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臟腑辨證
第二節(jié) 肺病辨證
肺病的病變主要表現在呼吸功能減退、水液代謝功能失常,以及衛(wèi)外功能失職等方面。肺病的主癥有咳喘、吐痰、胸悶或痛、喉痛、聲音變異、鼻塞流涕、水腫等,其中以咳喘為更為多見。
一、肺氣虛證
[概念]肺的機能減弱,其主氣司呼吸、衛(wèi)外功能失職所表現有虛弱證候。
[臨床表現]咳喘無力,少氣短息,動則益甚,咳痰清稀,語聲低怯,或有自汗、畏風,易于感冒,神疲體倦,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脈弱。
[辨證要點]咳喘無力,吐痰清稀與氣虛證并見。
二、肺陰虛證
[概念]肺陰不足,失于清肅,虛熱內生所表現的證候。若虛熱內擾之癥不明顯,稱為津傷肺燥證。
[臨床表現]干咳無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咳出,口燥咽干,形體消瘦,五心煩熱,午后潮熱,盜汗,顴紅;蛱抵袔а曇羲粏,舌紅少津,脈細數。
[辨證要點]干咳、痰少而粘與陰虛內熱證并見。
三、風寒犯肺證
[概念]風寒之邪侵襲肺表,肺衛(wèi)失宣所表現的證候。
[臨床表現]咳嗽,咳痰清稀,微有惡寒發(fā)熱,鼻塞,流清涕,喉癢,或見身痛無汗,舌苔薄白,脈浮緊。
[辨證要點]咳嗽,痰液清稀與風寒表證并見。
四、風熱犯肺證
[概念]風熱邪氣侵襲肺系,肺衛(wèi)受病所表現的證候。本證在三焦辨證中屬上焦病證;在衛(wèi)氣營血辨證中則屬衛(wèi)分證。
證候;咳嗽,痰稠色黃,鼻塞,流濁涕,發(fā)熱微惡風寒,口微渴,或咽喉疼痛,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
[辨證要點]咳嗽,痰稠色黃與風熱表證并見。
五、燥邪犯肺證
[概念]外界秋令燥邪侵犯肺衛(wèi),津液耗傷,肺表失潤所表現的證候。又稱燥氣傷肺證,亦稱肺燥證。據其偏寒、偏熱之不同,又有溫燥、涼燥之分。
[臨床表現]干咳少痰,或痰粘難咯,甚則胸痛,痰中帶血,口、唇、鼻、咽、皮膚干燥,或見鼻衄,咯血,苔薄而干燥少津,發(fā)熱,微惡寒,脈浮數或浮緊。
[辨證要點]以肺及肺系癥狀與干燥少津證并見。
六、肺熱熾盛證
[概念]邪熱內盛于肺,肺失清肅而表現的肺經痰熱證候。
[臨床表現]咳喘氣粗,鼻翼煽動,氣息灼熱,胸痛,咽喉紅腫疼痛,發(fā)熱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數。
[辨證要點]咳喘氣粗與里實熱證并見。
七、痰熱壅肺證
[概念]痰熱互結,壅閉于肺,致使肺失宣降而表現的證候。又稱痰熱阻肺證。
[臨床表現]咳喘,甚則鼻翼煽動,痰黃稠量多,胸悶,或喉中痰鳴,煩燥不安,發(fā)熱口渴,或咳吐膿血腥臭痰,胸痛,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辨證要點]咳喘、痰黃稠與實熱證并見。
八、寒痰阻肺證
[概念]寒邪與痰濁交并,壅阻于肺,肺失宣降所表現的證候。
[臨床表現]咳喘痰多,痰質粘稠,或清稀色白,量多,易咯,胸悶,或見喘哮痰鳴,形寒肢冷,舌質淡,苔白膩或白滑,脈濡緩或滑。
[辨證要點]咳喘與寒痰內盛的表現并見。
九、飲停胸脅證
[概念]水飲停于胸脅,氣機受阻,表現以胸脅飽脹,咳唾引痛為主癥的證候。又稱為“懸飲”。
[臨床表現]胸脅脹悶疼痛,咳唾、身體轉側而痛甚,氣息短促,或眩暈,舌苔白滑,脈沉弦。
[辨證要點]胸脅脹悶疼痛,咳唾引痛。
十、風水相搏證
[概念]風邪侵襲,肺失宣降,不能通調水道,水濕泛溢肌膚所表現的證候。屬陽水范疇。
[臨床表現]眼瞼頭面先腫,繼而遍及全身,皮膚薄而亮,小便短少,并兼有惡寒發(fā)熱,無汗,舌苔薄白,脈象浮緊;蚣嬉娧屎砟[痛,舌紅,脈象浮數。
[辨證要點]以驟起眼瞼頭面先腫與表衛(wèi)癥狀并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