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診法
主張四診合參,首重望診。
一、望診:
1.望神色:五色主。好娉拾咨,多為虛證、寒證。面呈紅色,多為熱證。新生兒面色嫩紅,或小兒面色白里透紅,為正常膚色。面呈黃色,多為脾虛證或有濕濁。面呈青色,多為寒證、痛證、瘀證、驚癇。面呈黑色,多為寒證、痛證、瘀證、水飲證。若小兒膚色黑紅潤澤,體強無病,是先天腎氣充沛的表現。
2.望形態(tài)
3.審苗竅
正常小兒舌體柔軟、淡紅潤澤、伸縮自如,舌面有干濕適中的薄苔。新生兒舌紅無苔和哺乳嬰兒的乳白苔,均屬正常舌象。
舌體腫大,板硬不靈,甚則腫塞滿口,不能轉動吮乳,成為木舌,由心脾積熱,火熱循經上行所致;舌下紅腫突起,形如小舌,稱為重舌,屬心脾火熾,上沖舌本所致;舌體不能伸出唇外,轉動伸縮不靈,語音不清,稱為連舌,銀舌系帶過短所致,亦稱“絆舌”;舌吐唇外,掉弄如蛇,稱為弄舌,多為大病之后,心氣不足或驚風之兆;舌吐唇外,緩緩收回,稱吐舌,常為心經有熱所致,吐舌不收,心氣將絕;時時用舌舔口唇,以致口唇四周灰暗或有脫屑、作癢,稱舔舌,多因脾經伏熱所致。
4.辨斑疹
5.察二便
初生嬰兒的胎糞,呈暗綠色或赤褐色,黏稠無臭;母乳喂養(yǎng)兒,大便呈卵黃色,稠而不成形;牛奶、羊奶喂養(yǎng)兒,大便呈淡黃白色,質地較硬,有臭氣。
大便赤白黏凍,為濕熱積滯,常見于痢疾;嬰幼兒大便呈果醬色,伴陣發(fā)性哭鬧,常為腸套疊。
6.察指紋
兒科對于三歲以下小兒常以察指紋作為望診內容之一。
正常小兒的指紋大多淡紫隱隱而不顯于風關以上。
指紋的辯證綱要,可以歸納為“浮沉分表里,紅紫辨寒熱,淡滯定虛實,三關側輕重”。紋色鮮紅浮露,多為外感風寒;紋色紫紅,多為邪熱郁滯;紋色淡紅多為內有虛寒;紋色青紫,多為郁熱內結;紋色深紫多為瘀滯絡閉,病情深重。紋達指尖,稱透關射甲,若非一向如此,則示病情重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