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各地
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執(zhí)業(yè)醫(yī)師 >> 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 >> 考試輔導 >> 2018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中藥學考點串講:解表藥

2018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中藥學考點串講:解表藥

來源:考試網(wǎng)   2018-05-08   【

  解表藥

  概述

  解表藥的性能特點、功效與主治病證

  解表藥大多辛散輕揚,主入肺、膀胱經(jīng),偏行肌表,能促進機體發(fā)汗,使表邪由汗出而解,從而達到治愈表證、防止疾病傳變的目的。

  解表藥的配伍方法

  應(yīng)根據(jù)四時氣候變化的不同而恰當?shù)嘏湮殪钍睢⒒瘽、潤燥?若虛人外感,應(yīng)隨證配伍補氣、補血、補陰、補陽藥以扶正祛邪;辛涼解表藥在用于溫病初起時,應(yīng)適當同時配伍清熱解毒藥。

  解表藥的使用注意事項

  用量不宜過大,以免發(fā)汗太過,耗傷陽氣,損及津液,造成“亡陽”、“傷陰”的弊端。

  表虛自汗、陰虛盜汗以及瘡瘍?nèi)站谩⒘茏C、失血患者,雖有表證,也應(yīng)慎用解表藥。

  使用解表藥還應(yīng)注意因時因地而異。

  入湯劑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揮發(fā)而降低藥效。

  發(fā)散風寒藥

  麻黃

  性能 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jīng)。

  功效: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 。

  應(yīng)用:

  1.風寒感冒 2.咳嗽氣喘 3.風水水腫

  此外,取麻黃散寒通滯之功,也可用治風寒痹證,陰疽,痰核。

  用法用量:發(fā)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

  使用注意:凡表虛自汗、陰虛盜汗及肺腎虛喘者均當慎用。

  桂枝

  性能 辛、甘,溫。歸心、肺、膀胱經(jīng)。

  功效:發(fā)汗解肌,溫通經(jīng)脈,助陽化氣。

  應(yīng)用:

  1.風寒感冒! 2.寒凝血滯諸痛證。

  3.痰飲、蓄水證。4.心悸。

  【使用注意】本品辛溫助熱,易傷陰動血,凡外感熱病、陰虛火旺、血熱妄行等證,均當忌用。孕婦及月經(jīng)過多者慎用。

  紫蘇

  性能 辛、溫。歸肺、脾經(jīng)。

  功效:解表散寒,行氣寬中,解魚蟹毒。

  應(yīng)用:

  1.風寒感冒。

  2.脾胃氣滯,胸悶嘔吐。兼有理氣安胎之功。

  3.食魚蟹中毒而致腹痛吐瀉者。能和中解毒。

  生姜

  功效: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

  主治病證:

  1.風寒感冒。

  2.脾胃寒證。

  3.胃寒嘔吐:“嘔家圣藥”之稱。

  4.肺寒咳嗽。

  5.解生半夏、生南星等藥物之毒及魚蟹等食物中毒。

  香薷

  功效:發(fā)汗解表,化濕和中 ,利水消腫。

  主治病證:

  1.風寒感冒。前人稱“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藥”。

  2.水腫腳氣。多用于水腫而有表證者。

  用法用量:用于發(fā)表,量不宜過大,且不宜久煎;

  用于利水消腫,量宜稍大,且須濃煎。

  荊芥

  性能:辛,微溫。歸肺、肝經(jīng)。

  功效:祛風解表,透疹消瘡,止血。

  應(yīng)用:

  1.外感表證。

  2.麻疹不透,風疹瘙癢。

  3.瘡瘍初起兼有表證。

  4.吐衄下血。炒炭有止血作用。

  用法用量:不宜久煎。發(fā)表透疹消瘡宜生用,止血宜炒用。

  防風

  性能 辛、甘、微溫。歸膀胱、肝、脾經(jīng)。

  功效: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

  應(yīng)用:

  1.外感表證:為治風通用之品。

  2.風疹瘙癢 3.風濕痹痛

  4.破傷風證

  此外,以其升清燥濕之性,也可用于脾虛濕盛,清陽不升的泄瀉及土虛木乘,肝郁侮脾,肝脾不和,腹瀉而痛者,如痛瀉要方。

  羌活

  性能 辛、苦,溫。歸膀胱、腎經(jīng)。

  功效:解表散寒,祛風勝濕,止痛。

  應(yīng)用:

  1.風寒感冒。

  2.風寒濕痹。

  使用注意:辛香溫燥之性較烈,陰血虧虛者慎用。

  用量過多,易致嘔吐,脾胃虛弱者不宜服。

  白芷

  性能 辛、溫。歸肺、胃、大腸經(jīng)。

  功效: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鼻竅,燥濕止帶,消腫排膿。

  應(yīng)用:

  1.風寒感冒 2.頭痛,牙痛,風濕痹痛

  3.鼻淵   4.帶下證

  5.瘡癰腫毒 6.皮膚風濕瘙癢。能祛風止癢

  細辛

  功效: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竅,溫肺化飲。

  主治病證:

  1.風寒感冒

  2.頭痛,牙痛,風濕痹痛

  3.鼻淵

  4.肺寒咳喘

  用法用量:煎服,1~3g;散劑,每次服0.5~1g。

  使用注意:陰虛陽亢頭痛,肺燥陰傷干咳者忌用。不宜與藜蘆同用。

  藁本

  功效:祛風散寒,除濕止痛。

  主治病證:

  1.風寒感冒,顛頂疼痛。

  2.風寒濕痹。

  蒼耳子

  功效:發(fā)散風寒,通鼻竅,祛風濕,止痛。

  主治病證:

  1.風寒感冒  2.鼻淵:治鼻淵之良藥

  3.風濕痹痛

  使用注意:血虛頭痛不宜使用。過量服用易致中毒。

  辛夷

  功效:發(fā)散風寒,通鼻竅。

  主治病證:

  1.風寒感冒。能發(fā)散風寒,宣通鼻竅。

  2.鼻塞,鼻淵。2013

  用法用量:用紗布包煎。

  麻黃與桂枝、荊芥與防風、紫蘇與生姜等相似藥物功效、主治病證的共同點與不同點。

  麻黃發(fā)汗力強,多治風寒表實;兼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的作用。

  桂枝發(fā)汗力緩。風寒表虛有汗、表實無汗均用;兼能溫經(jīng)通陽,助陽化氣,用治寒凝經(jīng)脈、風寒濕痹、痰飲蓄水證、胸痹、心動悸、脈結(jié)代等證。

  發(fā)散風熱藥

  薄荷

  性能 辛,涼。歸肺、肝經(jīng)。

  功效: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氣 ,芳香辟穢。應(yīng)用:

  1.風熱感冒,溫病初起。

  2.風熱頭痛,目赤多淚,咽喉腫痛。

  3.麻疹不透,風疹瘙癢。

  4.肝郁氣滯,胸悶脅痛。

  5.夏令感受暑濕穢濁之氣,脘腹脹痛,嘔吐泄瀉。

  用法:煎服,宜后下。薄荷葉長于發(fā)汗解表,薄荷梗偏于行氣和中。

  使用注意:本品芳香辛散,發(fā)汗耗氣,故體虛多汗者不宜使用。

  牛蒡子

  性能 辛、苦,寒。歸肺、胃經(jīng)。

  功效:疏散風熱,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散腫 。

  應(yīng)用:

  1.風熱感冒,溫病初起。

  2.麻疹不透,風熱疹癢。

  3.癰腫瘡毒,丹毒,痄腮,喉痹。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滑腸通便,氣虛便溏者慎用。

  蟬蛻

  性能 甘,寒。歸肺、肝經(jīng)。

  功效:疏散風熱,利咽開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風止痙。

  應(yīng)用:

  1.風熱感冒,溫病初起,咽痛音啞。

  2.麻疹不透,風疹瘙癢。

  3.目赤翳障。

  4.急慢驚風,破傷風證。

  桑葉

  性能 甘、苦,寒。歸肺、肝經(jīng)。

  功效: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肝明目,涼血止血。

  應(yīng)用:

  1.風熱感冒,溫病初起。

  2.肺熱咳嗽、燥熱咳嗽。

  3.肝陽上亢眩暈。

  4.目赤昏花。

  5.血熱妄行之咳血、吐血、衄血。

  用法:煎服;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眼。桑葉蜜制能增強潤肺止咳的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葉。

  菊花

  性能

  功效:疏散風熱,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清熱解毒。應(yīng)用:

  1.風熱感冒,溫病初起。

  2.肝陽眩暈,肝風實證。

  3.目赤昏花。

  4.瘡癰腫毒。

  柴胡

  性能

  功效:解表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

  應(yīng)用:

  1.表證發(fā)熱,少陽證。2013

  2.肝郁氣滯。為疏肝解郁要藥。

  3.氣虛下陷,臟器脫垂。

  4.瘧疾寒熱?赏藷峤丿,又為治療瘧疾寒熱的常用藥。

  用法:煎服。解表退熱宜生用,且用量宜稍重,疏肝解郁宜醋炙,升陽可生用或酒炙,其用量均宜稍輕。

  葛根

  性能

  功效:解肌退熱,透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

  應(yīng)用:

  1.表證發(fā)熱,項背強痛。

  2.麻疹不透。

  3.熱病口渴,陰虛消渴。

  4.熱瀉熱痢,脾虛泄瀉。

  用法:煎服。解肌退熱、透疹、生津宜生用,升陽止瀉宜煨用。

  淡豆豉

  功效:解表,除煩,宣發(fā)郁熱。

  薄荷、牛蒡子與蟬蛻,桑葉與菊花,柴胡、葛根與升麻等相似藥物功效、主治病證的共同點與不同點。

  薄荷宣散表邪力強,清頭目,利咽喉,疏肝氣,治風熱頭痛,目赤咽痛,肝郁脅痛等。牛蒡子疏風發(fā)散之力不及薄荷,長于宣肺祛痰,清利咽喉,對咽痛或咳痰不利者尤為適宜。蟬蛻優(yōu)于疏散肺熱,宣肺利咽,開音療啞,明目退翳,息風止痙,多治目赤翳障、急慢驚風、破傷風及夜啼。

糾錯評論責編:duoduo
考試題庫
熱點推薦»
满城县| 沿河| 兴安县| 汉中市| 定安县| 蓬莱市| 大邑县| 老河口市| 常宁市| 遂川县| 临夏县| 浦东新区| 曲沃县| 西贡区| 松阳县| 岳池县| 宁夏| 澄城县| 团风县| 乌鲁木齐县| 海南省| 大庆市| 中牟县| 万宁市| 红河县| 盘山县| 兴隆县| 闵行区| 芜湖县| 城市| 青川县| 灵璧县| 东乌| 江门市| 体育| 天峨县| 日照市| 贵德县| 乌拉特前旗| 五家渠市| 政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