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嘔血與黑便
嘔血與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癥狀。胃內或返流入胃內的血液經嘔吐從口腔排出稱為嘔血;血液在腸道內停留過久,經硫化物作用而生成硫化鐵,隨糞便排出使之成為黑便。
一、病因
1.消化系統(tǒng)疾病2.血液病3.急性傳染病
二、臨床表現(xiàn)
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表現(xiàn)取決于出血病變的性質、部位、失血量與速度,同時和病人的年齡、心腎功能等全身情況有關。一般說來,病人多先有惡心,然后嘔血,繼而排出黑便。幽門以上(食管或胃)的出血常以嘔血為主,幽門以下(十二指腸及以下部位)的出血則以黑便為主,但并非絕對。出血雖在幽門以下,但出血量大,血液可逆流入胃,也可表現(xiàn)為嘔血;出血雖在幽門以上,但量少,則可僅表現(xiàn)為黑便。一般嘔血均伴有黑便,而黑便并不一定伴嘔血。
當成人失血量超過400ml時,可出現(xiàn)皮膚蒼白、厥冷、頭暈、乏力、出汗、脈快、心悸等失血性貧血癥狀;如出血量大,超過800~1000ml時,除上述癥狀外,還可出現(xiàn)脈搏細弱、呼吸加快、血壓下降等急性周圍循環(huán)衰竭的癥狀。
三、問診要點
伴左鎖骨
上窩淋巴結腫大,應考慮胃癌與胰腺癌。
四、檢查要點
失血量的估計: 上消化道出血量達到約20ml時,糞便隱血試驗可呈陽性反應;當出血量達50~70ml以上,可表現(xiàn)為黑便。如果出血量在400ml以內,由于輕度的血容量減少可很快被組織間液與脾臟貯血所補充,一般無其他癥狀;當出血量超過400ml,失血又較快時,患者可有頭暈、乏力、心動過速和血壓偏低等失血性貧血癥狀;失血超過800~1000ml時,可出現(xiàn)失血性休克等急性周圍循環(huán)衰竭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