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
1、由生甘草梢、木通、生地黃、竹葉組成的方劑是
A、玉女煎
B、涼膈散
C、導赤散
D、清胃散
E、犀角地黃湯
2、方中包含澤瀉、木通、當歸、龍膽草、柴胡、甘草、梔子的方劑是
A、清骨散
B、涼膈散
C、導赤散
D、仙方活命飲
E、龍膽瀉肝湯
3、青蒿鱉甲湯中青蒿與鱉甲的配伍意義是
A、除煩堅陰,潤燥降火
B、養(yǎng)血育陰,益氣固表
C、滋陰退熱,瀉火除煩
D、益氣養(yǎng)血,育陰清熱
E、滋陰清熱,內(nèi)清外透
4、青蒿鱉甲湯的功用是
A、涼血止痢
B、滋陰瀉火
C、滋陰養(yǎng)血
D、養(yǎng)陰透熱
E、泄熱除煩
5、由玄參、麥冬、犀角、銀花、黃連、生地、連翹、竹葉心、丹參組成的方劑是
A、清營湯
B、涼膈散
C、仙方活命飲
D、犀角地黃湯
E、普濟消毒飲
6、黃連解毒湯的功用是
A、清熱生津
B、清熱燥濕
C、清上泄下
D、瀉火解毒
E、瀉火通便
7、下列各項中,不屬于仙方活命飲組成藥物的是
A、連翹、荊芥、木香
B、貝母、乳香、沒藥
C、防風、甘草節(jié)、皂角刺
D、赤芍、防風、天花粉
E、金銀花、白芷、穿山甲
8、白虎湯中石膏與知母相伍之意為
A、清營涼血,滋陰養(yǎng)血
B、益胃生津,涼血寬胸
C、清熱生津,除煩止渴
D、清熱涼血,養(yǎng)陰潤燥
E、瀉火除濕,滋陰涼血
9、清熱劑應用時需注意
A、熱邪在氣可先治血
B、真寒假熱證,可用清熱劑清解在表之熱
C、清熱劑中忌配用醒脾和胃之品,以免傷陽礙胃
D、采用熱藥涼服的反佐法
E、屢用清熱之劑而熱勢不退者,可改用甘寒滋陰壯水之法
二、B
1、A.龍膽瀉肝湯
B.左金丸
C.清胃散
D.芍藥湯
E.涼膈散
<1> 、脅肋疼痛,嘈雜吞酸,嘔吐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者。治宜選用
A B C D E
<2> 、牙痛齦腫,口氣熱臭,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者。治宜選用
A B C D E
2、A.瀉白散
B.涼膈散
C.芍藥湯
D.清胃散
E.龍膽瀉肝湯
<1> 、組成藥物中含有梔子、澤瀉、黃芩、生地、當歸的方劑是
A B C D E
<2> 、組成藥物中含有生地、當歸、丹皮、黃連、升麻的方劑是
A B C D E
3、A.清營湯
B.白虎湯
C.黃連解毒湯
D.犀角地黃湯
E.白虎加人參湯
<1> 、身熱夜甚,神煩少寐,時有譫語,脈數(shù),舌絳而干者。治宜選用
A B C D E
<2> 、壯熱面赤,煩渴引飲,汗出惡熱,脈洪大有力者。治宜選用
A B C D E
查看更多試題內(nèi)容請點擊下載: |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導赤散的組成是生地、木通、生甘草梢、竹葉。
方歌:導赤生地與木通,草梢竹葉四般功;口糜淋痛小腸火,引熱同歸小便中。
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龍膽瀉肝湯組成是龍膽草、黃芩、梔子、澤瀉、木通、當歸、生地、柴胡、生甘草、車前子。
清骨散(《證治準繩》)組成為銀柴胡、胡黃連、秦艽、鱉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
涼膈散組成為川大黃、樸硝、炙甘草、山梔子仁、薄荷、黃芩、連翹、竹葉、蜜。
導赤散組成是生地黃、木通、生甘草梢、竹葉。
仙方活命飲組成是白芷、貝母、防風、赤芍、當歸尾、甘草節(jié)、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沒藥、金銀花、陳皮、酒。
3、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青蒿鱉甲湯中,鱉甲咸寒,直入陰分,入絡搜邪,滋陰退熱;青蒿苦辛而寒,其氣芳香,清中有透散之力,清熱透絡,引邪外出。兩藥相配,滋陰清熱,內(nèi)清外透,使陰分伏熱而有外達之機,共為君藥。
4、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青蒿鱉甲湯養(yǎng)陰透熱,主治溫病后期,邪伏陰分證。
5、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清營湯組成是犀角(水牛角代)、生地黃、玄參、竹葉心、麥冬、丹參、黃連、銀花、連翹。
方歌:清營湯治熱傳營,身熱夜甚神不寧;角地銀翹玄連竹,丹麥清熱更護陰。
涼膈散組成是川大黃、樸硝、炙甘草、山梔子仁、薄荷、黃芩、連翹、竹葉。
方歌:涼膈硝黃梔子翹,黃芩甘草薄荷饒;竹葉蜜煎療膈熱,中焦燥實服之消。
仙方活命飲組成是白芷、貝母、防風、赤芍、當歸尾、甘草節(jié)、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沒藥、金銀花、陳皮。
方歌:仙方活命金銀花,防芷陳皮皂山甲;貝母花粉及乳沒,赤芍甘草酒煎佳。
犀角地黃湯組成是犀角(水牛角代)、生地黃、芍藥、牡丹皮。
方歌:犀角地黃芍藥丹,血熱妄行吐衄斑;蓄血發(fā)狂舌質(zhì)絳,涼血散瘀病可痊。
普濟消毒飲組成是黃芩酒炒、黃連酒炒、陳皮、生甘草、玄參、柴胡、桔梗、連翹、板藍根、馬勃、牛蒡子、薄荷、僵蠶、升麻。
方歌:普濟消毒蒡芩連,甘桔藍根勃翹玄;升柴陳薄僵蠶入,大頭瘟毒服之痊。
6、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黃連解毒湯的功用是瀉火解毒。
7、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仙方活命飲組成是白芷、貝母、防風、赤芍、當歸尾、甘草節(jié)、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沒藥、金銀花、陳皮。
方歌:仙方活命金銀花,防芷陳皮皂山甲,貝母花粉及乳沒,赤芍甘草酒煎佳。
8、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白虎湯中石膏與知母相須為用,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二經(jīng),清解透熱,除陽明氣分之熱;知母苦寒質(zhì)潤,助石膏清肺胃之熱,并可滋陰潤燥,救已傷之陰津。二藥合用,清熱生津,除煩止渴之功益強。
9、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清熱劑的應用注意事項
(1)辨明證候:清熱劑須在表證已解,里熱熾盛,或里熱雖盛但尚未結(jié)實的情況下方可運用。
(2)辨別病所:若邪熱在氣而治血,則必將引邪深入;若邪熱在血而治氣,則無濟于事。
(3)辨別熱證的真假:真寒假熱,不可誤用寒涼而犯虛虛之戒。
(4)辨別熱證的虛實:屢用清熱瀉火之劑而熱仍不退,若屬陰虛發(fā)熱者,當改用甘寒滋陰壯水之法,使陰復則其熱自退。
(5)權(quán)衡輕重,量證投藥:熱盛而藥量太輕,無異于杯水車薪;熱微而用量太重,勢必熱去寒生。
(6)防止格拒:對于熱邪熾盛,服清熱劑入口即吐者,可于清熱劑中少佐溫熱藥,或采用涼藥熱服法,此即《素問?五常政大論》所說“治熱以寒,溫而行之”的反佐法。
二、B
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病考慮為肝火犯胃證。癥見脅肋疼痛,嘈雜吞酸,嘔吐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治宜選用左金丸清瀉肝火,降逆止嘔。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病考慮為胃火牙痛。治宜清胃涼血,用清胃散。
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龍膽瀉肝湯組成為龍膽草、黃芩、梔子、澤瀉、木通、當歸、生地、柴胡、生甘草、車前子。
方歌:龍膽瀉肝梔芩柴,生地車前澤瀉偕;木通甘草當歸合,肝經(jīng)濕熱力能排。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清胃散的組成是生地、當歸身、牡丹皮、黃連、升麻。
方歌:清胃散用升麻連,當歸生地牡丹全;或加石膏清胃熱,口瘡吐衄與牙宣。
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身熱夜甚,神煩少寐,時有譫語,脈數(shù),舌絳而干者為熱入營分證,方選清營湯。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壯熱面赤,煩渴引飲,汗出惡熱,脈洪大有力,屬氣分熱盛證,治宜清熱生津,選用白虎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