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異性感染
氣性壞疽
氣性壞疽是由厭氧性梭狀芽孢桿菌侵入傷口后引起的組織壞死、產(chǎn)氣、毒血癥為特征的嚴重的特異性感染,又稱芽孢菌性肌壞死。
臨床表現(xiàn)
全身表現(xiàn) 創(chuàng)傷后并發(fā)此癥的時間通常在傷后1~4日。臨床特點是病情突然惡化,煩躁不安,有恐懼或欣快感;皮膚、口唇變白,大量出汗,脈搏快速,體溫逐步上升。隨著病情的發(fā)展,可發(fā)生溶血性貧血、黃疸、血紅蛋白尿、酸中毒,全身情況可在12~24小時內(nèi)全面迅速惡化。
局部表現(xiàn) 傷肢沉重或疼痛,持續(xù)加重,猶如脹裂,止痛劑不能奏效;局部腫脹與創(chuàng)傷所能引起的程度不成比例,并迅速向上、下蔓延。傷口中有大量漿液性或漿液血性滲出物,有時可見氣泡從傷口中冒出。皮下可觸及捻發(fā)音。傷口可有惡臭。
西醫(yī)治療
(1)急癥清創(chuàng)。
(2)應(yīng)用抗生素,首選青霉素。
(3)高壓氧治療。
(4)全身支持療法。
【B型題】
A.金黃色葡萄球菌 B.溶血性鏈球菌
C.綠膿桿菌 D.破傷風桿菌
E.梭狀芽胞桿菌
癤的致病菌是( )
『正確答案』A
急性蜂窩織炎的主要致病菌是( )
『正確答案』B
【B型題】
A.金黃色葡萄球菌 B.溶血性鏈球菌
C.綠膿桿菌 D.破傷風桿菌
E.梭狀芽胞桿菌
氣性壞疽的致病菌是( )
『正確答案』E
破傷風的致病菌是( )
『正確答案』D
中醫(yī)辨證論治
濕熱火盛,燔灼營血證
證候:起病急驟,患肢沉重、灼熱、腫脹、劇痛,皮色暗紅,按之凹陷,良久不起。皮膚可見水皰,中央皮肉大部分腐爛,四周紫黑色,迅速腐爛,范圍甚大,瘡形略帶凹陷,潰后流出膿液稀薄如水,惡臭,并混以氣泡,輕壓周圍組織有捻發(fā)音。全身伴有高熱、煩渴、納差、嘔惡、神昏、溲赤。舌紅絳,苔黃燥,脈洪數(shù)。
治法:清火利濕,涼血解毒。
方藥:黃連解毒湯、犀角地黃湯合三妙丸。
氣血不足,心脾兩虛
證候:腐肉大片脫落,瘡口日見擴大,瘡面色淡,收口緩慢,神疲乏力,納差;舌淡,脈細。
治法:益氣補血,養(yǎng)心健脾。
方藥:八珍湯合歸脾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