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頭五官病——頭痛,耳鳴,耳聾,舌本強(qiáng),吐舌,咽喉腫痛,齒痛,目赤,目痛,目翳。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3-4壯或10-15分鐘。
10. 手三里 Shousanli(LI 10)**
[穴名釋義]手,指上肢。三里,指長度及人身上中下三部之裡。以其與肘部距離長度及通乎三焦之裡而言。里,程也,同裡,又作寸(參足三里條)。穴約在肘下二寸,與足陽明之三里上下相應(yīng),對三焦在裡諸病無所不包。其上方有手五里?梢詤⒄栈ヒ暋
[定位] 在前臂背面橈側(cè),當(dāng)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肘橫紋下2寸。
[主治]1、上肢疾患
2、腸腑病
3、面部病癥
[刺灸法] 直刺1.2~0.8寸,可灸3-7壯或5-20分鐘。
11.曲池 Quchi(LI 11)** 合穴
[定位]在肘橫紋外側(cè)端,屈肘,當(dāng)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主治]1、上肢病癥 肘臂痛,上肢癱瘓。
2、腸腑病 腹痛,吐瀉,痢疾,便秘,腸癰。
3、高血壓
4、五官病耳鳴,耳聾,耳前疼痛,目赤痛,目不明,牙痛,頸腫,咽喉腫痛。
5、其他濕疹,蕁麻疹,感冒,熱病。強(qiáng)健體質(zhì)。
[刺灸法] 直刺1~1.5寸,可灸5-7壯或5-10分鐘。
[穴名釋義] 曲,彎曲。池,水之停聚處。曲池,地名。穴在肘臂屈曲時肘橫紋端凹陷如池之處也。曲池,魯之古地名!洞呵铩せ甘辍罚骸懊擞谇。”
必須屈肘取穴,凹陷方顯。經(jīng)氣至此,有如水之入池,用以借喻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