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李某,男,43歲。有高血壓病病史2年。近期因郁Å誘發(fā)癥狀加重,頭痛頭暈,鼻干鼻衄,煩躁易急,面目紅赤,口苦,舌紅,脈弦數(shù)有力。方劑宜選用( B )
A 天麻鉤藤飲
B 龍膽瀉肝湯
C 丹梔逍遙散
D 大黃黃連瀉心湯
E 玉女煎
22.王某,女,38歲。因咽癢咳嗽,痰中帶血3天余,于9月22日來診。伴有咽干鼻燥,身微熱,舌紅少津液,苔薄黃,脈數(shù)。方劑宜選用( D )
A 桑菊飲
B 銀翹散
C 杏蘇散
D 桑杏湯
E 百合固金湯
23.張某,男,36歲。平素性情急躁,有胃潰瘍病史。昨日因大Å,誘發(fā)嘔血,吐血色紅,伴有口苦咽干,胸脅疼痛,舌質(zhì)紅ç,脈象弦數(shù)。方劑宜選用(B )
A 瀉心湯合十灰散
B 龍膽瀉肝湯合十灰散
C 化肝煎合十灰散
D 犀角地黃湯
E 玉女煎
24.張某,男,46歲。患慢性十二指腸球部潰瘍4年。3天來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黑便,腹部隱痛,伴面色無華,神倦乏力,舌質(zhì)µ,苔薄白,脈細。方劑宜選用(B )
A 歸脾湯
B 黃土湯
C 理中丸
D 柏葉湯
E 槐角丸
25.李某,男,6歲。近期曾患感冒,已愈,昨日發(fā)現(xiàn)小便色紅如洗肉水,尿檢紅細胞高倍鏡下滿視野,伴有腰痛,心煩口渴,口舌生瘡,舌紅,脈數(shù)。方劑宜選用
( A )
A 小薊飲子
B 知柏地黃丸
C 茜根散
D 無比山藥丸
E 六味地黃丸合二至丸
26.張某,男,9歲。有隱匿性腎炎病史3年。間斷發(fā)作肉眼血尿,持續(xù)鏡下血尿,伴有頭暈耳鳴,五心煩熱,腰膝痠軟,舌紅,苔薄黃,脈細數(shù)。方劑宜選用( C )
A 小薊飲子
B 導赤散
C 知柏地黃丸
D 清心蓮子飲
E 茜根散
27.“寸口脈動而弱,動則為驚,弱則為悸”,此語出自何書( D )
A 《素問•舉痛論》
B 《醫(yī)宗金鑒》
C 《濟生方》
D 《金匱要略》
E 《丹溪心法》
28. 驚悸病名最早由哪位醫(yī)家正式提出(A )
A 張仲景
B 巢元方
C 張景岳
D 朱丹溪
E 孫思邈
29.《丹溪心法》認為怔忡的根本Ô因為(B )
A 心血不足
B 血虛與痰火
C 心陽不足
D 肝火上擾
E 瘀血阻絡
30.“脈痹不已,復感于邪,內(nèi)舍于心”引起的心悸病機當為( C )
A 水飲凌心
B 痰熱擾心
C 瘀血阻絡
D 陰虛火旺
E 心陽不足
31.關于驚悸和怔忡敘述不正確的是(E )
A
怔忡每由內(nèi)因引起,驚悸常由外因而成
B 驚悸日久可發(fā)展為怔忡
C
怔忡常自覺心中惕惕,病來雖漸,但全身情況較差。
D
怔忡患者,又易受外驚所擾,使動悸加重
E
驚悸以虛證為多,發(fā)則悸躍不能自控
32.痹證日久引起心悸,其主要病機是(B )
A 心陽不振
B 瘀血阻絡
C 水飲凌心
D 心血不足
E 陰虛火旺
33.怔忡虛證的治療大法當以下列哪項為主(C )
A 滋補肝腎
B 培土生金
C 養(yǎng)血安神
D 補益心脾
E 溫補脾腎
34.患者,心悸,善驚易恐,坐臥不安,舌苔薄白,脈象虛弦,屬下列何種證候( B )
A 心血不足
B 心虛膽怯
C 飲邪上犯
D 心陰不足
E 心陽衰弱
35.下列哪項為陰虛火旺型心悸的主證之一(C )
A 胸脘痞悶
B 善驚易恐
C 心煩少寐
D 形寒肢冷
E 面色不華
36.陰虛而火不旺之心悸,最佳方劑可選( A )
A 天王補心丹加減
B 朱砂安神丸加減
C 甘麥大棗湯加減
D 知柏地黃丸加減
E 生脈散加減
37.一男性患者,近日心悸,頭暈,面色不華,倦怠,舌質(zhì)µ紅,脈象細弱。此治療方法當( D )
A 溫補心陽,安神定悸
B 滋陰清火,養(yǎng)心安神
C 鎮(zhèn)驚定志,以安心神
D 補血養(yǎng)心,益氣安神
E 活血化瘀,理氣通絡
38.一女性患者,50歲。有風濕性關節(jié)炎史,現(xiàn)心悸不安,胸悶不舒,心痛時作,舌質(zhì)紫暗,脈澀。其治療應選用(D )
A 朱砂安神丸
B 桃紅四物湯
C 通竅活血湯
D 桃仁紅花煎
E 酸棗仁湯
39.患者,心悸,善驚易恐,坐臥不安,舌苔薄白,脈象虛弦。屬下列何種證候( B )
A 心血不足
B 心虛膽怯
C 飲邪上犯
D 心陰不足
E 心陽衰弱
40.青年女性李某,平素體健,三日前突受驚嚇,現(xiàn)心悸易驚,坐臥不寧,少寐多夢,舌苔薄白,脈弦。治療宜選( D )
A 朱砂安神丸
B 歸脾湯
C 天王補心丹
D 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朱砂
E 桂甘龍牡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