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各地
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 >> 執(zhí)業(yè)醫(yī)師 >> 公衛(wèi)助理醫(yī)師 >> 模擬試題 >> 2018年公衛(wèi)助理醫(yī)師兒科學練習題:第九單元

2018年公衛(wèi)助理醫(yī)師兒科學練習題:第九單元 _第4頁

來源:考試網   2018-03-01   【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淋巴結壓迫氣管分叉處出現(xiàn)類似百日咳樣痙攣性咳嗽。淋巴結壓迫支氣管使其部分阻塞出現(xiàn)喘鳴。

  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壓迫癥狀:當胸內淋巴結高度腫大時,壓迫氣管分叉處者可出現(xiàn)類似百日咳樣的痙攣性咳嗽:壓迫支氣管使其部分阻塞時可引起喘鳴;壓迫喉返神經可致聲嘶;壓迫靜脈可致頸部一側或雙側靜脈怒張。

  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小兒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各個臟器均可受累,以原發(fā)型肺結核為常見,年長兒可見到繼發(fā)性肺結核。

  4、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結核性腦膜炎用糖皮質激素治療一般使用潑尼松, 每天1~2mg/kg,一個月后逐漸減量,療程8~12周。

  5、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腦脊液中糖量和氯化物均下降為結腦的典型改變。

  6、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結核性腦膜炎的腦脊液查到結核菌是診斷結腦可靠的依據。

  7、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本題選E。

  結核性腦膜炎起病常較緩慢,但也有驟起者。典型結腦的臨床表現(xiàn)可分為三期:

  1.前驅期(早期)約1~2周,一般起病緩慢,在原有結核病基礎上,出現(xiàn)性情改變,如煩躁、易怒、好哭,或精神倦怠、呆滯、嗜睡或睡眼不寧,兩眼凝視,食欲不振、消瘦,并有低熱,便秘或不明原因的反復嘔吐。年長兒可自訴頭痛,初可為間歇性,后持續(xù)性頭痛。嬰幼兒表現(xiàn)為皺眉、以手擊頭、啼哭等。

  2.腦膜刺激期(中期)約1~2周主要為腦膜為及顱內壓增高表現(xiàn)。低熱,頭痛加劇可呈持續(xù)性。嘔吐頻繁、常呈噴射狀,可有感覺過敏,逐漸出現(xiàn)嗜睡、意識障礙。典型腦膜刺激征多見于年長兒,嬰兒主要表現(xiàn)為前囟飽滿或膨隆,腹壁反射消失、腱反射亢進。若病情繼續(xù)發(fā)展,則進入昏迷狀態(tài),可有驚厥發(fā)作。此期常出現(xiàn)顱神經受累病狀,最常見為面神經、動眼神經及外展神經的癱瘓,多為單側受累,表現(xiàn)為鼻唇溝消失、眼瞼下垂、眼外斜、復視及瞳孔散大,眼底檢查可見視神經炎,視乳突水腫,脈絡膜可偶見結核節(jié)結。

  3.晚期(昏迷期)約1~2周意識障礙加重反復驚厥,神志進入半昏迷、昏迷狀態(tài),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呼吸節(jié)律不整甚至出現(xiàn)潮式呼吸或呼吸暫停。常有代謝性酸中毒、腦性失鐵鈉綜合征、低鉀血癥等水、電解質代謝紊亂。最后體溫可升至40℃以上,終因呼吸循環(huán)衰竭而死亡。

  8、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題選C。

  不典型結核性腦膜炎表現(xiàn)為嬰幼兒起病急,進展較快,有時僅以驚厥為主訴。早期出現(xiàn)腦實質損害者,可表現(xiàn)為舞蹈癥或精神障礙。早期出現(xiàn)腦血管損害者,可表現(xiàn)為肢體癱瘓。合并腦結核球者可似顱內腫瘤表現(xiàn)。當顱外結核病變極端嚴重時,可將腦膜炎表現(xiàn)掩蓋而不易識別。在抗結核治療過程中發(fā)生腦膜炎時,常表現(xiàn)為頓挫感。

  9、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典型結腦的臨床表現(xiàn)可分為三期:

  1.早期(前驅期) 約1~2周,表現(xiàn)為小兒性格改變和精神改變,如少言、懶動、易倦、喜哭、易怒等。臨床癥狀可有發(fā)熱、納差、盜汗、消瘦、嘔吐、便秘(嬰兒可為腹瀉)等。年長兒可自訴頭痛,多較輕微或非持續(xù)性,嬰兒則表現(xiàn)為蹙眉皺額,或凝視、嗜睡等。

  2.中期(腦膜刺激期) 約1~2周。①腦膜刺激征頸項強直,凱爾尼格征(Kernig征)、布魯津斯基征(Brudzinski征)陽性。典型的腦膜刺激征年長兒多見,幼嬰則常表現(xiàn)為前囟隆起緊張;②顱內壓增高表現(xiàn)為劇烈頭痛和嘔吐,多呈噴射性嘔吐,尖叫、驚厥或嗜睡,可伴有腦積水征;③腦神經和腦實質損害最常見的腦神經障礙有面神經、動眼神經、外展神經癱瘓等。腦實質損害(腦炎)多表現(xiàn)為肢體癱瘓、多動、失語、手足徐動或震顫等;純嚎捎懈杏X過敏;④煩躁與嗜睡交替出現(xiàn),以后逐漸進入昏睡狀態(tài)。

  3.晚期(昏迷期) 約1~3周。上述癥狀進一步加重。病兒意識模糊、半昏迷,繼而進入昏迷,頻繁發(fā)作陣攣性或強直性驚厥,角弓反張或去大腦強直,弛張高熱,呼吸不整等明顯的顱內高壓表現(xiàn),甚至出現(xiàn)腦疝死亡。常伴有代謝性酸中毒、稀釋性低鈉血癥、腦性失鹽綜合征、低鉀血癥等水、鹽代謝紊亂。

  10、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漿液纖維蛋白滲出物波及腦神經鞘,包圍擠壓腦神經引起腦神經損害,常見面神經、舌下神經、動眼神經、展神經障礙臨床表現(xiàn)。在早期主要急性動脈炎,病程較長者,增生性結核病變較明顯,可栓塞性動脈內膜炎,嚴重者可引起腦組織梗死、缺血、軟化而致偏癱。室管膜及脈絡叢受累,出現(xiàn)腦室膜炎。如室管膜 或脈絡叢結合病變是一側或雙側室間孔粘連狹窄,可出現(xiàn)一側或雙側腦室擴張。腦底部滲出物機化、粘連、堵塞使腦脊液循環(huán)受阻可導致腦積水。

  1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結核菌使軟腦膜彌漫充血、水腫、炎性滲出,并形成許多結核結節(jié)。蛛網膜下腔大量炎性滲出物積聚,因為重力、腦底池腔大、腦底血管腎周圍的毛細血管吸附作用等,是炎癥滲出物易在腦底諸池聚集。滲出物中可見上皮樣細胞、朗漢斯細胞及干酪壞死。

  1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據國際防癆聯(lián)合會對完成療程者的統(tǒng)計結果,12個月療程保護率為93%,6個月為68%,3個月為32%。但分析所有的研究對象(包括未完成療程者),6個月和12個月無明顯差別,因為療程越長堅持服藥率越低,因此,提出異煙肼預防性治療的療程為6~12個月,但如果考慮服藥依從性、不良反應及費用-效益等因素,以6個月療程為宜。所以,最佳答案是B。

  1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麻疹、百日咳等,常常是小兒結核病的重要誘發(fā)因素。

  1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腦脊液改變及其他檢査中發(fā)現(xiàn)的結核感染的證據,其中肺部活動性或陳舊性肺結核的表現(xiàn)是結核性腦膜炎有力的客觀診斷依據;皮膚粟粒疹和眼底脈絡膜結核結節(jié)對診斷有決定性意義;腦脊液中找到結核桿菌是診斷最可靠的根據。

  二、A2

  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藥物預防性治療的指征

  (1)與開放性結核病患者密切接觸者,不論年齡大小,亦不論結核菌素試驗陽性或陰性。

  (2)未接種卡介苗,而新近結核菌素試驗呈陽性反應的3歲以下嬰幼兒。

  (3)未接種卡介苗,結核菌素試驗由陰性轉為陽性的小兒。

  (4)近期患過百日咳或麻疹等傳染病的小兒,結核菌素試驗陽性者。

  (5)需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治療的結核菌素試驗陽性小兒。

  藥物預防性治療的方法INH每日10mg/kg(≤300mg/d),療程6~9個月;或INH每日10mg/kg(≤300mg/d)聯(lián)合RFP每日10mg/kg(≤300mg/d),療程3個月。

  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題主要考察無癥狀的原發(fā)性肺結核的治療:

  (一)無癥狀或癥狀不多的原發(fā)性肺結核①殺死病灶中結核菌;②防止血行播散。異煙肼配合利福平或乙胺丁醇,療程9~12個月。

  (二)活動性原發(fā)型肺結核: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或鏈霉素應用2~3個月后以異煙肼、利福平或乙胺丁醇維持。異煙肼療程12~18個月,利福平或乙胺丁醇療程6~12個月。所以本題考慮選B。要是強陽性反應者表示體內活動性結核。

  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考慮為C。近1個月低熱。乏力、易怒且消瘦,右肺可見啞鈴狀陰影,提示為原發(fā)綜合征。

  原發(fā)綜合征:肺的原發(fā)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門淋巴結結核稱為原發(fā)綜合征,X線呈啞鈴狀陰影,臨床上癥狀和體征多不明顯。

  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支氣管淋巴結核,當胸內淋巴結高度腫大時,可產生一系列壓迫癥狀:壓迫支氣管分叉處者可出現(xiàn)類似百日咳樣的痙攣性咳嗽————這是該疾病的典型特點。

  5、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活動性肺結核的診斷指標有臨床癥狀、胸部CT檢查、X線檢查、支氣管鏡檢查、實驗室檢查(紅細胞沉降率增快,而無其他原因解釋)及結核菌素試驗。

  6、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盜汗、低熱、干咳、OT試驗(++)為肺結核的典型表現(xiàn),并且原發(fā)綜合征是“雙極”病變,一端為原發(fā)病灶,一端為腫大的肺門淋巴結。

  7、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結核性腦膜炎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應用:

  腎上腺皮質激素能抑制炎性反應,有抗纖維組織形成的作用;能減輕動脈內膜炎,從而迅速減輕中毒癥狀及腦膜刺激征;能降低腦壓,減輕腦水腫、防止椎管的阻塞。為抗結核藥物的有效輔助治療。一般早期應用效果較好?蛇x用強的松每日1~2mg/kg口服一個月后逐漸減量,療程8~12周。 A項中沒有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應用,所以應該選E。

  8、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粟粒性肺結核+結核性腦膜炎的臨床表現(xiàn):

  起病多急驟,嬰幼兒多突然高熱,呈稽留熱或馳張熱,部分病例體溫可不太高,呈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發(fā)熱,常持續(xù)數周或數月,多伴有寒顫、食欲不振,咳嗽、面色蒼白,氣促等。嬰兒主要表現(xiàn)為前囟飽滿或膨隆,時有噴射性嘔吐,腹壁反射消失、腱反射亢進。若病情繼續(xù)發(fā)展,則進入昏迷狀態(tài),可有驚厥發(fā)作。此期常出現(xiàn)顱神經受累病狀,最常見為面神經、動眼神經及外展神經的癱瘓,多為單側受累,表現(xiàn)為鼻唇溝消失、眼瞼下垂、眼外斜、復視及瞳孔散大,眼底檢查可見視神經炎,視乳突水腫,脈絡膜可偶見結核節(jié)結。腦脊液檢查符合結核性腦膜炎的診斷。綜上所述即可診斷為粟粒性肺結核+結核性腦膜炎

  9、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壓力

(kPa)

常規(guī)分析

生化分析

其他

外觀

Pandy試驗

白細胞

(×106/L)

蛋白

(g/L)

(mmol/L)

氯化物

(mmol/L)

正常

0.69-1.96

新生兒0.29-0.78

清亮透明

-----

0-1O

嬰兒

0-20

0.2-O.4

新生兒

0.2-l.2

2.8-4.5

嬰兒3.9-5.0

117-127

嬰兒110-122

 

化膿性腦膜炎

不同程度增高

米湯樣混濁

+~+++

數百-數千,多核為主

增高或明顯增高

明顯降低

多數降低

涂片Gram染色和培養(yǎng)可發(fā)現(xiàn)致病菌

結核性腦膜炎

不同程度增高

微渾,毛玻璃樣

+~+++

數十-數百,淋巴為主

增高或明顯增高

明顯降低

多數降低

薄膜涂片抗酸染色及培養(yǎng)可發(fā)現(xiàn)抗酸桿菌

病毒性腦膜炎

不同程度增高

清亮,個別微濁

-~+

正常-數百,淋巴為主

正;蜉p度增高

正常

正常

特異性抗體陽性,病毒培養(yǎng)可陽性

隱球菌性腦膜炎

高或很高

微渾,毛玻璃樣

+~+++

數十-數百,淋巴為主

增高或明顯增高

明顯降低

多數降低

涂片墨汁染色和培養(yǎng)可發(fā)現(xiàn)致病菌

 

  10、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壓力

(kPa)

常規(guī)分析

生化分析

其他

外觀

Pandy試驗

白細胞

(106/L)

蛋白

(g/L)

(mmol/L)

氯化物

(mmol/L)

正常

0.69~1.96

新生兒0.29~0.78

清亮透明

-

0~1O

嬰兒0~20

0.2~O.4

新生兒

0.2~1.2

2.8~4.5

嬰兒3.9~5.0

117~127

嬰兒110~122

 

化膿性腦膜炎

不同程度增高

米湯樣混濁

+~+++

數百~數千,多核為主

增高或明顯增高

明顯降低

多數降低

涂片Gram染色和培養(yǎng)可發(fā)現(xiàn)致病菌

結核性腦膜炎

不同程度增高

微渾,毛玻璃樣

+~+++

數十~數百,淋巴為主

增高或明顯增高

明顯降低

多數降低

薄膜涂片抗酸染色及培養(yǎng)可發(fā)現(xiàn)抗酸桿菌

病毒性腦膜炎

不同程度增高

清亮,個別微濁

~+

正!珨蛋,淋巴為主

正;蜉p度增高

正常

正常

特異性抗體陽性,病毒培養(yǎng)可陽性

隱球菌性腦膜炎

高或很高

微渾,毛玻璃樣

+~+++

數十~數百,淋巴為主

增高或明顯增高

明顯降低

多數降低

涂片墨汁染色和培養(yǎng)可發(fā)現(xiàn)致病菌

 

  1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室管膜及脈絡叢受累,出現(xiàn)腦室膜炎。如室管膜 或脈絡叢結合病變是一側或雙側室間孔粘連狹窄,可出現(xiàn)一側或雙側腦室擴張。腦底部滲出物機化、粘連、堵塞使腦脊液循環(huán)受阻可導致腦積水。腦積水導致顱內壓增高,出現(xiàn)相應癥狀。

  1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本題選E。

  卡介苗接種后,硬結直徑多為5~9mm;硬結顏色淺紅;硬結質地較軟,邊緣不整;陽性反應持續(xù)時間較短,2~3天即消失;陽性反應的變化有較明顯的逐年減弱傾向,一般于3~5年內逐漸消失。

  自然感染后,硬結直徑多為10~20mm;硬結顏色深紅;硬結質地較硬,邊緣清楚;陽性反應持續(xù)時間較長,可達7~10天以上;陽性反應的變化是短時間內反應無減弱傾向,可持續(xù)若干年,甚至終身。

  1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OT試驗結果的判定

  (1)“+”:紅暈及硬結,直徑5~9mm。

  (2)“++”:紅暈及硬結,直徑10~19mm。

  (3)“+++”:紅暈及硬結,直徑≥20mm。

  (4)“++++”:除紅暈及硬腫外,還有皰疹或壞死或發(fā)熱等全身癥狀。

  14、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常用結核菌純蛋白衍生物(PPD),一般用1:2000稀釋液0.1mlPPD(每0.1ml含5個結核菌素單位)注入左前臂掌側面中下1/3交接處皮內,使之形成直徑6~10mm皮丘,48~72小時觀測結果,以局部硬結的毫米數表示,取橫徑、縱徑者的平均直徑判斷反映其強度。

  15、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感染中毒性腦病及病毒性腦膜炎腦脊液檢查無明顯異常,可排除;化膿性腦膜炎一般腦脊液細胞數及蛋白明顯增高,糖和氯化物降低;該患兒有結核中毒癥狀,且病初有性格改變,腦脊液細胞以單核為主,符合結核性腦膜炎的變化,故選擇A。

  三、A3/A4

  1、

  <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題主要考察無癥狀的原發(fā)性肺結核的治療:無癥狀或癥狀不多的原發(fā)性肺結核①殺死病灶中結核菌;②防止血行播散。異煙肼配合利福平或乙胺丁醇,療程9~12個月。

  <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藥物預防性治療的指征

  (1)與開放性結核病患者密切接觸者,不論年齡大小,亦不論結核菌素試驗陽性或陰性。

  (2)未接種卡介苗,而新近結核菌素試驗呈陽性反應的3歲以下嬰幼兒。

  (3)未接種卡介苗,結核菌素試驗由陰性轉為陽性的小兒。

  (4)近期患過百日咳或麻疹等傳染病的小兒,結核菌素試驗陽性者。

  (5)需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治療的結核菌素試驗陽性小兒。預防性化學治療,主要應用于受結合分支桿菌感染易發(fā)病的高危人群。包括HIV感染者,密切接觸史者等高危人群,常用異煙肼300mg/d,頓服6-9個月。

  <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原發(fā)性肺結核是結核菌初次侵入機體后在肺部發(fā)生的原發(fā)感染,包括原發(fā)綜合征和支氣管淋巴結結核。若肺部原發(fā)病灶和局部腫大淋巴結同時存在時,稱為原發(fā)綜合征。以胸腔內腫大淋巴結為主的病變,稱為支氣管淋巴結結核。頸部淋巴結腫大一般不會見于感染,所以,百日咳及肺炎都可以排除,而肺門淋巴肉瘤多有貧血,病程進展快,淋巴結多見于周身腫大

  所以,本題選C。

  2、

  <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典型的原發(fā)綜合征呈“雙極”病變,即一端為原發(fā)病灶,一端為腫大的肺門淋巴結、縱隔淋巴結。由于小兒機體處于高度過敏狀態(tài),使病灶周圍炎癥甚廣泛,原發(fā)病灶范圍擴大到一個肺段甚至一葉。小兒年齡愈小,此種大片性病變愈顯著。引流淋巴結腫大多為單側,但亦有對側淋巴結受累者。

  <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原發(fā)型肺結核是原發(fā)性結核病中最常見者,為結核桿菌初次侵入肺部后發(fā)生的原發(fā)感染,是小兒肺結核的主要類型,占兒童各型肺結核總數的85.3%。原發(fā)型肺結核包括原發(fā)綜合征和支氣管淋巴結結核。典型的原發(fā)綜合征呈“雙極”病變,即一端為原發(fā)病灶,一端為腫大的肺門淋巴結、縱隔淋巴結。由于小兒機體處于高度過敏狀態(tài),使病灶周圍炎癥甚廣泛,原發(fā)病灶范圍擴大到一個肺段甚至一葉。小兒年齡愈小,此種大片性病變愈顯著。引流淋巴結腫大多為單側,但亦有對側淋巴結受累者。

  3、

  <1>、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強化治療階段:聯(lián)合使用INH ,RFP, PZA及SM。此階段為3~4個月,其中INH每日15~25mg/kg。開始治療1~2周內INH全日量的一半加入10%葡萄糖中靜滴,余量口服。

  <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小兒結核性腦膜炎時糖皮質激素能抑制炎癥滲出從而降低顱內壓,可減輕中毒癥狀及腦膜刺激癥狀,有利于腦脊液循環(huán),并可減少粘連,從而減輕或防止腦積水的發(fā)生。是抗結核藥物有效的輔助療法。

  早期使用效果好。一般使用潑尼松,每日1~2mg/kg(<45mg/d),1個月后逐漸減量,療程8~12周。

  <3>、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在足量抗結核藥物應用的同時,適當加用激素能減輕中毒癥狀 ,抑制炎癥滲出降低顱內壓 ,減少粘連防治腦積水發(fā)生。

  4、

  <1>、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患兒有低熱病史,頸部淋巴結腫大,并且PPD陽性,肺門有團塊陰影,首先考慮是原發(fā)性肺結核。支原體是以刺激性咳嗽為主,可以排除肺炎和感染是會出現(xiàn)高熱等。

  <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活動性原發(fā)型肺結核宜分階段治療,在強化治療階段宜用3~4種殺菌藥,即INH、RFP、PZA(吡嗪酰胺)或SM(鏈霉素),2~3個月后以INH、RFP或EMB鞏固維持治療。常用方案為2HRZ/4HR。

  <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化學治療的原則是:早期治療、聯(lián)合用藥、劑量適宜、規(guī)律用藥、堅持全程,其治療過程可分為強化期和繼續(xù)期。要是出現(xiàn)副作用,應該加用一些護肝藥物,或者可以調整藥物,但是不能縮短療程。

  5、

  <1>、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結核病的免疫特點:結核桿菌可刺激機體產生獲得性免疫(即細胞介導免疫,CMI),它是機體抵抗結核桿菌感染的主要防御機制。因菌量、毒力和巨噬細胞非特異性殺菌能力不同,被吞噬的結核菌命運各異。菌量少、毒力低的結核桿菌被巨噬細胞的非特異性殺菌活力所殺滅,不留任何痕跡或感染證據。然而,如果細菌在巨噬細胞內存活和復制,則使之擴散至鄰近非激活的肺泡巨噬細胞并形成早期感染灶,其中結核桿菌和巨噬細胞處于共生狀態(tài)。經過2~4周,產生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即遲發(fā)性變態(tài)反應。

  結核病的免疫過程只有當T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功能都正常時,感染的結核菌才能被清除,二者功能的任何異常都能減低機體抵抗力,而有利于結核感染的擴散。

  <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感染結核桿菌后機體可獲得免疫力,90%可終生不發(fā)病;5%因免疫力低下當即發(fā)病,是為原發(fā)性肺結核。另5%僅于日后機體免疫力降低時才發(fā)病,稱為繼發(fā)性肺結核,是成人肺結核的主要類型。

  四、B

  1、

  <1>、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表一:常用抗結核藥物成人劑量和主要不良反應

藥名

縮寫

每日劑量(g)間歇療法一日一(g)

制菌作用機制

主要不良反應

異煙肼

H,INH

0.3

0.6~0.8

DNA合成

與劑量有關,

周圍神經炎、偶有肝功能損害

利福平

R,RFP

0.45~0.6

0.6~0.9

mRNA合成

肝功能損害、過敏反應

鏈霉素

S,SM

0.75~1.0

0.75~1.0

蛋白合成

聽力障礙、眩暈、腎功能損害

吡嗪酰胺

Z,PZA

1.5~2.0

2~3

吡嗪酸抑菌

胃腸道不適、肝功能損害、高尿酸血癥、關節(jié)痛

乙胺丁醇

E,EMB

0.75~1.0

1.5~2.0

RNA合成

視神經炎

對氨基水楊酸鈉

P,PAS

8~12

10~12

中間代謝

胃腸道不適,過敏反應、肝功能損害

丙硫異煙胺

1321Th

0.5~0.75

0.5~1.0

蛋白合成

胃腸道不適、肝功能損害

卡那霉素

K,KM

0.75~1.0

0.75~1.0

蛋白合成

聽力障礙、眩暈、腎功能損害

卷曲霉素

Cp,CPM

0.75~1.0

0.75~1.0

蛋白合成

聽力障礙、眩暈、腎功能損害

 

  <2>、

  【正確答案】 E

  <3>、

  【正確答案】 C

  <4>、

  【正確答案】 D

1234
糾錯評論責編:duoduo
考試題庫
熱點推薦»
重庆市| 华容县| 抚顺县| 鄂州市| 东乌珠穆沁旗| 安陆市| 平顺县| 宽城| 星子县| 和林格尔县| 社会| 衡阳县| 苏州市| 盈江县| 孝义市| 鹰潭市| 大冶市| 鄂尔多斯市| 辰溪县| 长顺县| 简阳市| 金秀| 南郑县| 南华县| 方城县| 祁门县| 缙云县| 包头市| 白河县| 博兴县| 朝阳县| 绥江县| 镶黄旗| 广南县| 长丰县| 左贡县| 张家川| 阿尔山市| 巨野县| 界首市| 三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