C D E
4、A.熱因熱用
B.寒因寒用
C.塞因塞用
D.通因通用
E.虛則補之
<1> 、對熱結旁流應采用的治療方法是
A B C D E
<2> 、對真寒假熱應采用的治療方法是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兩個方面的內容。未病先防旨在提高抗病能力,防止病邪侵襲。A、B、C、D屬未病先防。既病防變是指在疾病發(fā)生以后,應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防止疾病的發(fā)展與傳變。
【該題針對“預防”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反治是指順從病證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種治療原則。適用于疾病的征象與其本質不相符的病證,即病有假象者。由于采用的方藥性質與病證假象性質相同,故又稱為“從治”。塞因塞用,即以補開塞,是指用補益藥物來治療具有閉塞不通癥狀的虛證。適用于“至虛有盛候”的真虛假實證。
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塞因塞用,用補益藥物來治療具有閉塞不通癥狀的虛證。即以補開塞。適用于因體質虛弱,臟腑精氣功能減退而出現(xiàn)閉塞癥狀的真虛假實證。因此,以補開塞,主要是針對病證虛損不足的本質而治。適用于“至虛有盛候”的真虛假實證。
【該題針對“治則”知識點進行考核】
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治療陽虛證時,在助陽劑中,適當佐以滋陰藥,即謂“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例如治療氣虛證時,在補氣劑中也常佐以補血藥。
【該題針對“治則”知識點進行考核】
5、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因時制宜是根據(jù)時令氣候特點,考慮用藥的治則。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所說:“用寒遠寒,用涼遠涼,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宜同法!
【該題針對“治則”知識點進行考核】
6、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急則治標,適于病情嚴重,在疾病過程中又出現(xiàn)某些急重癥狀的情況。這時則應當先治或急治。此時的危重癥狀已成為疾病矛盾的主要方面時,若不及時解決就要危及生命,或影響本病的治療,故必須要采取緊急措施先治其標。如病因明確的劇痛,頻繁嘔吐,二便不通等,可分別采用緩急止痛、降逆止嘔、通利二便等治標之法。
【該題針對“治則”知識點進行考核】
7、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病變過程中標本錯雜并重時,當標本兼治。如素體氣虛,抗病力低下,反復感冒,如單補氣則易留邪,只解表則易傷正,當標本兼顧,治宜益氣解表等。
【該題針對“治則”知識點進行考核】
8、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塞因塞用:是用補益的藥物治療具有閉塞不通癥狀的病證之法。適用于因虛而致閉塞不通的真虛假實證。如脾胃虛弱,氣機升降失司所致的脘腹脹滿等癥,治療時應采取補脾益胃的方法,恢復脾升胃降之職,氣機升降正常,脘腹脹滿自除。這種以補開塞之法,就是塞因塞用。
【該題針對“治則”知識點進行考核】
9、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正治指采用與疾病的證候性質相反的方藥以治療的一種原則。適用于疾病的征象與其本質相一致的病證。由于采用的方藥與疾病證候性質相逆,如熱證用寒藥,故又稱“逆治”。包括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
【該題針對“治則”知識點進行考核】
10、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反治指順從病證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種治療原則。適用于疾病的征象與其本質不相符的病證,即病有假象者。由于采用的方藥性質與病證假象性質相同,故又稱為“從治”。究其實質,仍然是針對疾病本質而進行的治療。包括:①熱因熱用,即以熱治熱;②寒因寒用,即以寒治寒;③塞因塞用,即以補開塞;④通因通用,即以通治通。
【該題針對“治則”知識點進行考核】
11、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從治是順從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種治療法則。即采用方藥或措施的性質順從疾病的假象,與疾病的假象相一致。以通治通是用通利的藥物治療具有實性通泄癥狀的病證之法。適用于真實假虛之候,如食積腹瀉,治以消導瀉下;瘀血所致的崩漏,治以活血化瘀等,這種以通治通的方法,又叫通因通用。
【該題針對“治則”知識點進行考核】
1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正治指采用與疾病的證候性質相反的方藥以治療的一種原則。適用于疾病的征象與其本質相一致的病證。由于采用的方藥與疾病證候性質相逆,如熱證用寒藥,故又稱“逆治”。包括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
【該題針對“治則”知識點進行考核】
二、B
1、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塞因塞用,系反治法之一。謂因塞證而用塞法。前塞為塞法,指補養(yǎng)固澀;后塞為塞證,指本虛標實之滿脹不通的病證。脾虛需健脾補脾,腹脹為本虛標實,不可破氣攻逐,否則更傷脾氣,應用塞因塞用之法。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寒因寒用指治療內真熱而外假寒的方法。病的實質是真熱,而表現(xiàn)出假寒的現(xiàn)象,亦即內真熱而外假寒,須用寒涼藥治療。
【該題針對“治則”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用寒遠寒即氣候寒涼之際不宜使用大寒大涼藥物或食物,屬于因時制宜。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所說:“用寒遠寒,用涼遠涼,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宜同法!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年齡、性別、體質屬于個人因素,故治病時考慮年齡屬于因人制宜。
【該題針對“治則”知識點進行考核】
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熱因熱用,即以熱治熱,是指用熱性藥物來治療具有假熱征象的病證。適用于陰盛格陽的真寒假熱證。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塞因塞用,即以補開塞,是指用補益藥物來治療具有閉塞不通癥狀的虛證。適用于“至虛有盛候”的真虛假實證。
【該題針對“治則”知識點進行考核】
4、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熱結旁流,是陽明腑實證的表現(xiàn)。腑實證,大便一般多見燥結不通,但有時泄出黃臭的糞水,而不見燥屎瀉出,若有陽明腑實證者,稱之為“熱結旁流”。主方大承氣湯 。
通因通用:是用通利的藥物治療具有實性通泄癥狀的病證之法。
【該題針對“治則”知識點進行考核】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熱因熱用:指用熱性藥物治療具有假熱癥狀的病證之法。適用于真寒假熱證,即陰寒內盛,格陽于外,形成里真寒外假熱的癥候。治療時針對疾病的本質,用熱性藥物治其真寒,真寒一去,假熱也就隨之消失了。
【該題針對“治則”知識點進行考核】
查看更多試題內容請點擊下載:
【焚題庫】中西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題庫【歷年真題+章節(jié)題庫+考前試題】【進入購買】 歡迎加入執(zhí)業(yè)醫(yī)師交流群:248943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