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yīng)用:
1)合并心衰――不宜用β受體阻滯劑
2)輕中度腎功能不全――用ACEI;
3)老年人收縮期高血壓――選利尿劑,長效二氫吡啶
4)糖尿病――用ACEI和α受體阻滯劑
5)心梗后和冠心病――先β受體阻滯劑和利尿劑
6)高脂血癥――不用β受體阻滯劑和利尿劑
7)妊娠――甲基多巴、β受體阻滯劑,不用ACEI、ARB
8)腦動脈硬化――用ACEI、CB
9)中年舒張期高血壓――長效CCB、ACEI、α受體阻滯劑
10)合并支哮、抑郁癥、糖尿病――不用β受體阻滯劑
11)痛風(fēng)――不用利尿劑
12)心臟傳導(dǎo)阻滯――不用β受體阻滯劑及非二氫吡啶類CCB
高血壓危重癥:惡性高血壓,高血壓危象,高血壓腦病
治療:迅速降壓,降低顱內(nèi)壓,制止抽搐
五、冠心病
心絞痛
(一)表現(xiàn)
1、勞力型心絞痛典型心電圖改變:
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降,T波倒置或低平,發(fā)作緩解后恢復(fù)。
2、典型心絞痛發(fā)作的癥狀:
部位-主要在胸骨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區(qū),界限不清楚。
性質(zhì)-陣發(fā)性,突然發(fā)生的壓榨性、悶脹性或窒息性疼痛。
誘因-常由體力勞動或者情緒激動所引發(fā),飽食、寒冷、吸煙、心動過速、休克等亦可誘發(fā)。
持續(xù)時間-疼痛漸漸加重,不超過15分鐘,可數(shù)天或數(shù)星期發(fā)作一次,亦可一日多發(fā)。
緩解方式-停止誘發(fā)活動即可。
3、分型:穩(wěn)定型-穩(wěn)定勞力型心絞痛
不穩(wěn)定型-初發(fā)勞力型、惡化勞力性、靜息心絞痛、梗死后心絞痛、變異性心絞痛。
3、變異性心絞痛的主要特征:
心絞痛發(fā)作時ST段抬高
4、心肌損傷的心電圖特征:ST段弓背型抬高
(二)治療
1、硝酸甘油――降低心臟前負荷,減少心肌耗氧量
2、心得安――減慢心率,減弱心肌收縮力,減少心肌耗氧量
3、地爾硫?――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心肌供氧
4、鈣通道阻滯劑――變異型心絞痛的首選藥
心血瘀阻證
證候:胸痛較劇,如刺如絞,痛有定處,入夜加重,伴有胸悶,日久不愈,或因暴怒而致心胸劇痛,舌質(zhì)紫暗,或有瘀斑,舌下絡(luò)脈青紫迂曲,脈弦澀或結(jié)代。
治法:活血化瘀,通脈止痛。
方藥:血府逐瘀湯加減。
七、心肌梗死
(一)病因:主要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二)表現(xiàn)
癥狀:疼痛,全身癥狀-發(fā)熱和心動過速等,胃腸道癥狀-常伴有惡心、嘔吐、腸脹氣和消化不良,心律失常,低血壓和休克,心力衰竭-左心為主,可見于病初幾天。 急性心梗早期(24小時)死因主要是――心律失常
心梗最常見心律失常是――室性期前收縮和室性心動過速
1、心電圖:特征性改變-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病理性Q波,T波倒置。
2、血清檢查,壞死標記物-肌紅蛋白、肌蛋白Ⅰ或T、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天門冬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ST)、乳酸脫氫酶(LDH)等。
AST變化:6-10小時開始升高,24-48小時達高峰,持續(xù)3-5天
LDH變化:6-10小時開始↑,36-48小時達高峰,持續(xù)7-14天
中醫(yī)辨證-氣滯血淤證
證候:胸中痛甚,胸悶氣促,煩躁易怒,心悸不寧,脘腹脹滿,唇甲青暗,舌質(zhì)紫暗或有瘀斑,買沉弦澀或結(jié)代。
治法:活血化瘀,通絡(luò)止痛。
方藥:血府逐瘀湯加減。
八、風(fēng)濕性心臟瓣膜病
1、二尖瓣狹窄
癥狀:呼吸困難,咯血(粉紅色泡沫樣痰),咳咳嗽,右心衰
體征:二尖瓣面容;梨形心;心尖區(qū)舒張中、晚期隆隆樣雜音。
左心房增大。
風(fēng)心病二尖瓣狹窄→Graham-Stell雜音
2、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最常見愛你的病原體是草綠色鏈球菌。
3、心肌疾病-擴張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疾病、未定性心肌病。
4、以引起腸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多見引起心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