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jié) 腸癰
特點:
臨床表現(xiàn)
①初期:腹痛多起于臍周或上腹部,數(shù)小時后腹痛轉移并固定在右下腹部,疼痛呈持續(xù)性、進行性加重。約70%~80%的病人有轉移性右下腹痛的特點,但也有一部分病例發(fā)病開始即出現(xiàn)右下腹痛。右下腹壓痛是本病常見的重要體征,壓痛點通常在麥氏點。兩側足三里、上巨虛穴附近(闌尾穴)可有壓痛點。一般可伴有輕度發(fā)熱,惡心納減,舌苔白膩,脈弦滑或弦緊等。(瘀滯證)
②釀膿期:若病情發(fā)展,漸致化膿,則腹痛加劇,右下腹明顯壓痛、反跳痛,局限性腹皮攣急;或右下腹可觸及包塊;壯熱不退,惡心嘔吐,納呆,口渴。便秘或腹瀉。舌紅苔黃膩,脈弦數(shù)或滑數(shù)。(濕熱證)
、釢⒛撈冢焊雇磾U展至全腹,腹皮攣急,全腹壓痛、反跳痛;惡心嘔吐,大便秘結或似痢不爽;壯熱自汗,口干唇燥。舌質紅或絳,苔黃糙,脈洪數(shù)或細數(shù)等。(熱毒證)
治療:六腑以通為用,通腑瀉熱是治療腸癰的關鍵。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法及早應用可以縮短療程。
特殊類型腸癰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