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痢疾是腸道傳染病,糞-口傳播途徑,可通過水、食物、生活物品及蒼蠅等為媒介而感染。
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志賀菌屬分4個群(痢疾志賀菌、福氏志賀菌、鮑氏志賀菌、宋內(nèi)志賀菌),共47個血清型,我國流行的優(yōu)勢血清型為福氏2a、宋內(nèi)1型。
3、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菌痢的病變部位一般限于大腸,以乙狀結腸和直腸為主。
4、
【正確答案】 D
5、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傷寒的并發(fā)癥有腸出血、腸穿孔、肺炎、中毒性心肌炎等,其中腸穿孔最嚴重,其次為腸出血。
6、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有些傷寒病人在退熱1~3周后臨床癥狀再現(xiàn),稱為復發(fā)。原因是病灶內(nèi)的細菌未完全消滅,當身體免疫力降低時,傷寒桿菌再度繁殖,并再次侵入血流。
7、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病人和帶菌者是傷寒的傳染源。病人從潛伏期末即可排菌,少數(shù)病例能持續(xù)3個月以上。排菌時間在3個月以內(nèi)的稱為暫時帶菌者,3個月以上的稱為慢性帶菌者,慢性帶菌者可長期甚至終身帶菌。
8、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肥達試驗是用已知傷寒沙門菌的O、H抗原作為診斷菌液,與受試血清作試管或微孔板凝集試驗,檢測受試血清中有無相應的抗體及其效價的一種半定量試驗。
9、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傷寒的典型臨床過程大致分為四期。包括初期、極期、緩解期、恢復期,持續(xù)發(fā)熱、相對緩脈、反應遲鈍、玫瑰疹與白細胞減少為初期和極期的臨床特征。
10、
【正確答案】 E
1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人通過接觸含有尾蚴的疫水感染血吸蟲病,尾蚴可穿過皮膚進入人體引起感染。
1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日本血吸蟲的感染方式為接觸稻田、池塘等含有陽性釘螺的疫水,尾蚴從陽性釘螺逸出,人接觸尾蚴經(jīng)皮膚感染。
13、
【正確答案】 E
14、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瘧疾是瘧原蟲經(jīng)按蚊叮咬傳播的傳染病,臨床特點為間歇性定時發(fā)作的寒戰(zhàn)、高熱、繼以大汗而緩解,常有脾大與貧血。瘧疾病人是導致人群瘧疾流行的主要傳染源。
15、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約2/3囊尾蚴病患者有皮下或肌肉囊尾蚴寄生。
二、A2
1、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中毒型菌。簝和嘁,起病急驟,病勢兇險,高熱體溫可達40℃以上,伴全身嚴重毒血癥癥狀,可有精神萎靡、嗜睡、昏迷及抽搐,可迅速發(fā)生循環(huán)及呼吸衰竭,故以嚴重毒血癥、休克和中毒型腦病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而腸道癥狀較輕甚至開始無腹痛及腹瀉癥狀。
根據(jù)該患兒的臨床表現(xiàn)考慮該患兒是中毒型菌痢。
乙腦:多見于夏秋季,臨床上急起發(fā)病,有高熱、意識障礙、驚厥、強直性痙攣和腦膜刺激征等。
敗血癥:臨床表現(xiàn)為發(fā)熱、嚴重毒血癥狀、皮疹瘀點、肝脾腫大和白細胞數(shù)增高等。
腦型瘧疾:驚厥是最常見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臨床表現(xiàn),70%以上的腦型瘧疾患兒會出現(xiàn)驚厥。
流腦:臨床表現(xiàn)為發(fā)熱、頭痛、嘔吐、皮膚粘膜瘀點,瘀斑及頸項強直等腦膜刺激征。
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此病人腹痛、稀便伴粘液及少量血4 個月,抗生素治療有效,大便鏡檢以白細胞為主,僅少量紅細胞,因病程已超過4 個月仍未愈,所以最可能的診斷是慢性菌痢,雖然大便化驗有結腸阿米巴滋養(yǎng)體,但不是溶組織內(nèi)阿米巴滋養(yǎng)體,大便非果醬樣,不以紅細胞為主,所以不像慢性阿米巴痢疾,其余三種診斷更不像。
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病人尿量減少,但尚未達到少尿的標準,首先應補充血容量,且呋塞米的應用應從小劑量開始。
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患者在出血熱流行季節(jié)發(fā)病,有發(fā)熱、低血壓,實驗室檢查血小板減少,尿蛋白陽性,因此,本病考慮為流行性出血熱。
5、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傷寒發(fā)病前常有不潔食物進食史。起病緩慢,體溫逐漸升高,相對緩脈、表情淡漠、腹脹、便秘、右下腹壓痛、玫瑰疹常見。血液白細胞總數(shù)下降,嗜酸性粒細胞減少或消失。肥達反應可陽性,血液、骨髓培養(yǎng)可有傷寒桿菌生長。
6、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豬囊尾蚴可寄生在皮下,引起皮肌型囊尾蚴病,也可寄生在腦,引起腦囊尾蚴病,根據(jù)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它可能得的是囊尾蚴病,即囊蟲病。
7、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例病人年輕人發(fā)病,起病急,病程短,以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腦實質(zhì)損害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體檢見病理反射,實驗室檢查見白細胞升高,臨床應首先考慮乙腦的診斷,為明確診斷,最重要的檢查為乙腦抗體的檢測。
8、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流行病學資料加上臨床表現(xiàn):起病急,發(fā)熱,頭痛,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可視為疑似病例。
9、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流行性乙型腦炎時,腦脊液檢查壓力增高,呈非化膿性炎癥改變,外觀清亮,蛋白輕度增高,糖與氯化物正常;結腦腦脊液外觀呈毛玻璃樣,白細胞分類以淋巴細胞為主,糖及氯化物含量減低,蛋白可增加。
10、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題目選B。輸血后引起的肝炎多為HBV、HCV等,所以先選擇HCV(本題目中無HBV選擇項)
1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是采用表面抗體(抗-HBs)陽性的人血清制備而成的。我國目前生產(chǎn)的為每毫升含抗-HBs100單位以上的注射劑。這種含量的制劑完全可以中和入侵人體的乙肝病毒(HBV)并將其清除,從而使機體迅速獲得被動保護免疫,使新生兒或易感者免受感染。
1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診斷標準為.既往有乙型肝炎或HBsAg陽性史,病程超過半年,目前仍有肝炎的癥狀體征及肝功能異常,病毒標志陽性者,HBV DNA大于或等于104/ml,有病理組織學改變者,均可診斷為慢性乙型肝炎。有的發(fā)病時間不明確,但影像學、病理檢查或肝功能損害符合慢性肝炎改變者亦可作出診斷。
1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患者有吸毒史,是艾滋病高危人群,且反復出現(xiàn)白色念珠菌感染,應考慮艾滋病的可能,故應查抗HIV。
1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患者目前無任何癥狀,僅血清中抗-HIV陽性,屬HIV無癥狀感染期,即HIV感染Ⅱ期,結合流行病學可能于5年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