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jié) 六腑
一、膽
(一)位置及形態(tài)
(二)主要生理機能
貯藏和排泄膽汁
(1)膽汁來源于肝之余氣,由肝血化生。在肝氣疏泄功能的作用下分泌出膽汁,進入膽腑濃縮、貯藏;隨著消化過程的需要,在肝膽之氣疏泄功能的共同作用下,貯藏于膽腑的膽汁通過輸膽管排泄而注入腸中,以促進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主要病理表現(xiàn)
二、胃
(一)位置及形態(tài)
(二)主要生理機能
1.主受納水谷
即胃氣具有接受和容納飲食物的作用。
胃有“太倉”、“水谷之海”、“水谷氣血之!敝Q。
2.主腐熟水谷
即胃氣將飲食物初步消化,并形成食糜的作用。
胃氣的受納、腐熟水谷功能,必須與脾氣的運化功能相互配合,納運協(xié)調(diào)才能將水谷化為精微,進而化生精氣血津液,供養(yǎng)全身。
(三)生理特性
1.胃氣通降
概念,主要體現(xiàn)及主要病理表現(xiàn)。
藏象學說以脾胃之氣的升降運動來概括整個消化系統(tǒng)的生理機能。脾氣升舉與胃氣通降相互為用,不但共同促進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和食物糟粕的正常排泄,而且成為全身氣機升降的樞紐。
2.喜潤惡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