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陰腎經
1.經脈循行
《靈樞·經脈》:腎足少陰之脈,起于小指之下,邪(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后,別入跟中,以上踹內,出腘內廉,上股內后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支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2.主治概要
婦科病,前陰病,腎臟病,與腎有關的肺、心、肝、腦及咽喉病、舌病,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點
足少陰腎經腧穴
涌泉 |
足心前三分之一的凹陷中 |
1急癥及神志病 |
涌泉急,便肺奔,涼足心,志眩暈 |
井穴 |
然谷 |
內踝前下方,足舟骨粗隆下緣凹陷中 |
1月經不調、陰挺、陰癢、白濁等婦科病證; |
|
滎穴 |
太溪 |
內踝高點與跟腱后緣連線的中點凹陷中 |
1腎虛證(頭痛、目眩、失眠、健忘、遺精、陽痿) |
太溪五月肺氣,治腎虛腰痛,便消厥冷 |
輸穴;原穴 |
大鐘 |
太溪穴下0.5寸稍后,當跟腱內緣處 |
1癡呆; |
|
絡穴 |
照海 |
內踝高點正下緣凹陷處 |
1精神神志。ㄊ,癲癇) |
照熱婦女五官,利小便,精神足 |
八脈交會穴(通于陰蹺脈) |
復溜 |
太溪直上2寸,當跟腱的前緣。 |
1水腫、汗證等津液輸布失調疾患; |
|
經穴 |
陰谷 |
屈膝,腘窩內側,當半腱肌肌腱與半膜肌肌腱之間 |
1癲狂; |
|
合穴 |
肓俞 |
臍旁0.5寸。 |
1腹痛、泄瀉、便秘等胃腸病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