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心包經(jīng)的原穴是
A、間使
B、大陵
C、內(nèi)關(guān)
D、太淵
E、神門
62、乳癰、乳少等乳疾,針灸治療選用
A、少沖
B、養(yǎng)老
C、少澤
D、天井
E、少海
63、手三里穴位于陽溪穴與曲池穴連線上,當
A、陽溪穴上9寸處
B、曲池穴下2寸處
C、曲池穴下3寸處
D、曲池穴下4寸處
E、陽溪穴上8寸處
64、治療小兒疳積、百日咳,應首選
A、四縫
B、上巨虛
C、下脘
D、曲池
E、大椎
65、任脈之絡(luò)的別稱為
A、俞府
B、虛里
C、鳩尾
D、大包
E、天池
66、三棱針的常用操作方法,不包括
A、散刺法
B、透刺法
C、刺絡(luò)法
D、挑刺法
E、點刺法
67、手太陰腧穴中的太淵為八會穴中的
A、臟會
B、腑會
C、脈會
D、骨會
E、髓會
68、有關(guān)針灸治療坐骨神經(jīng)痛,敘述不正確的是
A、以通經(jīng)止痛為法
B、以足太陽、足少陽經(jīng)穴為主
C、腰部取大腸俞、腰夾脊
D、寒濕證配命門、腰陽關(guān)
E、向下肢的放射樣針感以多次重復出現(xiàn)為佳
69、以下哪項是足少陽膽經(jīng)的井穴
A、俠溪
B、足臨泣
C、足竅陰
D、大敦
E、厲兌
70、下列不屬于足太陰經(jīng)主治范圍的是
A、腎病
B、脾胃病
C、婦科病
D、口舌病
E、前陰病
71、屬于直接灸的是
A、瘢痕灸
B、蒜泥灸
C、隔姜灸
D、實按灸
E、溫灸器灸
72、治療感冒的主穴是
A、列缺、合谷、肺俞、太淵、大椎
B、太淵、肺俞、合谷、魚際、三陰交
C、列缺、合谷、大椎、太陽、風池
D、魚際、尺澤、膻中、肺俞、定喘
E、尺澤、肺俞、膏肓、太溪、足三里
73、既可治療暈厥又可治療閃挫腰痛的穴位為
A、水道
B、水溝
C、太沖
D、委中
E、水泉
74、在奇經(jīng)八脈中,下列與后溪相通的奇經(jīng)是
A、督脈
B、陽維脈
C、陽躋脈
D、沖脈
E、任脈
75、十二經(jīng)脈的命名主要是結(jié)合了哪幾方面的內(nèi)容
A、五行、手足、陰陽
B、手足、陰陽、五行
C、臟腑、手足、陰陽
D、臟腑、手足、五行
E、陰陽、五行、臟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