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理血劑
含 義:以理血藥為主組成,具有活血祛瘀或止血作用,主治瘀血或出血病證的方劑。
適應證:血瘀證或出血證
分 類:活血祛瘀劑、止血劑
注意事項:
血府逐瘀湯《醫(yī)林改錯》
血府逐淤桔梗膝
桃紅四物加四逆
主治:胸中血瘀證
(頭痛胸痛)痛有定處,舌黯紅或有瘀斑,脈澀或弦緊
呃逆日久不止,或內熱煩悶,或心悸失眠,急躁易怒,入暮潮熱,唇暗或兩目暗黑
病機:血瘀胸中,氣機不暢
治法: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方解:君:桃仁 破血逐瘀
臣:紅 花活血祛瘀
川 芎─活血行氣而止痛
當 歸─養(yǎng)血活血,使祛瘀而不傷正
赤 芍─活血祛瘀;清解血分之瘀熱
牛 膝─活血祛瘀, 引胸中瘀血下行
佐:枳殼─行氣寬胸
桔梗─宣達肺氣
載藥入胸中
柴胡─疏肝理氣
生地─配當歸以養(yǎng)陰血,使祛瘀而不傷正;
配赤芍以清血分瘀熱
使:甘草─調和諸藥
制方特點:活血祛瘀藥配疏肝的柴胡,開宣肺氣的桔梗,又配降氣的枳殼一升一降,開胸行氣,調暢氣機,使氣行則血亦行
使氣性血則行。寓養(yǎng)血于活血之中,活血而無耗血之慮。
補陽還五湯《醫(yī)林改錯》
主治:氣虛血瘀之中風
舌淡苔白,脈緩無力,甚至小便失禁
半身不遂,口眼咼斜,語言謇澀,口角流涎,小便頻數(shù)或遺尿不禁
病機:元氣虧虛,瘀血內阻,筋脈失養(yǎng)
治法:補氣活血通絡
方解:君:生黃芪 大補元氣,使氣旺則血行
臣:當歸尾 活血養(yǎng)血,使活血不傷血
佐:桃仁/紅花/赤勺/川芎 活血化瘀,地龍 活血通絡
PS:黃芪在方中用量特點1初服不宜過重。2久服漸增3愈后繼服
配伍要點:大量補氣藥+少量活血通絡之品
本方既是益氣活血法的代表方,又是治療中風后遺癥的常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