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各地
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 >> 執(zhí)業(yè)醫(yī)師 >> 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 >> 考試輔導 >> 文章內容

2017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中醫(yī)內科學復習筆記:第二十二單元痢疾

考試網   2017-03-21   【

  第二十二單元 痢疾

  細目一:概述

  一、痢疾的概念及源流

  1.痢疾的概念

  痢疾是因外感時邪疫毒,內傷飲食而致的具有傳染性的疾病。以腹痛腹瀉,里急后重,排赤白膿血便為主要臨床表現。

  2.痢疾的源流

  《內經》稱本病為“腸澼”、“赤沃”。

  《難經》稱之為“大瘕泄”。

  二、痢疾的臨床特征

  以腹痛腹瀉,里急后重,排赤白膿血便為主要臨床表現。

  細目二:病因病機

  一、痢疾的常見病因

  內因:飲食不節(jié)。

  外因:外感濕熱、疫毒之邪。

  二、痢疾發(fā)生的病機

  痢疾病位在大腸,與脾、胃相關,可涉及腎。

  基本病機為邪蘊腸腑,氣血壅滯,傳導失司,脂絡受傷而成痢。

  細目三:診斷

  痢疾的診斷要點

  1.以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數增多,排赤白膿血便為主癥。

  2.急性痢疾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惡寒、發(fā)熱等;慢性痢疾起病緩慢,反復發(fā)作,遷延不愈;疫毒痢病情嚴重而病勢兇險,以兒童為多見,起病急驟,腹痛、腹瀉尚未出現之時,即有高熱神疲,四肢厥冷,面色青灰,呼吸淺表,神昏驚厥,而痢下、嘔吐并不一定嚴重。

  3.有傳染性的痢疾者,多伴有飲食不潔史;急性多發(fā)生在夏秋之交,慢性四季皆可發(fā)生。

  細目四:辨證論治

  一、痢疾虛實寒熱的辨證要點

  1.辨虛實:一般來說,初痢及年輕體壯患痢者多實;久痢及年高體弱患痢者多虛。腹痛脹滿,痛而拒按,痛時窘迫欲便,便后里急后重暫時減輕者為實;腹痛綿綿,痛而喜按,便后里急后重不減,墜脹甚者為虛。

  2.辨寒熱:大便排出膿血,色鮮紅,稠厚腥臭,腹痛,里急后重明顯,口渴,口臭,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者屬熱;大便排出赤白清稀,白多赤少,腹痛喜按,里急后重不明顯,面白肢冷形寒,舌淡苔白,脈沉細者屬寒。

  二、痢疾的治療原則及治療宜忌

  劉河間提出:“調氣則后重自除,行血則便膿自愈!

  治療痢疾之禁忌:忌過早補澀,忌峻下攻伐,忌分利小便。

  三、濕熱痢、疫毒痢、寒濕痢、虛寒痢、陰虛痢、休息痢等證候的主癥、治法和方藥

  【須牢記的架構圖】

  1.濕熱痢

  主癥:腹部疼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膿血,黏稠如膠凍,腥臭,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腸化濕、調氣和血。

  代表方:芍藥湯加減。

  常用藥:芍藥、當歸、甘草、木香、檳榔、大黃、黃芩、黃連、肉桂、金銀花。

  2.疫毒痢

  主癥:起病急驟,壯熱口渴,頭痛煩躁,惡心嘔吐,大便頻頻,痢下鮮紫膿血,腹痛劇烈,后重感特著,甚者神昏驚厥,舌質紅絳,舌苔黃燥,脈滑數或微欲絕。

  治法:清熱解毒,涼血除積。

  代表方:白頭翁湯合芍藥湯加減。

  常用藥: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銀花、地榆、牡丹皮、芍藥、甘草、木香、檳榔。

  3.寒濕痢

  主癥:腹痛拘急,痢下赤白黏凍,白多赤少,或為純白凍,里急后重,口淡乏味,脘脹腹?jié)M,頭身困重,舌質或淡,舌苔白膩,脈濡緩。

  治法:溫中燥濕,調氣和血。

  代表方:不換金正氣散加減。

  常用藥:藿香、蒼術、半夏、厚樸、炮姜、桂枝、陳皮、大棗、甘草、木香、枳實。

  4.陰虛痢

  主癥:痢下赤白,日久不愈,膿血黏稠,或下鮮血,臍下灼痛,虛坐努責,食少,心煩口干,至夜轉劇,舌紅絳少津,苔膩或花剝,脈細數。

  治法:養(yǎng)陰和營,清腸化濕。

  代表方:黃連阿膠湯合駐車丸加減。

  常用藥:黃連、黃芩、阿膠、芍藥、甘草、當歸、干姜、瓜蔞。

  5.虛寒痢

  主癥:腹部隱痛,纏綿不已,喜按喜溫,痢下赤白清稀,無腥臭,或為白凍,甚則滑脫不禁,肛門墜脹,便后更甚,形寒畏冷,四肢不溫,食少神疲,腰膝酸軟,舌淡苔薄白,脈沉細弱。

  治法:溫補脾腎,收澀固脫。

  代表方:桃花湯合真人養(yǎng)臟湯。

  常用藥:人參、白術、干姜、肉桂、粳米、炙甘草、訶子、罌粟殼、肉豆蔻、赤石脂、當歸、白芍、木香。

  6.休息痢

  主癥:下痢時發(fā)時止,遷延不愈,常因飲食不當、受涼、勞累而發(fā),發(fā)時大便次數增多,夾有赤白黏凍,腹脹食少,倦怠嗜臥,舌質淡苔膩,脈濡軟或虛數。

  治法:溫中清腸,調氣化滯。

  代表方:連理湯加減。

  常用藥:人參、白術、干姜、茯苓、甘草、黃連、枳實、木香、檳榔。

  四、濕熱痢和休息痢等證候治療的加減變化

  濕熱痢初起,若兼見表證,可用解表法,用荊防敗毒散,解表舉陷,逆流挽舟;如表邪未解,里熱已盛,癥見身熱汗出,脈象急促者,則用葛根芩連湯表里雙解;若痢下赤多白少,口渴喜冷飲,屬熱重于濕者,則宜以白頭翁湯清熱解毒。

糾錯評論責編:duoduo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examw.cn

  • 2017年環(huán)球網校臨床/臨床助理醫(yī)師考試輔導全科課程報名
    ¥780.00
  • 233網校2016年臨床醫(yī)師臨床助理醫(yī)師培訓醫(yī)學實踐技能精講班
    ¥300.00
  • 233網校2016年臨床醫(yī)師臨床助理醫(yī)師培訓VIP通關班
    ¥800.00
  • 233網校2016年臨床醫(yī)師臨床助理醫(yī)師培訓套餐班招生[送內部資料]
    ¥480.00
  • 233網校2016年臨床醫(yī)師培訓單科精講班招生
    ¥90.00
  • 1
  • 2
  • 3
  • 4
  • 5
  • 模擬試題
  • 歷年真題
  • 考試題庫
绵阳市| 特克斯县| 黄平县| 隆化县| 孟村| 田林县| 鲁甸县| 莱州市| 富裕县| 留坝县| 闽清县| 中山市| 阜城县| 黔西县| 喀喇沁旗| 建宁县| 永顺县| 玉林市| 建水县| 贺兰县| 公安县| 雅江县| 锦屏县| 安岳县| 仲巴县| 莱州市| 淮阳县| 丹阳市| 林甸县| 新巴尔虎左旗| 莱芜市| 大名县| 梅州市| 鄂尔多斯市| 疏附县| 崇阳县| 东莞市| 青河县| 东乌珠穆沁旗| 汽车| 阿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