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下列哪項(xiàng)不屬于組方原則( )
A.君 B.臣 C.復(fù) D.佐 E.使
35、君藥的含義正確的是( )
A.針對兼病或兼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
B.針對次要兼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
C.配合君臣藥以加強(qiáng)治療作用
D.能制約君臣藥峻烈之性的藥物
E.與君藥性味相反,但是在治療中能起相成作用的藥物
36、下列對于佐藥含義不正確的是( )
A.針對重要的兼病或兼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
B.直接治療次要兼證的藥物 C.配合君臣藥以加強(qiáng)治療作用
D.能制約君臣藥峻烈之性的藥物
E.與君藥性味相反,但在治療中能起相成作用的藥物
37、一首方劑中必不可少的藥物為( )
A.反佐藥 B.使藥 C.佐助藥
D.臣藥 E.君藥
38、下列關(guān)于臣藥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直接治療次要兼證的藥物
B.針對主病或主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
C.輔助君藥起加強(qiáng)治療主病或主證作用的藥物
D.引領(lǐng)方中諸藥直達(dá)病所
E.與君藥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療中起相成作用的藥物
39、能引領(lǐng)方中諸藥直達(dá)病所的藥物稱為( )
A.調(diào)和藥 B.引經(jīng)藥 C.反佐藥
D.佐制藥 E.佐助藥
40、用以消除或減弱君臣藥的毒性,或能制約君臣藥峻烈之性的藥物是( )
A.君藥 B.佐助藥 C.臣藥
D.佐制藥 E.反佐藥
41、桂枝湯與桂枝加厚樸杏子湯的變化屬于( )
A.藥味加減的變化 B.劑型更換的變化
C.藥量加減的變化 D.數(shù)方相合的變化
E.配伍形式的變化
42、方劑藥味加減變化中,不包括下列哪種藥物的加減變化()
A.臣藥 B.反佐藥 C.君藥
D.使藥 E.佐制藥
43、小承氣湯與厚樸三物湯兩方的變化屬于( )
A.藥味加減的變化 B.藥量加減的變化
C.劑型更換的變化 D.數(shù)方相合的變化 E.藥味加減的變化
44、理中丸與理氣湯的變化屬于( )
A.配伍形式的變化 B.藥量加減的變化
C.劑型更換的變化D.數(shù)方相合的變化 E.藥味加減的變化
45、將藥物粉碎,混合均勻,制成粉末狀制劑,屬于( )
A.湯劑 B. 丸劑 C.膏劑
D.散劑 E.酒劑
46、將藥物細(xì)粉用水或酒、醋、蜜水、藥汁等為黏合劑制成的小丸,屬于( )
A.煮散 B.水丸 C.蜜丸
D.糊丸 E.濃縮丸
47、將藥物加水反復(fù)煎煮,去渣濃縮后,加煉蜜或煉糖制成的半液體劑型是( )
A.濃縮丸 B.軟膏 C.硬膏
D.流浸膏 E.膏滋
48、下列不屬于濃縮丸特點(diǎn)的是( )
A.口味甜美 B.體積小
C.有效成分高 D.服用劑量小 E.吸收較緩慢
49、下列不屬于酒劑的特點(diǎn)的是( )
A.活血 B.通絡(luò) C.體積小
D.易于發(fā)散 E.助長藥效
50、補(bǔ)益藥的服用時間宜( )
A.食后服 B.食前服 C.臨臥服
D.平旦服 E.助長藥效
(二)B型題
A.外感表證 B.燥屎內(nèi)結(jié)證
C.表里不合證 D.里熱證 E.虛弱證
1、汗法可用于治療( )
2、下法可用于治療( )
A.氣滯血瘀證 B.寒邪直中證
C.腸寒胃熱證 D.熱在氣分證 E.熱結(jié)旁流證
3、和法可用于治療( )
4、清法可用于治療( )
5、消法可用于治療( )
A.增強(qiáng)藥力 B.產(chǎn)生協(xié)同作用
C.控制多功用單味中藥的發(fā)揮方向
D.擴(kuò)大治療范圍,適應(yīng)復(fù)雜病情 E.控制藥物的毒副作用
6、砂仁和熟地黃同用所起的配伍作用( )
7、桃仁和紅花同用所起的配伍作用是( )
8、柴胡和升麻同用所起的配伍作用是( )
9、麻黃與桂枝同用所起的配伍作用是( )
10、四君子湯加陳皮同用所起的配伍作用是( )
A.水丸 B.濃縮丸 C.糊丸 D.蜜丸 E.滴丸
11、黑錫丹屬于( )
12、保和丸屬于( )
13、越鞠丸屬于( )
A.硬膏 B.煎膏 C.軟膏 D.浸膏 E.流浸膏
14、鹿胎膏屬于( )
15、狗皮膏屬于( )
16、八珍益母膏屬于( )
A.宜在飯后服用 B.已在睡前服用 C.宜在飯前服用
D.可不拘時服 E.宜在發(fā)作前2小時服用
17、急證重病的服藥時間( )
18、安神藥的服藥時間( )
19、治瘧服藥時間為( )
20、對胃腸有刺激作用方藥的服用時間( )
答案(一)
C |
B |
D |
C |
A |
E |
B |
C |
E |
D |
A |
D |
C |
B |
B |
C |
D |
E |
A |
C |
B |
A |
E |
D |
C |
B |
B |
E |
A |
C |
D |
E |
B |
C |
D |
A |
E |
C |
B |
D |
A |
C |
B |
C |
D |
B |
E |
A |
C |
(二)
A |
B |
C |
D |
A |
E |
A |
C |
B |
D |
C |
A |
A |
B |
A |
B |
D |
B |
E |
A |
考試簡介 報(bào)名條件 報(bào)名方式 報(bào)名時間 考試時間 考試科目 考試題型 合格標(biāo)準(zhǔn) 考試機(jī)構(gòu) 證書注冊 技能考試 考試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