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刺灸法
第一節(jié) 概述
1、刺手:針刺操作時持針的手。押手:輔助進針的手。
2、常用進針法
1.單手進針法
操作方法:只用刺手將針刺入穴位的方法。
適用范圍:此法多用于短毫針(小于2寸)或需雙手同時進針時應(yīng)用。
2.指切進針法
操作方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上,右手持針,緊靠左手指甲面將針刺入腧穴。
適用范圍:適用于短針的進針。
3.夾持進針法
操作方法:用嚴格消毒的左手拇、食二指夾住針身下端,右手持針柄,雙手同時用力將針垂直刺入腧穴。
適用范圍:適用于長針的進針。
4.舒張進針法
操作方法:用左手將所刺穴位的皮膚向兩側(cè)撐開,使皮膚繃緊,右手持針,從中間刺入。
適用范圍:適用于皮膚松弛或皺紋部位進針。
5.提捏進針法
操作方法:用左手將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膚提起,右手持針,從捏起的皮膚上端刺入。
適用范圍:適用于皮肉淺薄部位穴位的進針。
6.管針進針法
操作方法:利用不銹鋼、玻璃或塑料等材料制成針管代替押手進針的方法。
適用范圍:多用于兒童和懼針者。
3、得氣:毫針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轉(zhuǎn)等行針手法,使針刺部位獲得經(jīng)氣感應(yīng)。 古稱“氣至”,近稱“針感”。
4、行針手法:
毫針刺入穴位后,為了使患者產(chǎn)生針刺感覺;或根據(jù)病情和治療要求的需要調(diào)節(jié)針感的強弱,以及使針感向某一方向擴散、傳導(dǎo)(其治病所)而采取的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