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牙及牙槽外科
(在無痛前提下,最小損傷,最快速度,最輕術后反應及并發(fā)癥完成整個治療)
1、牙拔除術適應癥
牙拔除術的適應證是相對的。常見的拔牙適應證如下:
(1)牙體病損 牙體缺損嚴重,用現(xiàn)有修復手段無法恢復和利用
(2)根尖病 不能用根管治療、根尖切除等方法治愈
(3)牙周病 晚期,無法取得牙的穩(wěn)固和固位
(4)牙外傷 根中1/3折斷一般為拔牙適應癥
(5)錯位牙
(6)額外牙
(7)埋伏牙、阻生牙
(8)滯留乳牙 影響恒牙萌出者
(9)治療需要 因正畸、修復、腫瘤累及而需要拔除的牙
(10)病灶牙 引起頜骨骨髓炎、牙源性上頜竇炎等局部病變的
(11)骨折累及的牙 視具體情況應盡量保留
2、拔牙禁忌癥:心臟病(心梗<6m,不穩(wěn)定或近期出現(xiàn)心絞痛、充血性心臟病,未控制高血壓,心功能3-4級,心肌炎<3m,三度房室完全性傳導阻滯,風心活動期);高血壓180/100mmHg(腎上腺素不超過0.04mg);貧血;白血病;出血性疾病;糖尿病(空腹血糖8.88mmol/L,早餐后1-2H);甲亢(靜息脈搏100次/min,基礎代謝率+20%以下,不加腎上腺素);肝炎急性期;妊娠前后3月(不加腎上腺素);月經(jīng)期;惡性腫瘤(放射治療3-5年內(nèi)不拔牙);阿司匹林停藥3-5d
3、牙挺使用注意事項:
絕不能以鄰牙做支點,除非鄰牙需同時拔出;
除拔除阻生牙或頰側(cè)需去骨者外,齦緣水平處的頰側(cè)骨板一般不做支點;
齦緣水平處的舌側(cè)骨板也不應做支點;
操作中應注意保護,必須以手指保護,以防牙挺滑脫傷及鄰近組織;
用力必須有控制,不得使用暴力,挺刃的用力方向必須準確
4、拔牙基本步驟和注意事項
1)分離牙齦:持筆式握牙齦分離器,緊貼牙面插入齦溝,直達牙槽嵴,沿齦溝分離至牙的另一側(cè),先完成唇(頰)側(cè)和舌側(cè),再分離鄰面
2)挺松患牙:將挺刃由牙齒近中軸角切入,以牙槽突頂為支點,有控制的旋轉(zhuǎn)、楔入、撬動力量,使患牙牙齒松動脫位。切勿以鄰牙為支點,防止牙挺滑脫刺傷鄰近或?qū)?cè)軟組織。
3)安放牙鉗:合理選擇適用牙鉗,張開鉗喙,推進至牙頸部外形高點以下,保持鉗喙與牙體長軸平行。再次核對牙位
4)脫位運動:包括扭轉(zhuǎn)、搖動、拔出。扭轉(zhuǎn)動作僅限于圓錐形單根牙;搖動時先向彈性大、阻力小、牙槽骨比較薄的一側(cè)進行,而后沿唇(頰)-舌方向另一側(cè)搖動;最后牽引脫出
5)拔牙后檢查和拔牙創(chuàng)處理:檢查牙根是否完整、數(shù)目是否符合該牙解剖規(guī)律等;用刮匙探查牙窩,去除異物炎性肉芽組織等;消毒紗布棉卷橫架于兩側(cè)牙槽突,囑病人咬緊,30min后棄除
5)拔牙后注意事項:拔牙后24h內(nèi)不可刷牙或漱口;拔牙當日進軟食,不宜過熱;避免患側(cè)咀嚼;誤用舌舔傷口,更不可反復吸吮
5、第一磨牙腭側(cè)根,第二磨牙近中頰根易進入上頜竇
6、impacted teeth 阻生牙 是指由于鄰牙、骨或軟組織的阻礙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且以后也不能萌出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