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jié) 腎臟的排泄功能
一、A1
1、代謝性酸中毒常伴有高血鉀是由于腎小管
A、H+-Na+交換減弱
B、H+-K+交換增強
C、K+-Na+交換減弱
D、K+重吸收增加
E、NH4+一K+交換減弱
2、腎小管對H+分泌增加不引起
A、Na+吸收增加
B、HCO3-重吸收增加
C、NH3分泌增加
D、K+分泌增加
E、水重吸收增加
3、近端小管對葡萄糖重吸收的關(guān)鍵途徑是
A、基側(cè)膜上的Na+泵
B、管腔膜上的同向轉(zhuǎn)運
C、腔膜上的逆向轉(zhuǎn)運
D、管腔膜上的電中性轉(zhuǎn)運
E、管腔膜上的生電性轉(zhuǎn)運
4、關(guān)于腎小管重吸收HCO3-的敘述,錯誤的是
A、主要在近端小管重吸收
B、與H+的分泌有關(guān)
C、HCO3-是以CO2擴散的形式重吸收
D、HCO3-重吸收需碳酸酐酶的幫助
E、Cl-的重吸收優(yōu)先于HCO3-的重吸收
5、可促進醛固酮分泌的因素是
A、血Na+增多
B、血K+增多
C、血量增多
D、血壓升高
E、血管緊張素Ⅱ減少
6、可致腎素分泌增多的因素是
A、入球小動脈血壓降低
B、交感神經(jīng)活動降低
C、血Na+降低
D、血K+升高
E、致密斑活動降低
7、血管升壓素對腎臟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通透性
B、增強髓袢升支粗段對NaCl的重吸收
C、提高內(nèi)髓部集合管對尿素的通透性
D、促進近端小管對水重吸收
E、保Na+、排K+,保水
8、可分泌腎素的結(jié)構(gòu)是
A、致密斑
B、系膜細胞
C、間質(zhì)細胞
D、顆粒細胞
E、感受器細胞
9、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
A、保K+排Na+
B、保Na+排K+
C、保Na+保K+
D、保Na+排H+
E、保K+排H+
10、正常情況下,能使腎上腺皮質(zhì)分泌醛固酮增加的是
A、動脈血壓升高
B、細胞外液量增多
C、血漿晶體滲透壓升高
D、血Na+濃度降低
E、腺垂體分泌ACTH增多
11、劇烈運動時尿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
A、體循環(huán)動脈壓下降
B、醛固酮分泌增多
C、腎血流量減少
D、血漿膠體滲透壓升高
E、腎小管對水重吸收增加
12、劇烈運動時,少尿的主要原因是
A、腎小球毛細血管血壓增高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C、腎小動脈收縮,腎血流量減少
D、醛固酮分泌增多
E、腎小球濾過膜面積減少
13、當平均動脈血壓下降到80mmHg以下時將導(dǎo)致
A、蛋白尿
B、血尿
C、尿糖
D、少尿
E、尿量不變
14、下述情況能導(dǎo)致腎小球濾過率減少的是
A、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
B、血漿膠體滲透壓升高
C、血漿晶體滲透壓下降
D、血漿晶體滲透壓升高
E、腎小球毛細血管血壓升高
15、腎小球濾過率是
A、一個腎單位生成的原尿量
B、一個腎生成的原尿量
C、兩腎生成的原尿量
D、兩腎生成的終尿量
E、一個腎生成的終尿量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細胞內(nèi)外是K+-H+交換。腎小管是Na+-K+交換(重吸收K+)和Na+-H+交換(重吸收Na+),兩者之間有竟爭性抑制作用。代謝性酸中毒時,細胞發(fā)生K+-H+交換,K+由細胞內(nèi)到細胞外,以代償。在腎臟,腎小管加大泌H+以代償,Na+-H+交換增強,以更多的排出H+,結(jié)果是Na+-K+交換抑制。當Na+-K+交換增強,K+-H+交換就減弱,反之Na+-K+交換減弱,K+-H+交換就會增強。
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腎小管對H+分泌是和對鉀離子的重吸收相偶聯(lián)的(氫鉀交換),故H+分泌增加會引起腎小管對鉀的重吸收增加。
3、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原尿中不同物質(zhì)被重吸收的程度不同:葡萄糖被全部重吸收,鈉、尿素等不同程度地重吸收,肌酐、尿酸和K+還可被分泌。
在近端小管,濾過液中67%的Na+,Cl-,K+和水被重吸收,85%的HCO3-被重吸收,葡萄糖和氨基酸被全部重吸收;H+被分泌到腎小管中;近端小管重吸收的關(guān)鍵動力是:上皮細胞基側(cè)膜上的鈉泵。
1.Na+-H+逆向轉(zhuǎn)運:Na+-H+交換體的逆向轉(zhuǎn)運→小管液中Na+順電化學(xué)梯度進入細胞,H+分泌到管腔中,有利于HCO3-的重吸收。
2.Na+-葡萄糖的同向轉(zhuǎn)運:Na+順電化學(xué)梯度進入上皮細胞內(nèi),釋放能量的同時由Na+-葡萄糖同向轉(zhuǎn)運體將葡萄糖轉(zhuǎn)運至細胞內(nèi),糖通過易化擴散從基側(cè)膜進入血液。
Na+的重吸收促進水通過基膜進入相鄰毛細血管,水的重吸收多于Cl-的重吸收,且HCO3-的重吸收速率明顯大于Cl 4、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腎小管各段都能重吸收HCO3-,但主要在近端小管,濾液中約80%的HCO3-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小管液中HCO3-不易透過管腔膜,它與經(jīng)Na+-H+交換分泌到管腔內(nèi)的H+結(jié)合成H2CO3,H2CO3迅速分解為CO2和H2O。這一反應(yīng)需上皮細胞管腔膜表面的碳酸酐酶催化,生成的CO2以單純擴散的方式進入上皮緗胞,在細胞內(nèi)CO2和H2O又在碳酸酐酶的作用下結(jié)合成H2CO3,H2CO3又解離成HCO3-和H+,H+再以Na+-H+交換的形式被分泌到小管腔內(nèi),所以HCO3-重吸收與H+的分泌有關(guān),并以CO2擴散的形式進行,正因為如此,HCO3-的重吸收優(yōu)先于Cl-的重吸收。所以只有答案E符合題意。
5、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血管緊張素Ⅱ,血漿K+濃度升高可引起醛固酮的生成和分泌。故答案選擇B。
6、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腎素的釋放
(1)部位:近球(球旁)細胞(JGC)
(2)機制:①腎血流量↓(故本題選A);②致密斑尿[Na+]↓;③交感N興奮。
(3)作用:使血管緊張素原→血管緊張素I
7、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血管升壓素通過調(diào)節(jié)遠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細胞膜上的水通道而調(diào)節(jié)管腔膜對水的通透性,對尿量產(chǎn)生明顯影響。當缺乏血管升壓素時,細胞內(nèi)cAMP濃度下降,管腔膜上含水通道的小泡內(nèi)移,進入上皮細胞胞漿,上皮對水的通透性下降或不通透,水的重吸收就減少,尿量明顯增加。體內(nèi)血管升壓素釋放的調(diào)節(jié)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最重要的是體液滲透壓和血容量。
8、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腎近球細胞(顆粒細胞)當腎血流量增加時,腎小球濾過率也增加,流經(jīng)遠曲小管的小管液量也增加,致密斑部位NaCl含量升高,致密斑發(fā)出信息刺激顆粒細胞釋放腎素,導(dǎo)致局部生成血管緊張素Ⅱ,血管緊張素Ⅱ引起入球小動脈收縮,口徑縮小,阻力增加,從而使腎血流量和腎小球濾過率恢復(fù)至原來水平。相反,當腎血流量減少時,腎小球濾過率下降,流經(jīng)遠曲小管的小管液流量減少,顆粒細胞釋放腎素減少,血管緊張素Ⅱ生成減少,入球小動脈收縮變?nèi),口徑變粗,阻力減少,腎血流量恢復(fù)至原有水平。
9、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醛固酮能促進腎遠曲小管和集合小管重吸收Na+及排出K+,同時刺激胃粘膜、唾液腺和汗腺吸收Na+,使血Na+濃度升高,K+濃度降低,維持血容量。
10、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K+]升高或血[Na+]降低均可刺激腎上腺皮質(zhì)球狀帶分泌醛固酮;相反,血[K+]降低或血[Na+]升高,則分泌受抑,但醛固酮的分泌對血[K+]的改變遠比血[Na+]的改變敏感。
1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當進行劇烈運動時,心肺耗氧量增加,肌肉耗氧量也增加,導(dǎo)致全身血流重新分布,為了優(yōu)先保證心肺和肌肉的血液供應(yīng),故腎血流量減少,導(dǎo)致形成的原尿減少,經(jīng)過重吸收后尿量也減少。所以本題選C。
1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腎小球毛細血管血壓增高是多尿的原因,排除A。B、D選項多為內(nèi)分泌異常引起的,得以排除。腎小球濾過膜面積減少多為腎器質(zhì)性病變引起,故排除E。劇烈運動時,腎小動脈收縮,腎血流量減少,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從而使尿生成減少。
1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動脈血壓在一定范圍(80~180mmHg)內(nèi)變動時,通過自身調(diào)節(jié),腎小球毛細血管血壓可維持相對穩(wěn)定。當平均動脈血壓下降到80mmHg以下時,超過了自身調(diào)節(jié)的范圍,入球小動脈的舒張能力不可能再增加,腎血流量將降低,使腎小球毛細血管血壓及有效濾過壓降低,濾過量減少,導(dǎo)致少尿。
14、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交感神經(jīng)興奮及注射腎上腺素均使腎血管收縮,腎血流量減少而導(dǎo)致腎小球濾過率降低。靜脈注射高滲葡萄糖液主要影響腎小管對水的重吸收(滲透性利尿);注射抗利尿激素使腎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對水重吸收增加,這兩者都不影響腎小球濾過率。靜脈快速注射大量生理鹽水則可導(dǎo)致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使有效濾過壓升高,腎小球濾過率增加。
15、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腎小球濾過率是指每分鐘內(nèi)兩腎生成的超濾液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