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A1 型題
(1) 大黃用于治療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等出血證,宜用:
A. 蜜制大黃
B. 醋制大黃
C. 生大黃
D. 大黃炭
E. 酒制大黃
答案 D
(2) 大黃用于治療大便秘結(jié),胃腸積滯,宜用:
A. 生大黃
B. 醋制大黃
C. 蜜制大黃
D. 大黃炭
E. 酒制大黃
答案 A
(3) 大黃用于治療瘀血證,宜用:
A. 大黃炭
B. 醋制大黃
C. 生大黃
D. 蜜制大黃
E. 酒制大黃
答案 E
(4) 具有瀉下、軟堅、清熱作用的藥物是:
A. 大黃
B. 番瀉葉
C. 芒硝
D. 蘆薈
E. 郁李仁
答案 C
(5) 具有潤下通便、利水消腫作用的藥物是:
A.大黃
B.番瀉葉
C.芒硝
D.蘆薈
E.郁李仁
答案 E
(6) 不宜與芫花同用的藥物是:
A. 甘草
B. 大棗
C. 烏頭
D. 玄參
E. 細辛
答案 A
(7) 既能逐水退腫,又能祛痰利咽、蝕瘡的藥物是:
A. 京大戟
B. 甘遂
C. 商陸
D. 巴豆
E. 芫花
答案 D
(8) 功能瀉下,清肝,殺蟲的藥物是:
A.番瀉葉
B.大黃
C.蘆薈
D.芒硝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C
(9) 單味泡服,小劑量緩瀉、大劑量攻下,用治熱結(jié)便秘,習(xí)慣性便秘及老年便秘的藥是:
A,郁李仁
B.火麻仁
C.番瀉葉
D.芒硝
E.蘆薈
答案 C
(10) 既能潤腸道便,又兼有滋養(yǎng)補虛作用,用于治療腸燥便秘的藥是:
A.桃仁
B.杏仁
C.郁李仁
D.火麻仁
E.瓜蔞仁
答案 D
(11) 既能利水消腫,又能潤腸道便,可用于治療水腫脹滿、腳氣浮腫及腸燥便秘的藥物是:
A.火麻仁
B.郁李仁
C.桃仁
D.瓜蔞仁
E.柏子仁
答案 B
(12) 治療溫?zé)岵峤Y(jié)便秘,高熱不退,甚則神昏譫語者,宜選用:
A.火麻仁、郁李仁
B.石膏、知母
C.麝香 冰片
D.大黃、芒硝
E.黃柏、黃連
答案 D
(13) 既能瀉下逐水,又能破血消癥,可用于治療水腫、癥瘕痞塊、瘀滯經(jīng)閉的藥物是:
A.京大戟
B.芫花
C.甘遂
D.巴豆
E.千金子
答案 E
(14) 既能瀉水逐飲,又能消腫散結(jié),可用于治療水腫,胸脅停飲及痰火凝聚的瘰疬痰核者是:
A.商陸
B.甘遂
C.芫花
D.京大戟
E.千金子
答案 D
(15) 下列各組藥物均具有瀉水逐飲、消腫散結(jié)功效的藥物是:
A.商陸、芫花
B.甘遂、大戟
C.千金子、巴豆
D.番瀉葉、大黃
E.蘆薈、芒硝
答案 B
(16) 下列各組藥物均具有瀉下攻積功效,基本無毒的藥物是:
A.商陸、芫花
B.甘遂、大戟
C.千金子、巴豆
D.番瀉葉、大黃
E.蘆薈、商陸
答案 D
(17) 功能瀉下、清熱、軟堅的藥物是:
A.大黃
B.巴豆
C.番瀉葉
D.蘆薈
E.芒硝
答案 E
(18) 攻下藥的主要作用是:
A.瀉下通便、破血消癥
B.瀉下通便、攻逐水飲
C.瀉下通便、清熱利濕
D.瀉下通便、清熱瀉火
E.瀉下通便、去積殺蟲
答案 D
(19) 既能清熱瀉下、清熱解毒,又能活血祛瘀的藥物是:
A.丹參
B.連翹
C.芒硝
D.大黃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D
(20) 大黃與芒硝均具有的功效是:
A.清熱、瀉下
B.活血、解毒
C.潤下、軟堅
D.瀉水、逐飲
E.潤腸、殺蟲
答案 A
(21) 具有清熱、瀉下、軟堅等功效的藥物是:
A.大黃
B.芒硝
C.番瀉葉
D.蘆薈
E.金銀花
答案 B
(22) 火麻仁、郁李仁的共同功效是:
A.滋養(yǎng)補虛
B.潤腸通便
C.行氣通便
D.養(yǎng)陰通便
E. 利水消腫
答案 B
(23) 甘遂、京大戟共同的功效是:
A.瀉水逐飲、殺蟲、療瘡
B.瀉水逐飲、去積、蝕瘡
C.瀉水逐飲、消腫散結(jié)
D.瀉水逐飲、祛痰、蝕瘡
E.瀉水逐飲、破血消癥
答案 C
(24) 瀉下藥中不具毒性的藥物是:
A.甘遂
B.芫花
C.商陸
D.牽牛子
E. 大黃
答案 E
(25) 屬于“十八反”配伍性禁忌的藥物組對是:
A.人參—商陸
B.五靈脂—牽牛子
C.甘草—大戟
D.瓜蔞—甘遂
E.貝母—芒硝
答案 C
(26) 屬于“十九畏”配伍性禁忌的藥物組對是:
A,海藻—芫花
B.甘草—芒硝
C.牽牛子—巴豆
D.人參—大黃
E.白斂—千金子
答案 C
(27) 治療脾陽不足,冷積便秘者,宜選用的藥物配伍組對是
A.芒硝—干姜
B.芒硝—巴豆
C.大黃—附子
D.大黃—芒硝
E.巴豆—吳茱萸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