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jié) 土壤衛(wèi)生
一、A1
1、動物糞便污染土壤后,通過皮膚傳染給人而引起的疾病是
A、血吸蟲病
B、炭疽病
C、破傷風
D、蛔蟲病
E、痢疾
2、造成土壤污染后,可持續(xù)數十年而不易自凈的污染物是
A、有機磷農藥
B、化肥
C、重金屬
D、除草劑
E、硫化物
3、必須微量元素的主要生物學效應不包括下列哪項
A、參與酶的構成和酶的激活
B、參與某些蛋白質的合成,發(fā)揮特殊功能
C、參與激素及其輔助因子的合成,與內分泌活動密切相關
D、維持正常的生殖功能
E、參與體內維生素的合成
4、土壤的生物性污染對人類健康有很大威脅,下列哪種疾病可以直接由土壤傳播給人類
A、腸道傳染病
B、寄生蟲病
C、血吸蟲病
D、肉毒中毒病
E、軍團菌病
5、土壤中大腸菌值大,而產氣莢膜桿菌值小時,表示
A、土壤的污染是陳舊性的
B、土壤的污染是新近性的
C、土壤的污染是連續(xù)性的
D、土壤的污染是間斷性的
E、土壤污染還未自凈
6、屬于斯德哥爾摩公約中被控制或消除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是
A、苯并(a)芘
B、多氯聯苯
C、林丹
D、六六六
E、硫丹
7、飲水中六六六、DDT標準制訂的依據是
A、慢性蓄積作用及致癌作用
B、慢性蓄積作用及致敏作用
C、神經毒性作用
D、惡化水質感官性狀
E、急性毒作用
8、糞便和有機垃圾堆肥法原理是
A、在適宜條件下和微生物作用形成腐殖質
B、在有氧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分解達到無機化
C、在密閉容器內氧化分解,達到無害化
D、在密閉容器內氧化分解,再在厭氧菌作用下發(fā)酵腐熟
E、以上都不是
9、目前應用最廣泛并且安全衛(wèi)生有一定經濟效益的處理垃圾的方法是
A、衛(wèi)生填埋
B、焚燒
C、熱解
D、堆肥
E、低溫氧化法
10、高溫堆肥的衛(wèi)生標準中,就以下幾項提出了要求,除了
A、堆溫
B、糞大腸菌值
C、蛔蟲死亡率
D、蒼蠅
E、腐殖質含量
11、堆肥法的原理是
A、人畜糞便、垃圾在適宜條件下和微生物作用形成腐殖質
B、人畜糞便在有氧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分解達到無機化
C、人畜糞便、垃圾在密封容器中氧化分解,達到無害化
D、人畜糞便、有機垃圾在密封容器中氧化分解,然后又在厭氧菌作用下發(fā)酵腐熟
E、以上都不是
12、“密封發(fā)酵法”進行糞便無害化處理時,殺死病原菌與寄生蟲卵的主要因素是
A、高溫
B、缺氧
C、氨氣
D、缺乏營養(yǎng)物質
E、生物拮抗作用
13、焚燒法適用于處理何種工業(yè)廢物
A、含汞化合物
B、含氰化合物
C、含鉻化合物
D、含鎘化合物
E、工業(yè)廢渣
14、土壤污染的來源不包括
A、大氣污染物
B、工業(yè)廢水和生活廢水
C、汽車尾氣
D、化肥及農藥的使用
E、地質環(huán)境中區(qū)域性差異導致土壤中某些元素過高
15、含氮有機物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首先
A、氨化,再進一步硝化
B、腐殖質化,再硝化
C、腐殖質化,再無機化
D、無機化,再腐殖質化
E、硝化,再氨化
16、以下是土壤中有機污染物在需氧條件下無機化產生的最終產物,除了
A、氯化物
B、硝酸鹽
C、二氧化碳
D、硫酸鹽
E、甲烷
17、土壤環(huán)境的污染與大氣環(huán)境和水環(huán)境的污染不同,它有其自身的特點,下述土壤環(huán)境污染的特點中,錯誤的是
A、具有隱蔽性
B、累積性
C、可逆轉性
D、地域性
E、治理周期長
18、關于腐殖質,下列說法不對的是
A、化學性質穩(wěn)定
B、病原菌消滅
C、有臭味
D、含氮量高
E、有機物
19、某地土壤受鎘污染后,用石灰處理可以顯著降低糙米鎘的含量,其原理是
A、形成鎘螯合物
B、改變鎘的價態(tài)
C、形成難溶性氫氧化物沉淀
D、提高土壤對鎘的吸附率
E、使鎘成為易溶于水的化合物
20、堿性土壤中的重金屬
A、容易被氧化而降低毒性
B、容易被還原而降低毒性
C、容易被作物吸收
D、不容易被作物吸收
E、容易被降解而降低危害
21、下列非人為污染源為
A、汽車尾氣
B、工業(yè)三廢
C、森林火災
D、化肥農藥
E、生活污水
22、環(huán)境的自凈作用有三大作用方式,即
A、硝化作用、氨化作用、無機化作用
B、物理作用、化學作用、生物作用
C、中和作用、氧化作用、分解作用
D、稀釋作用、沉淀作用、擴散作用
E、還原作用、絡合作用、吸附作用
23、下列關于土壤衛(wèi)生敘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A、土壤有吸附和過濾作用,有利于土壤的自凈
B、有機物無機化和腐殖質化是土壤有機物自凈的主要途徑
C、環(huán)境條件改變,生物間拮擾作用使土壤中病原體死亡
D、土壤中化學污染物(重金屬、農藥)多數化學性質穩(wěn)定,不易降解
E、土壤固體污染物污染范圍比較局限,但可通過風吹、雨水淋溶沖刷而擴大污染范圍
24、土壤污染的來源有
A、生活污染、城市污水、化肥污染
B、工業(yè)“三廢”及汽車廢氣污染、生活污染、農藥污染
C、工業(yè)廢水、生活污水、農業(yè)污染
D、重金屬污染、放射性污染、農業(yè)污染
E、生活污染、農業(yè)污染、工業(yè)三廢及汽車廢氣污染
25、土壤對重金屬的環(huán)境容量是指
A、重金屬溶解在土壤中的最大值
B、土壤中重金屬不對農作物產生危害的最大值
C、土壤中重會屬能對農作物產生危害的最小值
D、土壤中重金屬的實際含量
E、以上都不是
26、腐殖質是
A、有機含氮化合物分解形成的最簡單的無機成分
B、化學性質不穩(wěn)定的復雜有機物
C、動植物殘體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簡單的化合物的同時又重新合成復雜的高分子化合物
D、土壤中有機物厭氧分解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E、腐殖質成分很單一
27、土壤中何種物質的吸附作用最強
A、土壤中的膠體顆粒
B、土壤礦物質膠體
C、土壤中的沙礫
D、土壤中的有機物殘體
E、土壤中的腐殖質
28、關于土壤的敘述,以下哪項是錯誤的
A、是人類生活環(huán)境的基本因素
B、土壤的構成和性狀能影響微小氣候
C、土壤污染是水源被污染的最主要原因
D、土壤中的化學成分可以直接影響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
E、土壤承載一定的污染負荷,具有一定的環(huán)境容納量
29、以下對土壤污染的描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A、土壤污染來源很復雜,有來自空氣、水、廢渣、垃圾、糞便等
B、土壤污染物以間接影響人體為主,主要途徑是土→植物→人,或土→水→人
C、土壤污染物主要通過與人的直接接觸而影響人體健康
D、土壤污染物的性質很多樣化,有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生物性污染等
E、土壤受重金屬和農藥的污染后,很難消除,污染期很長
30、為了防止農藥對土壤的污染,對新農藥的要求是
A、低價格,低殘留,低毒
B、低價格,高效,低毒
C、低價格,高效,低殘留
D、高效,低毒,低殘留
E、低價格,低毒,高效
31、土壤的主要污染物是
A、糞便、化肥、農藥
B、厭氣桿菌、寄生蟲、農藥
C、有毒化學物質、放射性物質、病原體
D、致癌物、致畸物、致突變物
E、厭氣桿菌、寄生蟲卵、放射性物質
32、下列哪種情況容易導致重金屬向農作物中轉移
A、土壤中富含有大量的腐殖質
B、土壤的pH值較高,呈堿性
C、土壤處于還原狀態(tài)
D、土壤的pH值較低,呈酸性
E、土壤中富含有無機礦物質膠體
33、通過哪種方式可以減少金屬鎘向農作物轉移
A、加入其他有機物,使其產生拮抗作用
B、加入石灰調節(jié)土壤pH值,使鎘成難溶的鹽,減少轉移
C、使土壤中氧氣充分,創(chuàng)造氧化條件
D、加入硅酸使土壤pH降低,轉化成難溶鹽
E、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