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傷性潰瘍
由于長期慢性機械刺激或壓迫而產(chǎn)生的口腔軟組織損害。
慢性、深大的潰瘍,周圍有炎癥增生反應,黏膜水腫明顯。
病因:
機械性刺激:咬、殘根殘冠、義齒。
化學性刺激:酸、堿。
物理性刺激:開水、食物過燙。
臨床表現(xiàn):
開始時可能僅有輕微疼痛或腫脹,時間久后,周圍有炎癥性增生反應,黏膜發(fā)白。
潰瘍與刺激物相適應。
繼發(fā)感染則疼痛加重,區(qū)域性淋巴結腫大、壓痛,并出現(xiàn)功能障礙。
褥瘡性潰瘍:義齒的邊緣處潰瘍而且可見有組織增生。
Bednar潰瘍:嬰兒上腭翼鉤處雙側黏膜。有時因用過硬的橡皮奶頭人工喂養(yǎng),經(jīng)常在該處摩擦,發(fā)生潰瘍。
Rida-Fede潰瘍:乳切牙萌出后切緣較銳,舌系帶,舌腹與牙切嵴摩擦也會發(fā)生潰瘍。
治療:
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拔除殘根,修改或拆除不合適的修復體,磨改銳利的牙尖或切嵴。磨鈍乳切牙嵴,潰瘍未愈合時可用湯匙喂養(yǎng)。更換橡皮奶嘴。
預防:
避免不良理化因素的刺激,養(yǎng)成良好進食習慣。
定期檢查口腔牙頜狀況,避免殘根或不良修復體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