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湯藥煎煮
(一) 煎前準(zhǔn)備
1. 用具:砂鍋、砂壺、陶罐、耐高溫的玻璃器皿;不能用鐵、鉛、錫、鋁鍋。
2. 溶媒:水、酒、醋。
3. 用水量。
4. 浸泡。
5. 浸泡水溫:10~40℃。
6. 火勢與火質(zhì)(火候)。
7. 煎藥次數(shù)。
8. 時間:頭煎-鍋開15~20分鐘 二三煎10~15分鐘。
9. 蓋蓋子與不停攪動。
10. 煎出量:一次250~300 ml,二次500~600ml,三次750~900ml。
(二) 煎后處理
、 立即倒出
、 絞渣出汁
、 合對分服
、 不宜久置
、 煎糊倒掉,若為健脾胃藥,可不倒
(三) 特殊處理
1. 先煎:提前30 分鐘
⑴ 難溶于水 ⑵ 有毒 ⑶ 治療上的需要
2. 后下:
、 芳香揮發(fā)油類 ⑵ 治療需要
3. 包煎:
⑴ 粉末類,細(xì)小種子 ⑵ 毛絨類 ⑶ 礦物粉末 ⑷ 孢子
4. 另煎:人參、西洋參
5. 服:開水泡
6. 沖服
7. 煎湯代水
8. 烊化
四、服藥方法
(一) 時間
1. 空腹服:早晨起床時,攻下逐水藥、攻下積滯藥、驅(qū)蟲藥。
2. 飯前服:(30分鐘前)補(bǔ)虛類。
3. 飯后服:健胃消食,解表,頭面,對胃腸有刺激。
4. 睡前服:安神藥安眠時,睡前一個半小時;緩?fù)ù蟊,澀精止遺。
5. 定時服:驅(qū)瘧:瘧發(fā)前2~4小時;中西藥分服中差1小時。
6. 不拘時服:病情兇險。
(二)次數(shù) 一天2~3次,病急增加次數(shù)。
(三)冷熱 一般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