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見癥狀與體征
一、A1
1、紫癜與充血性皮疹的主要區(qū)別是
A、顏色的不同
B、形態(tài)不同
C、按壓后是否退色或消失
D、是否高起皮膚表面
E、是否有皮膚脫屑
2、雙下肢對稱性紫癜伴蕁麻疹者常見于
A、過敏性紫癜
B、再生障礙性貧血
C、激素性紫癜
D、血小板減少
E、特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
3、皮下出血面積的直徑多大稱為紫瘢
A、<2mm
B、2~3mm
C、2~5mm
D、>5mm
E、以上均可
4、下面關于紫癜的敘述錯誤的是
A、機體有自動止血功能
B、紫癜不高出皮膚表面
C、腎綜合征出血熱的紫癜是因為血管壁結構和功能異常所致
D、再生障礙性貧血是血小板生成減少導致的紫癜
E、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可引起繼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
5、紫癜一般多長時間逐漸消失
A、1周內(nèi)
B、7~10天
C、1周~2周
D、10~15天
E、一個月
6、下列疾病引起的紫癜不屬于血小板破壞或消耗過多的是
A、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B、結締組織病
C、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
D、再生障礙性貧血
E、輸血后紫癜
7、由于緊張或抑郁導致的不影響日常生活的頭痛,則稱為
A、偏頭痛
B、肌收縮性頭痛
C、鼻竇炎性頭痛
D、繼發(fā)性血管性頭痛
E、腦膜炎行頭痛
8、關于頭痛的診斷思路,正確的是
A、有規(guī)律的早晨痛,多為鼻竇炎,或顱內(nèi)壓增高
B、頭痛伴有視力障礙懷疑顱內(nèi)壓增高或血管性頭痛
C、頭痛伴嘔吐者多見于偏頭痛、青光眼等
D、叢集性頭痛始于入睡前2~3小時
E、下午較劇烈者為肌收縮性頭痛
9、下列從疾病原因→伴隨癥狀→頭痛起病方式的診斷思路錯誤的是
A、鼻竇炎→耳鼻科疾病→急性起病
B、腦出血→局灶癥狀→突發(fā)性疾病
C、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頭顱部損傷→突發(fā)性疾病
D、腦膿腫→發(fā)熱→亞急性起病
E、嗜鉻細胞瘤→發(fā)作性高血壓→慢性、反復性發(fā)作疾病
10、嘔血常見病因不包括
A、胃底、食管靜脈曲張破裂
B、幽門螺桿菌感染
C、消化性潰瘍
D、門脈高壓性胃病出血
E、急性胃出血
11、下列不屬于嘔血臨床表現(xiàn)的說法是
A、嘔血與黑便
B、失血性周圍循環(huán)障礙
C、血液學改變
D、氮質(zhì)血癥
E、溶血性黃疸
12、當出現(xiàn)急性周圍循環(huán)衰竭時,上消化道出血量可達到血容量的
A、10%~15%
B、15%~30%
C、20%~30%
D、30%以上
E、50%以上
13、嘔血在胃十二指腸疾病中最常見于
A、胃癌
B、消化性潰瘍
C、胃粘膜脫垂癥
D、血管破裂
E、急性胃粘膜病變
14、下列關于嘔血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上消化道疾病是嘔血的常見原因
B、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取決于出血量及出血速度
C、嘔血的同時因部分血液經(jīng)腸道排出體外形成黑便
D、大出血后,血中尿素氮可暫時降低
E、胃鏡檢查是目前明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首選檢查方法
15、在我國,引起咯血的首要原因
A、慢性阻塞性肺炎
B、支氣管哮喘
C、肺氣腫
D、肺結核
E、病毒性肺炎
16、下面關于咯血的敘述說法錯誤的是
A、24小時咯血量100ml以內(nèi)為小量咯血
B、24小時咯血量500ml以上為中量咯血
C、咯血多為鮮紅色
D、慢性支氣管炎是咯血的常見原因
E、小量到中等量的咯血大多可自行終止
17、不屬于咯血特點的是
A、出血前胸悶
B、咳嗽后咯出鮮紅色血
C、鮮紅色血中含泡沫痰
D、咯血后3天痰中仍帶血
E、鮮血經(jīng)酸堿測定呈酸性
18、咯血的出血部位是
A、呼吸道或肺組織
B、鼻腔
C、口腔或咽部
D、食管
E、胃或十二指腸
19、二尖瓣狹窄常出現(xiàn)
A、咳嗽伴杵狀指
B、咳嗽伴咯血
C、咳嗽伴哮鳴音
D、咳嗽伴大量濃痰
E、咳嗽伴雙肺底水泡音
20、支氣管擴張咯血特點為
A、鐵銹色痰
B、磚紅色膠凍樣痰
C、鮮紅色
D、暗紅色
E、黏稠暗紅色血痰
二、A2
1、男性,60歲,進硬食后,突然嘔血約400ml左右,色紅,嘔血呈噴射狀,既往有慢性肝病史,平時常有肝區(qū)疼痛并伴有腹脹。該患者應首選哪種檢查
A、血常規(guī)
B、胃鏡檢查
C、出凝血時間
D、X線鋇餐檢查
E、肝功能及血肌酐
2、一男性病人,因黃疸來診,支持確診溶血性黃疸的臨床體征有
A、皮膚呈黃綠色
B、皮膚呈金黃色
C、皮膚呈檸檬色
D、皮膚呈淺黃色
E、皮膚呈深綠色
3、45歲男性,從事船舶修造二十余年,因慢性腹痛至醫(yī)院就診,醫(yī)師考慮造成慢性腹痛最有可能的因素是
A、心絞痛
B、腹壁挫傷
C、腸梗阻
D、腎結石
E、鉛中毒
4、某患者三天前突然高熱,體溫為39℃,未用任何退熱措施,持續(xù)3小時后體溫驟降,恢復正常,今晨體溫再次驟升至38.7℃,持續(xù)2小時后驟降,目前體溫為36.7℃。該患者熱型為
A、稽留熱
B、弛張熱
C、波狀熱
D、間歇熱
E、回歸熱
三、B
1、A.顱內(nèi)壓增高
B.偏頭痛
C.頸椎病變
D.高血壓病
E.神經(jīng)衰弱
<1> 、額部頭痛多見于
A B C D E
<2> 、一側顳部頭痛多見于
A B C D E
<3> 、枕部頭痛多見于
A B C D E
2、A.刀割樣或灼熱樣劇痛
B.燒灼痛
C.陣發(fā)性灼痛或刺痛
D.疼痛劇烈并有恐懼、瀕死感
E.突然發(fā)生胸背部撕裂樣劇痛
<1> 、食管炎臨床常見
A B C D E
<2> 、帶狀皰疹臨床常見
A B C D E
<3> 、心肌梗死臨床常見
A B C D E
3、A.深綠色
B.綠褐色
C.檸檬色
D.淺黃色或金黃色
E.黃綠色
<1> 、溶血性黃疸患者的皮膚多為
A B C D E
<2> 、肝細胞性黃疸者的皮膚多為
A B C D E
4、A.氣球樣變
B.假小葉形成
C.檳榔肝
D.肝臟體積增大,表面呈黃綠色
E.肝內(nèi)單一巨大腫塊,周圍有衛(wèi)星結節(jié)
<1> 、肝炎肝硬化常見
A B C D E
<2> 、原發(fā)性肝癌常見
A B C D E
5、A.37.3~38℃
B.38.1~39℃
C.39.1~41℃
D.41℃以上
E.43℃以上
<1> 、超高熱溫度為
A B C D E
<2> 、低熱溫度為
A B C D E
<3> 、中等熱溫度為
A B C 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