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單元 足少陽膽經(jīng)、穴
一、經(jīng)脈循行
《靈樞經(jīng)脈》:膽足少陽之脈,起于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后,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后,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后。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于手少陽,抵于 ,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luò)肝,屬膽,循脅里,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歧骨內(nèi),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
二、主治概要
肝膽病,側(cè)頭、目、耳、咽喉病,胸脅病及經(jīng)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三、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點
1.瞳子(GBl)
【定位】目外眥外側(cè)約0.5寸,眶骨外緣凹陷中。
【主治】頭痛;目赤腫痛、羞明流淚、內(nèi)障、目翳等目疾。
2.聽會(GB2)
【定位】耳屏間切跡前,下頜骨髁狀突后緣,張口凹陷處。
【主治】耳鳴、耳聾、耳等耳疾;齒痛、面痛、口眼歪斜、口噤。
3.完骨(GBl2)
【定位】耳后,乳突后下方凹陷中。
【主治】頭痛、頰腫、口眼歪斜、喉痹、齒痛等頭面五官病證;頸項強痛;癲癇。
4.陽白(GBl4)
【定位】目正視,瞳孔直上,眉上l寸。
【主治】前頭痛;目痛、視物模糊、眼瞼 動等目疾。
5.頭臨泣(GBl5)
【定位】目正視,瞳孔直上入前發(fā)際0.5寸,神庭與頭維連線的中點。
【主治】頭痛;目痛、目眩、流淚、目翳等目疾;鼻塞、鼻淵;小兒驚癇。
6.風(fēng)池(GB20)
【定位】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平風(fēng)府穴。
【主治】中風(fēng)、癲癇、頭痛、眩暈、耳鳴、耳聾等內(nèi)風(fēng)所致的病證;感冒、鼻塞、鼽衄、目赤腫痛、口眼歪斜等外風(fēng)所致的病證;頸項強痛。
7.肩井(GB21)
【定位】肩上,大椎穴與肩峰連線的中點上。
【主治】頸項強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難產(chǎn)、乳癰、乳汁不下等婦產(chǎn)科及乳房疾患;瘰疬。
8.日月(GB24)膽之募穴
【定位】乳頭直下,第7肋間隙。
【主治】黃疸、脅肋疼痛等肝膽病證;嘔吐、吞酸、呃逆等肝膽犯胃病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