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行泄瀉
大綱要求:
經行泄瀉的定義
病因病機
辨證論治
經行泄瀉的定義
每值行經前后或經期,大便溏薄,甚或水瀉,日解數次,經凈自止者,稱為“經行泄瀉”。本病以泄瀉伴隨月經周期而出現為主要特點。
臨床也有平素有慢性腹瀉,遇經行而發(fā)作尤甚者,亦屬本病范疇。若經期偶因飲食不節(jié),或傷于風寒而致泄瀉者,則不屬本病范圍。
病因病機
本病的發(fā)生主要責之于脾腎虛弱。脾主運化,腎主溫煦,為胃之關,主司便。若臟功能失于協調,脾氣虛弱或腎陽不足,則運化失司,水谷精微不化,水濕內停。經行之際,氣血下注沖任,脾腎益虛而致經行泄瀉。
辨證論治
脾虛證:月經前后,或正值經期,大便溏泄,經行量多,色淡質薄;脘腹脹滿,神疲肢軟,或面浮肢腫;舌淡紅,苔白,脈濡緩(脾虛三大見證:食少,腹脹,便溏)
治法:健脾滲濕,理氣調經。
方藥:參苓白術散(中內,兒科同)
腎虛證:經行或經后,大便泄瀉,或五更泄瀉,經色淡,質清稀;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脈沉遲。
治法:溫陽補腎,健脾止瀉。
方藥:健固湯合四神丸。
(內科泄瀉之腎陽虛證用四神丸,兒科泄瀉之腎陽虛用四神丸合附子理中丸)
劉氏婦科證治歌訣:
經行泄瀉是重點,脾虛參苓白術散。
腎虛腰膝會酸軟,健固再加四神丸。
用方趣記:見死神(嚇的拉肚子了)
見死----健固湯合四神丸,神----參苓白術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