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起鉤體病的病原體屬于:
A.密螺旋體屬B.疏螺旋體屬C.寄生性鉤端螺旋體
D.腐生性鉤端螺旋體E.雙曲鉤端螺旋體
2.鉤體培養(yǎng)常用的培養(yǎng)基是:
A.普通培養(yǎng)基B.含膽汁培養(yǎng)基C.堿性蛋白胨培養(yǎng)基
D.含兔血清培養(yǎng)基E.含羊血清的培養(yǎng)基
3.我國稻田型鉤體病的主要傳染源是:
A.豬B.犬C.病人D.褐家鼠E.黑線姬鼠
4.洪水型和雨水型鉤體病的主要傳染源是:
A.豬B.犬C.病人D.褐家鼠E.黑線姬鼠
5.引起我國南方稻田型鉤體的主要菌群是:
A.波摩那群(型)B.黃疸出血群
C.犬群D.流感傷寒群E.七日熱群
6.引起洪水型和雨水型鉤體病的主要菌群是:
A.波摩那群B.黃疸出血型
C.犬群D.流感傷寒群E.七日熱群
7.鉤體病人排除鉤體的主要途徑是:
A.大便B.小便C.飛沫D.嘔吐物E.鼻咽分泌物
8.在水和濕土中,鉤體可存活多長時間:
A.1~2周B.3~4周C.1~3月D.4~5月E.半年以上
9.下列哪一種是鉤體的運動器官:
A.菌體B.軸絲C.鞭毛D.包膜E.偽足
10.鉤體顯凝試驗抗體效價的陽性值是:
A.>1s100B.>1s200C.>1s300D.>1s400E.>1s800
11.采用柯氏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鉤體的時間最短為:
A.1周B.3天C.2周D.3周E.4周
12.鉤體病的潛伏期為:
A.2~3天B.4~6天C.7~14天D.15~20天E.21~25天
13.鉤體致病的主要物質是:
A.菌體B.鉤體一端的鉤C.軸絲D.毒素E.胞壁
14.傳播鉤體病的主要方式是:
A.蟲媒叮咬B.皮膚接觸疫水C.食入污染食物
D.呼吸道吸入病原體E.接觸受感染的動物
15.關于鉤體病的流行病學,下列哪項是正確的:
A.波摩那群分布最廣,主要儲存宿主是野鼠
B.黃疸出血群毒力強,主要儲存宿主是豬
C.鉤體病主要傳染源包括帶菌動物和病人
D.病人可獲得對同型及異型鉤體的免疫力
E.黃疸出血群所致鉤體病的臨床分型多為感染中毒型
16.感染鉤體后,發(fā)病與否及病情的輕重主要由什么決定:
A.鉤體的毒力B.鉤體的數(shù)量C.鉤體的菌群
D.機體的免疫力E.鉤體的菌型和機體的免疫力
17.鉤體病病損的基本特點是:
A.肺毛細血管出血B.肝細胞變性、炎性細胞浸潤
C.彌漫性血管內溶血D.毛細血管損傷所致的嚴重功能紊亂
E.全身性小血管中毒性損傷
18.鉤體病病理改變的突出特點是:
A.機體器官功能障礙的嚴重程度和組織形態(tài)變化輕微的不一致
B.肝細胞變性腫脹、炎性細胞浸潤
C.腎間質水腫、炎癥細胞浸潤
D.肺毛細血管出現(xiàn)微型缺口,紅細胞溢入肺泡
E.腓腸肌腫脹、橫紋消失與出血
19.已成為南方各省流行中導致鉤端螺旋體病死亡的主要類型是:
A.流感傷寒型B.黃疸出血型C.肺出血型
D.腦膜腦炎型E.腎功能衰竭型
20.鉤體病致死的主要原因是:
A.肝功能衰竭B.腎功能衰竭C.肺大出血
D.消化道大出血E.中樞性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