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溫里劑
第一節(jié) 總論
一、概念
凡以溫熱藥為主組成,具有溫里助陽,散寒通脈等作用,用于治療里寒證的方劑,統(tǒng)稱位溫里劑。
二、分類
溫中祛寒、回陽救逆、溫經(jīng)散寒三大類。
三、配伍使用
隨證而配伍,有時亦須配伍酸寒收斂的藥物,酸寒、甘寒護陰,以達到祛邪不傷正的目的。
四、使用注意
1、 溫里劑多由辛溫燥熱之品組成,適用于陽虛的里寒證候。運用時當辨別寒證所在的部位,尤其應(yīng)注意辨清寒熱之真假。
2、 若平素火旺注意小兒的“三有余,四不足”:心、肝、陽常有余;肺、腎、脾、陰常不足。之人,或?qū)訇幪撌аw,或夏天炎暑之季,或南方溫熱之域,劑量一般宜輕,且要中病即止;
3、 若冬季氣候寒冷,或素體陽虛之人,劑量可以適當加大;
4、 若素體陽氣虛弱,經(jīng)溫里劑治療,里寒去而陽氣仍虛者,可另謀溫補之劑;
5、 若陰寒太盛,或真寒假熱,服藥入口即吐者,此為格拒,可少佐苦寒或咸寒之品,或冷服,以免格拒不納,此即“寒因寒用”反佐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