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jié) 咳嗽
【病因病機】
咳嗽病因,臨床分為外感、內(nèi)傷兩類。外感咳嗽是由外邪侵襲引起,內(nèi)傷咳嗽則為臟腑 功能失調(diào)所致。外感風寒、風熱之邪,從口鼻皮毛而入,肺合皮毛,開竅于鼻,肺衛(wèi)受邪, 肺氣壅塞不宣,清肅功能失常,影響肺氣出入,而致咳嗽。內(nèi)傷咳嗽,多因臟腑功能失調(diào), 如肺陰虧損,失于清潤;或脾虛失運,聚濕生痰,上漬于肺,肺氣不宣;或肝氣郁結,氣郁 化火,火盛灼肺,阻礙清肅;或腎虛攝納無權,肺氣上逆,均可導致咳嗽。
【辨證】
1.外感咳嗽
主癥 咳嗽病程較短,起病急驟,或兼有表證。
兼見咳嗽聲重,咽喉作癢,咳痰色白、稀薄,頭痛發(fā)熱,鼻塞流涕,形寒無汗,肢體酸 楚,苔薄白,脈浮緊,為外感風寒;咳嗽,咯痰黏稠、色黃,身熱頭痛,汗出惡風,苔薄黃,脈浮數(shù),為外感風熱。
2.內(nèi)傷咳嗽
主癥 咳嗽起病緩慢,病程較長,可兼臟腑功能失調(diào)癥狀。
兼見咳嗽,痰多、色白、黏稠,胸脘痞悶,神疲納差,苔白膩,脈濡滑,為痰濕侵肺; 氣逆咳嗽,引脅作痛,痰少而黏,面赤咽干,苔黃少津,脈弦數(shù),為肝火灼肺;干咳,咳聲短,以午后黃昏為劇,少痰,或痰中帶血,潮熱盜汗,形體消瘦,兩頰紅赤,神疲乏力,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為肺陰虧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