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單元 肛門直腸疾病
一、A1
1、若患者肛門局部紅腫灼熱,墜脹不適,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癥狀,易腫、易膿、易潰,但不易斂,潰后易形成肛瘺,應考慮
A、血栓性外痔
B、肛裂
C、肛隱窩炎
D、肛周膿腫
E、肛周感染
2、枯痔法適用于
A、Ⅰ期內痔
B、Ⅱ期內痔
C、Ⅲ期內痔
D、Ⅰ、Ⅱ期內痔
E、Ⅱ、Ⅲ期內痔
3、塞藥法適用于
A、Ⅰ期內痔
B、Ⅱ期內痔
C、Ⅲ期內痔
D、Ⅰ、Ⅱ期內痔
E、Ⅱ、Ⅲ期內痔
4、內痔好發(fā)于肛門右前、右后和左側正中部位即膀胱截石位
A、1、3、5點處
B、2、5、6點處
C、3、5、7點處
D、3、6、9點處
E、3、7、11點處
5、內痔最常見的早期癥狀是
A、便血
B、脫出
C、疼痛
D、腫脹
E、異物感
6、內痔的主要臨床表現為
A、便血、貧血、墜脹
B、下血、嵌頓、貧血
C、便血、墜脹、腫塊脫出
D、水腫、糜爛、壞死
E、嵌頓、墜脹、痔核脫出
二、A2
1、患者,男,45歲,出現便血,疼痛,肛周腫脹,肛周有暗紫色橢圓形腫塊突起,應診斷為
A、息肉脫出
B、內痔
C、內痔脫出
D、血栓性外痔
E、結締組織外痔
2、患者,女,40歲,肛門周圍突發(fā)腫塊,疼痛劇烈,局部紅腫灼熱。應首先考慮的是
A、肛瘺
B、直腸肛管周圍膿腫
C、直腸息肉
D、肛隱窩炎
E、內痔
三、B
1、A.臟連丸
B.槐花散
C.透膿散
D.仙方活命飲
E.青蒿鱉甲湯
<1> 、直腸肛管周圍膿腫火毒熾盛證首選
A B C D E
<2> 、直腸肛管周圍膿腫熱毒蘊結證首選
A B C D E
2、A.槐花散
B.臟連丸
C.涼血地黃湯
D.止痛如神湯
E.補中益氣湯
<3> 、痔的濕熱下注證選用的方劑為
A B C D E
<4> 、痔的氣滯血瘀證選用的方劑為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直腸肛管周圍膿腫主要表現為肛門周圍突發(fā)腫塊,繼則劇烈疼痛,局部紅腫灼熱,墜脹不適,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癥狀,易腫,易膿,易潰,但不易斂,潰后易形成肛瘺。
【該題針對“直腸肛管周圍膿腫”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枯痔法適用于Ⅱ、Ⅲ期內痔。
【該題針對“痔”知識點進行考核】
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塞藥法適用于Ⅰ、Ⅱ期內痔。
【該題針對“痔”知識點進行考核】
4、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內痔表面為直腸黏膜所覆蓋,好發(fā)于肛門右前、右后和左側正中部位(即膀胱截石位3、7、11點處)。
【該題針對“痔”知識點進行考核】
5、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無痛性間歇性便血是內痔最常見的早期癥狀。
【該題針對“痔”知識點進行考核】
6、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內痔是肛門直腸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以便血、墜脹、腫塊脫出為主要臨床表現。
【該題針對“痔”知識點進行考核】
二、A2
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栓性外痔可見肛門緣周圍有暗紫色橢圓形腫塊突起,表面水腫。
【該題針對“直腸肛管周圍膿腫”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直腸肛管周圍膿腫主要表現為肛門周圍突發(fā)腫塊,繼則劇烈疼痛,局部紅腫灼熱,墜脹不適,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癥狀,易腫,易膿,易潰,但不易斂,潰后易形成肛瘺。
【該題針對“直腸肛管周圍膿腫”知識點進行考核】
三、B
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火毒熾盛證的證候:肛周疼痛劇烈,持續(xù)數日,痛如雞啄,眠寐不能;伴惡寒發(fā)熱,口干便秘,溲赤而難;肛周紅腫,按之有波動感或穿刺有膿,或膿出黃稠而帶糞臭味;舌紅,苔黃,脈弦滑數。
治法:清熱解毒透膿。
方藥:透膿散加減。
【該題針對“直腸肛管周圍膿腫”知識點進行考核】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熱毒蘊結證的證候:肛門周圍突然腫痛,持續(xù)加劇;伴有惡寒發(fā)熱,大便秘結,小便短赤等;局部紅、腫、熱、痛明顯,皮膚嫩熱;舌紅,苔薄黃,脈數。
治法: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方藥:仙方活命飲或黃連解毒湯加減。
【該題針對“直腸肛管周圍膿腫”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濕熱下注證的證候:便血鮮紅,量多,肛內腫物脫出,可自行還納,肛門灼熱;舌紅,苔薄黃膩,脈弦數。
治法:清熱滲濕止血。
方藥:臟連丸加減。
【該題針對“痔”知識點進行考核】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氣滯血瘀證的證候:肛內腫物脫出,甚或嵌頓,肛門緊縮,墜脹疼痛,甚則肛門緣有血栓,形成水腫,觸之疼痛明顯;舌暗紅,苔白或黃,脈弦或澀。
治法:清熱利濕,祛風活血。
方藥:止痛如神湯加減。
【該題針對“痔”知識點進行考核】
查看更多試題內容請點擊下載:
【焚題庫】2020中西醫(yī)助理醫(yī)師考試題庫【歷年真題+章節(jié)題庫+考前密訓試題】【進入購買】 歡迎加入執(zhí)業(yè)醫(yī)師交流群:248943119,還能和考友一起學習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