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問飲食口味
(一)口渴與飲水:
1、口不渴:多見于寒證、濕證
2、口渴多飲 :
伴壯熱、口渴喜冷飲——陽明經(jīng)證
伴小便量多,體漸瘦——消渴病
3、口渴不多飲:陰虛、濕熱、痰飲證、瘀血內(nèi)停、熱入營血證
渴欲飲但水入即吐 :飲停于胃
渴但欲漱水不咽: 內(nèi)有瘀血
(二)食欲與食量:
1、食欲減退:邪氣困阻中焦或脾失健運
納少—脾虛;納呆—濕邪困脾
2、厭食:食積-“傷食必惡食”
厭油膩—濕熱
妊婦—胃失和降
3、消谷善饑:胃火熾盛
4、饑不欲食:胃陰不足
5、偏嗜食物:小兒蟲積等
6、除中:脾胃之氣將絕
(三)問口味
1、口淡:脾胃氣虛,寒證
2、口苦:熱證
3、口甜:濕熱蘊脾
4、口酸:消化不良,肝氣犯胃
5、口澀:燥熱傷津
6、口咸:腎虛及寒水上犯
7、口粘膩:濕濁,痰飲
六、問睡眠
(一)失眠:難入睡 淺睡眠 早醒 多夢
心腎不交,虛火上擾—煩躁多夢,難入睡
心脾兩虛,血不養(yǎng)心—淺睡眠,早醒
膽郁痰擾,神志不寧—易驚醒,口苦
食滯胃脘,上干心神—腹脹,難入眠
“胃不和則臥不安”
(二)嗜睡:氣虛 痰濕 陽衰
飯后易困—氣虛,陽虛
易困倦,體胖脘痞—痰濕困脾
精神極度疲乏,似睡非睡—心腎陽衰
八、 問 二 便
(一)問大便
1、便次異常
(1)便秘—秘結(jié)不通或排便時間延長
(2)泄瀉—脾失健運,水走腸間
水樣泄:脾失健運
五更泄:腎陽虧虛,命門火衰,脾土失溫
濕熱泄:飲食不潔,濕熱內(nèi)蘊
問 大 便
2、便質(zhì)異常
完谷不化——大便中有較多未消化的食物
脾腎陽虛,不能腐熟水谷
溏結(jié)不調(diào)—— 大便時干時稀,稠結(jié)不爽
肝郁脾虛,肝脾不調(diào)
膿血便——大便中夾有膿血粘液
痢疾,濕熱交阻腸間,脈絡(luò)受損
問大便
3、排便感異常
肛門灼熱—大腸濕熱
里急后重—痢疾,濕熱內(nèi)阻腸道氣滯
排便不爽—肝郁乘脾:腹痛作瀉,瀉后痛減
傷食:酸腐臭穢,瀉后痛減
濕熱蘊結(jié):瀉下黃糜,粘滯不爽
滑瀉—腎陽虛衰
肛門氣墜:脾虛中氣下陷
(二)問 小 便
1、尿量異常:
(1)尿量增多
虛寒證——氣不化津
消渴證——腎虛
(2)尿量減少
里熱證——熱盛傷津
水腫病——肺、脾、腎功能失常
2、尿次異常
(1)小便頻數(shù)
下焦?jié)駸幔盒”泐l數(shù),短赤而急
腎氣不足:量多色清,夜間尤甚
(2)癃閉:點滴而出為癃;點滴不出為閉
虛證:陽虛氣化無力,開合失司
實證:瘀血、結(jié)石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