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兒診法
小兒望神的重點是(察目),首選觀察:眼神
小兒形體望診的順序是:頭囟、軀干、四肢、毛發(fā)、指甲
四、小兒體液平衡
1、小兒脫水程度:輕度:5%;中度:5-10%;重度:>10%
2、補液
(1)定量:輕度30-50ml/kg;中度50-100;重度100-200
(2)定性:原則:先鹽后糖。
低滲脫水:補2/3張含鈉液
等滲脫水:1/2張含鈉液
高滲脫水:1/3-1/5張含鈉液
(3)定速:重度脫水:首選快速應(yīng)用2:1含鈉液
高滲性脫水:輸注速度宜稍慢
例題: 1. * 據(jù)我國古代文獻記載,最早有小兒醫(yī)的時期是:
A. 春秋戰(zhàn)國至兩漢 B. 秦至兩漢 C. 隋唐 D. 唐朝 E. 宋朝
2. 我國最早記載嬰兒病的醫(yī)書是:
A. 《內(nèi)經(jīng)》 B. 《千金方》 C. 《顱囟經(jīng)》 D.《小兒藥證直訣》 E.《諸病源候論》
3. * 我國古代文獻記載最早的小兒醫(yī)是:
A. 巫方 B. 巢元方 C. 孫思邈 D. 錢乙 E. 扁鵲
參考答案
1. A 2.A 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