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按診
第一節(jié) 按診的手法
按診的手法主要有觸、摸、按、叩四法。
1.觸法:是以手指或手掌輕輕接觸病人局部皮膚,以了解肌膚的涼熱、潤燥等情況。
2.摸法:是以手指稍用力尋撫局部,探明有無疼痛以及腫物的形態(tài)、大小,以辨病位及虛實(shí)。
3.按法:是以重手按壓或推尋局部,如胸腹、腫物部位,了解深部有無壓痛或腫塊,腫塊的形態(tài)、大小、活動程度、性質(zhì)等,辨臟腑虛實(shí)和邪氣的痼結(jié)情況。
4.叩法:是醫(yī)生用手叩擊病人身體某部來診查疾病的方法。
第二節(jié) 按診的內(nèi)容
1.按虛里:虛里位于4、5脅間,心尖波動處,為諸脈之所宗。按虛里可測宗氣之強(qiáng)弱、疾病之虛實(shí)、預(yù)后之吉兇。尤以危急病寸口脈難憑時,診虛里更有診斷價值。
正常情況下,虛里搏動不顯,僅按之應(yīng)手,其搏動范圍直徑約2~2.5厘米,動而不緊,緩而不怠,動氣聚而不散,節(jié)律清晰,是心氣充盛,宗氣積于胸中,為平人之象。
虛里搏動微弱者為不及,是宗氣內(nèi)虛之征。若動而應(yīng)衣為太過,是宗氣外泄之象。按之彈手,洪大而搏,或絕而不應(yīng)者,是心氣衰絕之候。
2.按脅部:按脅部主要是了解肝膽疾病。
脅痛喜按,脅下按之空虛無力為肝虛。脅下腫塊,刺痛拒按多為血瘀。右脅下腫塊,按之表面凹凸不平,應(yīng)注意排除肝癌;瘧疾后左脅下可觸及痞塊,按之硬者為瘧母。
3.按脘部:按脘部主要是診察胃腑病證。脘部痞滿,按之較硬而疼痛者屬實(shí)證,多因?qū)嵭熬劢Y(jié)胃脘所致;按之濡軟而無痛者屬虛證,多因胃腑虛弱所致。
4.按腹部:
(1)辨鼓脹:腹部高度脹大,如鼓之狀者,稱為膨脹。鼓脹在鑒別為水鼓或氣鼓時,臨床上主要是通過按診。具體方法是:兩手分置于腹部兩側(cè)相對位置,一手輕輕叩拍腹壁,另一手則有波動感,按之如囊裹水者,為水鼓;一手輕輕叩拍腹壁,另一手無波動感,以手叩擊如鼓之膨膨然者,為氣鼓。肥胖之人,腹大如鼓,按之柔軟,無臍突,無病癥表現(xiàn)者,不屬病態(tài)。
(2)辨積聚:積聚是指腹內(nèi)的包塊。包塊推之不移,痛有定處,稱為積,也稱癥積,屬血分病;若腫塊可移,聚散不定者,為聚,也稱瘕聚,病屬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