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小球腎炎
慢性腎小球腎炎 |
1.西醫(yī)病因、病理 |
★ |
2.中醫(yī)病因病機 |
★ | |
3.臨床表現(xiàn) |
★ | |
4.實驗室檢查及其他檢查 |
★ | |
5.診斷與鑒別診斷 |
★★★ | |
6.西醫(yī)治療 |
★★ | |
7.中醫(yī)辨證論治 |
★★★ |
中醫(yī)病因病機
本病病位在腎,與肺、脾相關,其病理基礎在于臟腑的虛損。為本虛標實之證,本虛常見肺腎脾氣虛、脾腎陽虛、肝腎陰虛和氣陰兩虛;標實則以濕、瘀、濁為多。
臨床表現(xiàn)
慢性腎炎多數(shù)起病隱匿,進展緩慢,病程較長。其臨床表現(xiàn)呈多樣性,但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壓、水腫為基本臨床表現(xiàn),可有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減退。病情時輕時重、遷延難愈,漸進性發(fā)展為慢性腎衰竭。
實驗室檢查及其他檢查
1.尿液檢查
尿蛋白一般在1~3/d,尿沉渣可見顆粒管型和透明管型。血尿一般較輕或完全沒有,但在急性發(fā)作期,可出現(xiàn)鏡下血尿甚至肉眼血尿。
2.腎功能檢查
腎功能不全時,主要表現(xiàn)為腎小球濾過率(CFR)下降,肌酐清除率(Ccr)降低。
診斷與鑒別診斷
(一)診斷
1.起病緩慢,病情遷延,臨床表現(xiàn)可輕可重,或時輕時重。隨著病情發(fā)展,可有腎功能減退、貧血、電解質(zhì)紊亂等情況的出現(xiàn)。
2.有水腫、高血壓、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等表現(xiàn)中的一種(如血尿或蛋白尿)或數(shù)種。臨床表現(xiàn)多種多樣,有時可伴有腎病綜合征或重度高血壓。
3.病程中可有腎炎急性發(fā)作,常因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誘發(fā),發(fā)作時有類似急性腎炎的表現(xiàn)?勺詣泳徑饣虿∏榧又。
例題 | |
|
『正確答案』D |
西醫(yī)治療
積極控制高血壓和減少尿蛋白
治療原則:①力爭把血壓控制在理想水平,即蛋白尿≥1g/d,血壓控制在125/75mmHg以下;蛋白尿<1g/d,血壓控制可放寬到130/80mmHg以下。②選擇具有延緩腎功能惡化、保護腎功能作用的降血壓藥物。
中醫(yī)辨證論治
(一)本證
脾腎氣虛證
證候:腰脊酸痛,神疲乏力,或浮腫,納呆或脘脹,大便溏薄,尿頻或夜尿多,舌質(zhì)淡,有齒痕,苔薄白,脈細。
治法:補氣健脾益腎。
方藥:異功散加味。
肺腎氣虛證
證候:顏面浮腫或肢體腫脹,疲倦乏力,少語懶言,自汗出,易感冒,腰脊酸痛,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細弱。
治法:補益肺腎。
方藥:玉屏風散和金匱腎氣丸加減。
脾腎陽虛證
證候:全身浮腫,面色蒼白,畏寒肢冷,腰脊冷痛,神疲,納少,便溏,遺精,陽痿,早泄,或月經(jīng)失調(diào),舌質(zhì)嫩淡胖,邊有齒痕,脈沉細或沉遲無力。
治法:溫補脾腎。
方藥:附子理中丸或濟生腎氣丸加減。
肝腎陰虛證
證候:目睛干澀或視物模糊,頭暈耳鳴,五心煩熱或手足心熱,口干咽燥,腰膝酸痛,遺精,或月經(jīng)失調(diào),舌紅少苔,脈弦細或細數(shù)。
治法:滋養(yǎng)肝腎。
方藥:杞菊地黃丸加減。
氣陰兩虛證
證候:面色無華,少氣乏力,或易感冒,午后低熱,或手足心熱,腰酸痛,或見浮腫,口干咽燥或咽部暗紅,咽痛,舌質(zhì)紅,少苔,脈細或弱。
治法:益氣養(yǎng)陰。
方藥:參芪地黃湯加減。
(二)標證
水濕證
證候:顏面或肢體浮腫,舌苔白或白膩,脈緩或沉緩。
治法:利水消腫。
方藥:五苓散合五皮飲加減。
中醫(yī)辨證論治
濕熱證
證候:面浮肢腫,身熱汗出,口干不欲飲,胸脘痞悶,腹部脹滿,納差,尿黃短少,便溏,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治法:清熱利濕。
方藥:三仁湯加減。
血瘀證
證候:面色黧黑或晦暗,腰痛固定或呈刺痛,肌膚甲錯,肢體麻木,舌質(zhì)紫暗或有瘀斑,脈細澀。
治法:活血化瘀。
方藥:血府逐瘀湯加減。
濕濁證
證候:納呆,惡心或嘔吐,口中黏膩,脘脹或腹脹,身重困倦,浮腫尿少,精神萎靡,舌苔膩,脈沉細或沉緩。
治法:健脾化濕泄?jié)帷?/P>
方藥:胃苓湯加減。
例題 | |
|
『正確答案』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