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各地
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執(zhí)業(yè)醫(yī)師 >> 口腔助理醫(yī)師 >> 模擬試題 >> 2018年口腔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口腔頜面外科學習題:第一單元

2018年口腔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口腔頜面外科學習題:第一單元(A1題)_第6頁

來源:考試網(wǎng)   2018-02-05   【

  4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切口兩側進出針間距大于皮下間距,易造成皮膚創(chuàng)緣內卷;相反,進出針間距小于皮下間距則皮膚創(chuàng)緣呈現(xiàn)過度外翻。

  4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縫合面頸部皮膚進針時,針尖與皮膚垂直,并使皮膚切口兩側進針間距等于或略小于皮下間距才可達到滿意效果。

  4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正常人每日唾液總量為1000~1500ml。

  4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定量檢查:正常人每日唾液總量為1000~1500ml,其中90%為腮腺和下頜下腺所分泌,而舌下腺僅占3%~5%,小涎腺則分泌更少,故涎腺分泌功能的定量檢查,是根據(jù)在相同程度刺激的條件下(臨床上常用2%枸櫞酸或1%檸檬酸),腮腺和下頜下腺的涎液分泌多少來協(xié)助某些涎腺疾病的診斷。

  45、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有兩種方法可檢查髁狀突動度的情況:以雙手示指或中指分別置于兩側耳屏前(髁狀突外側),患者作張閉口運動時,感觸髁狀突之動度;或將兩手小指伸入外耳道內,向前方觸診,以了解髁狀突之活動及沖擊感,協(xié)助關節(jié)疾病的診斷。此外,還應檢查頦部中點是否居中,顏面下1/3部分有無明顯增長或縮短。

  46、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檢查頜面、頸部淋巴結,對口腔頜面部炎癥及腫瘤患者的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檢查時患者取坐位,檢查者應站在其右方(前或后),患者頭稍低,略偏向檢查側,以使皮膚、肌肉松弛便于觸診。檢查者手指緊貼檢查部位,按一定順序,由淺入深,滑動觸診。一般的順序為:枕部、耳后、耳前、腮腺、頰、頜下、頦下;順胸鎖乳突肌前后緣、頸前后三角、直至鎖骨上凹,仔細檢查頸深、淺淋巴結,頸部淋巴結的所在部位和引流方向。觸診檢查淋巴結時應注意腫大淋巴結所在的部位、大小、數(shù)目、硬度、活動度、有無壓痛或波動感及與皮膚或基底部有無粘連等情況。

  47、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觸診檢查淋巴結時應注意腫大淋巴結所在的部位、大小、數(shù)目、硬度、活動度、有無壓痛或波動感及與皮膚或基底部有無粘連等情況。

  48、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檢查者手指緊貼檢查部位,按一定順序,由淺入深,滑動觸診。一般的順序為:枕部、耳后、耳前、腮腺、頰、頜下、頦下;順胸鎖乳突肌前后緣、頸前后三角、直至鎖骨上凹,仔細檢查頸深、淺淋巴結,頸部淋巴結的所在部位和引流方向。

  49、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淋巴結檢查:檢查頜面、頸部淋巴結,對口腔頜面部炎癥及腫瘤患者的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檢查時患者取坐位,檢查者應站在其右方(前或后),患者頭稍低,略偏向檢查側,以使皮膚、肌肉松弛便于觸診。

  50、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顳頜關節(jié)檢查包括:外形與關節(jié)動度檢查、咀嚼肌檢查、下頜運動檢查、(牙合)關系檢查。

  5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泌功能檢查-定性檢查:給患者以酸性物質(臨床上常以2%枸櫞酸、維生素C和1%檸檬酸等置于舌背或舌緣),使腺體分泌反射性增加;根據(jù)腺體本身變化和分泌情況,判斷腺體的分泌功能和導管的通暢程度。

  5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正常人每日唾液總量為1000~1500ml,其中90%為腮腺和下頜下腺所分泌,而舌下腺僅占3%~5%,小涎腺則分泌更少。

  5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四頭帶應用技術可用于包扎鼻部創(chuàng)口,將四頭帶之中份置于鼻部(覆蓋敷料,并于鼻孔處剪洞以利呼吸),后方兩頭自左右分別至枕下打結,另兩頭亦自左右反折向上至頭頂打結。

  5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在頜面部最常使用卷帶,有時也可用三角巾或毛巾等代替。某些頜骨的中、小型手術之后,為止血和減輕水腫,常用四頭帶包扎或加壓。四頭帶也用于鼻、頦部創(chuàng)口的包扎固定。石膏繃帶用途很廣,在頜面部常用于制作石膏帽,以利頜骨骨折的牽引復位、固定。上下頜骨骨折的固定,有時還加用彈性吊頜帽。

  55、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對于切開引流的創(chuàng)口,第一次包扎應加以適當壓力,以利止血,以后換藥包扎時,應注意引流通暢,而不宜過緊。

  56、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腮腺區(qū)創(chuàng)口的包扎,應施以一定壓力,并應富于彈性,以免發(fā)生涎瘺。

  57、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繃帶包扎的基本原則:包扎繃帶應力求嚴密、穩(wěn)定、美觀、清潔。壓力均勻,并應富有彈性。松緊適度,利于引流。注意消滅無效腔,防止出血。經(jīng)常檢查,發(fā)現(xiàn)繃帶松動、脫落時,應及時予以加固或更換。如有膿血外溢或滲出,應酌情加厚或更換。

  58、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繃帶包扎的作用:①保護術區(qū)和創(chuàng)口,防止繼發(fā)感染,避免再度受損。②止血并防止或減輕水腫。③防止或減輕骨折錯位。④保濕、止血。⑤固定敷料。

  59、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繃帶包扎的作用:①保護術區(qū)和創(chuàng)口,防止繼發(fā)感染,避免再度受損。②止血并防止或減輕水腫。③防止或減輕骨折錯位。④保濕、止血。⑤固定敷料。

  60、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四頭帶應用技術:四頭帶亦稱四尾帶,其制作方法簡便,臨床上常用一段繃帶,將其兩端剪開一定長度,形成四個帶頭即可。帶的長度一般為70cm左右,剪開的長度視需要而定。

  6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交叉十字繃帶(亦稱環(huán)繞法):交叉十字繃帶亦稱環(huán)繞法,被廣泛用于頜面部(例如耳前區(qū)、耳后區(qū)、腮腺區(qū)、下頜下區(qū)、頦下區(qū))和上頸部術后和損傷的包扎固定。

  6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繃帶的應用最為廣泛和簡便,可適用于各種部位創(chuàng)口的包扎,頜面部常用寬8~10cm、長5m左右的繃帶。

  6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皮樣囊腫穿刺檢查可抽出乳白色豆渣樣分泌物,有時大體標本可見毛發(fā)。

  64、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穿刺檢查:通過穿刺抽吸腫塊內容物,了解內容物的顏色、透明度、黏稠度等性質,可以進一步協(xié)助診斷,例如:靜脈畸形可有血液抽出;舌下腺囊腫有蛋清樣黏液抽出;膿腫可以抽出膿液。必要時抽出物還應送病理或涂片檢查,以進一步確定其性質。

  65、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穿刺檢查:通過穿刺抽吸腫塊內容物,了解內容物的顏色、透明度、黏稠度等性質,可以進一步協(xié)助診斷,例如:靜脈畸形可有血液抽出;舌下腺囊腫有蛋清樣黏液抽出;膿腫可以抽出膿液。必要時抽出物還應送病理或涂片檢查,以進一步確定其性質。

  66、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穿刺應在嚴格消毒的條件下進行,選用適宜的針頭。臨床上膿腫穿刺多選用8號或9號粗針,血管性病變選用7號針。對唾液腺腫瘤和某些深部腫瘤用6號針頭行穿刺細胞學檢查,或稱“細針吸取活檢”,而粗針吸取活檢,除非特殊需要,多不提倡,以免造成瘤細胞種植。此外,穿刺檢查還應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要注意進針的深度和方向,以免損傷重要的組織結構。臨床上如懷疑是頸動脈體瘤或動脈瘤,則禁忌穿刺。懷疑是結核性病變時,進針時要注意避免因穿刺形成經(jīng)久不愈的竇道。

  67、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穿刺檢查:通過穿刺抽吸腫塊內容物,了解內容物的顏色、透明度、黏稠度等性質,可以進一步協(xié)助診斷,例如:靜脈畸形可有血液抽出;舌下腺囊腫有蛋清樣黏液抽出;膿腫可以抽出膿液。必要時抽出物還應送病理或涂片檢查,以進一步確定其性質。

糾錯評論責編:zhenzi
考試題庫
熱點推薦»
海伦市| 玛多县| 确山县| 渝中区| 仙游县| 舞阳县| 高阳县| 剑川县| 辉南县| 荥阳市| 砚山县| 饶阳县| 武平县| 镇雄县| 霍城县| 肥乡县| 台安县| 神农架林区| 新和县| 贡山| 凤翔县| 宜川县| 秦安县| 民丰县| 资兴市| 云霄县| 辽阳市| 新竹市| 改则县| 汶上县| 武山县| 汶川县| 阿尔山市| 英吉沙县| 荥阳市| 绍兴县| 革吉县| 淅川县| 桐柏县| 武宁县| 黑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