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下
麻子仁丸(《傷寒論》)
【組成】麻子仁 芍藥 杏仁 枳實(shí) 厚樸 大黃 (蜂蜜)
【功用】潤腸泄熱,行氣通便。
【主治】腸胃燥熱,脾約便秘證。大便干結(jié),小便頻數(shù)。
【配伍意義】
方中以性味甘平質(zhì)潤多脂之麻子仁為君藥。杏仁上肅肺氣,下潤大腸;白芍養(yǎng)血斂陰,緩急止痛,共為臣藥。大黃、枳實(shí)、厚樸即小承氣湯,輕下熱結(jié),除腸胃之燥熱,共為佐藥。佐使甘緩之蜂蜜,既助麻子仁潤腸通便,又可緩和小承氣湯攻下之力。
濟(jì)川煎(《景岳全書》)
【組成】當(dāng)歸 牛膝 肉蓯蓉 澤瀉 升麻 枳殼
【功用】溫腎益精,潤腸通便。
【主治】腎陽虛弱,精津不足證。大便秘結(jié),小便清長,頭目眩暈,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沉遲。
潤下 證候辨識(shí)
津虧便秘:大便干結(jié)
※ 脾約證:大便干結(jié),小便頻數(shù) ---麻子仁丸
※ 小便清長,腰膝酸軟,舌苔白,脈沉遲 ---濟(jì)川煎
逐水
十棗湯(《傷寒論》)
【組成】芫花 甘遂 大戟 大棗
【功用】攻逐水飲。
【主治】
(1)懸飲?韧傩孛{引痛,心下痞硬,干嘔短氣,頭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脈沉弦。
(2)水腫、一身悉腫,尤以身半以下為重,腹脹喘滿,二便不利。
【用法要點(diǎn)】
(1)三味等分為散末,或裝入膠囊,以大棗10枚煎湯送服。
(2)清晨空腹服用,從小量開始,以免量大下多傷正。若服后下少,次日加量。
(3)服藥得快下利后,宜食米粥以保養(yǎng)脾胃。
攻補(bǔ)兼施
黃龍湯(《傷寒六書》)
【組成】大黃 芒硝 枳實(shí) 厚樸 人參 當(dāng)歸 甘草 (桔!∩〈髼)
【功用】攻下通便,補(bǔ)氣養(yǎng)血。
【主治】陽明腑實(shí),氣血不足證。自利清水,色純青,或大便秘結(jié),脘腹脹滿,腹痛拒按,身熱口渴,神疲少氣,譫語,甚則循衣摸床,撮空理線,神昏肢厥,舌苔焦黃或焦黑,脈虛。
考試簡介 報(bào)名條件 報(bào)名方式 報(bào)名時(shí)間 考試時(shí)間 考試科目 考試題型 合格標(biāo)準(zhǔn) 考試機(jī)構(gòu) 證書注冊 技能考試 考試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