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公共衛(wèi)生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第二章第二節(jié)
第二節(jié) 實驗室檢驗結果判讀
實驗室檢驗是運用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等的實驗室技術和方法,對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及組織細胞等進行檢驗,以獲得病原體、病理變化及臟器功能狀態(tài)等資料,從而協(xié)助臨床進行診斷、觀察病情、制定防治措施、判斷預后的檢查方法。
一、血液常規(guī)檢測
血液常規(guī)檢測是指血液細胞成分的常規(guī)檢測,又稱血常規(guī)檢測。
1.紅細胞和血紅蛋白
【參考值】成年男性 血紅蛋白120~160g/L
紅細胞數(shù) (4.0~5.5)×1012/L
成年女性 血紅蛋白110~150g/L
紅細胞數(shù) (3.5~5.O)×1012/L
新生兒 血紅蛋白170~200g/L
紅細胞數(shù) (6.O~7.O)×1012/L
【臨床意義】
(1)紅細胞及血紅蛋白增多:
、傧鄬π栽龆啵阂娪趪乐貒I吐、腹瀉、大量出汗、大面積燒傷、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尿崩癥、甲狀腺功能亢進危象、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诮^對性增多:見于胎兒及新生兒、高原地區(qū)居民、嚴重的慢性心、肺疾患如阻塞性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發(fā)紺型先天性心臟病等。
(2)紅細胞及血紅蛋白減少:
、偕硇詼p少:嬰幼兒及15歲以前的兒童、部分老年人和妊娠中、晚期;
、诓±硇詼p少:見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貧血。
貧血診斷標準
|
WHO標準 |
中國標準 |
成年男性Hb(g/L) |
<130 |
<120 |
成年女性Hb(g/L) |
<120 |
<110 |
孕婦Hb(g/L) |
<110 |
<100 |
貧血的形態(tài)分類
紅細胞形態(tài) |
MCV(fl) |
MCH(pg) |
MCHC% |
疾病 |
正細胞性 |
80~100 |
27~32 |
32~36 |
急性失血性貧血 |
大細胞性 |
>100 |
>32 |
32~36 |
巨幼細胞貧血 |
低色素小細胞性 |
<80 |
<27 |
<32 |
缺鐵性貧血,鐵粒幼細胞貧血,海洋性貧血 |
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2.白細胞
【參考值】
白細胞計數(shù)成人(4~10)×109/L
白細胞正常百分數(shù)和絕對值
細胞類型 |
百分數(shù)(%) |
絕對值(×109/L) |
中性粒細胞(N) |
|
|
桿狀核(st) |
0~5 |
0.04~0.5 |
分葉核(sg) |
50~70 |
2~7 |
嗜酸性粒細胞(E) |
0.5~5 |
0.05~0.5 |
嗜堿性粒細胞(B) |
0~1 |
0~0.1 |
淋巴細胞(L) |
20~40 |
0.8~4 |
單核細胞(M) |
3~8 |
0.12~0.8 |
【臨床意義】
(1)白細胞總數(shù):
低于4×109/L稱白細胞減少;
中性粒細胞絕對值低于2×109/L,稱為粒細胞減少癥,低于0.5×109/L時稱為粒細胞缺乏癥。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
中性桿狀核粒細胞
(2)中性粒細胞:①中性粒細胞增多:在生理情況下,下午較早晨為高。妊娠后期及分娩時、劇烈運動或勞動后、飽餐或淋浴后、高溫或嚴寒等均可使其暫時性升高。病理性增多見于急性感染、嚴重的組織損傷、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代謝紊亂所致的代謝性中毒、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惡性腫瘤等。②中性粒細胞減少:見于革蘭陰性桿菌感染、病毒感染、血液系統(tǒng)疾病、物理及化學因素損傷、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功能亢進、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3)淋巴細胞:
、倭馨图毎龆啵簝和诹馨图毎硇栽龆,病理性淋巴細胞增多見于病毒感染性疾病、腫瘤性疾病、移植排斥反應等。
、诹馨图毎麥p少:見于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烷化劑、抗淋巴細胞球蛋白等的治療以及放射線損傷、免疫缺陷性疾病、丙種球蛋白缺乏癥等。
(4)嗜酸性粒細胞:①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見于過敏性疾病、猩紅熱、寄生蟲病、皮膚病、血液病等。②嗜酸性粒細胞減少見于傷寒、副傷寒初期,大手術、燒傷等。
(5)嗜堿性粒細胞增多:見于過敏性疾病、血液病、惡性腫瘤、傳染病(水痘、流感、天花、結核)等。
(6)單核細胞增多:嬰幼兒及兒童單核細胞生理性增多;病理性增多見于某些感染如感染性心內膜炎、瘧疾、黑熱病、活動性肺結核、血液病等。
(7)中性粒細胞型類白血病反應與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鑒別診斷
鑒別要點 |
類白血病反應 |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
明確的病因 |
有原發(fā)病 |
無 |
臨床表現(xiàn) |
原發(fā)癥狀明顯 |
消瘦、乏力、低熱、盜汗、脾臟明顯腫大 |
白細胞數(shù)及分類計數(shù) |
中度增高,大多數(shù)<100×109/L,以分葉核及桿狀核粒細胞為主,原粒細胞少見 |
顯著增高,常>100×109/L,可見各發(fā)育階段粒系細胞 |
鑒別要點 |
類白血病反應 |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
嗜堿及嗜酸性粒細胞 |
不增多 |
常增多 |
粒細胞中毒性改變 |
常明顯 |
不明顯 |
紅細胞及血小板 |
無明顯變化 |
早期病例輕至中度貧血,血小板可增高,晚期均減少 |
骨髓象 |
一般無明顯改變 |
極度增生,粒系細胞為主,以晚幼及中幼粒為主 |
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 |
積分明顯增高 |
積分顯著減低,甚至為0 |
Ph染色體 |
無 |
可見于90%以上病例 |
3.血小板
【參考值】
血小板計數(shù):(100~300)×109/L。
【臨床意義】
(1)血小板減少:可見于血小板的生成障礙、血小板破壞或消耗增多、血小板分布異常等疾病。
(2)血小板增多:可見于骨髓增殖性疾病以及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癌癥患者。
二、尿液常規(guī)檢測
泌尿系統(tǒng)的組成
腎臟(kidney)
輸尿管(ureters)
膀胱(bladder)
前列腺(prostate)
尿道(urethra)
1.一般性狀
(1)尿量:
【參考值】正常成人尿量為1000~2000ml/24h
【臨床意義】
尿量增多:24小時尿量超過2500ml,稱為多尿。①暫時性多尿:可見于水攝入過多、應用利尿劑和某些藥物等;②內分泌疾。喝缣悄虿、尿崩癥等;③腎臟疾病等。
尿量減少:尿量低于400ml/24h或17ml/h,稱為少尿;而低于1OOml/24h,則稱為無尿。
①腎前性少尿:休克、心衰、脫水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有效血容量減少等;
、谀I性少尿:各種腎臟實質性改變可導致少尿;
、勰I后性少尿:結石、尿路狹窄、腫瘤壓迫等。
(2)尿液外觀:正常新鮮尿液清澈透明,因食物、藥物等影響,尿液可呈淡黃色或深黃色。
、傺颍好可蛞褐泻砍^1ml,即可出現(xiàn)淡紅色,稱肉眼血尿。如尿液外觀變化不明顯,離心沉淀后,鏡檢時每高倍鏡視野紅細胞平均>3個,稱為鏡下血尿。血尿多見于泌尿系統(tǒng)炎癥、結石、腫瘤、結核、外傷等,也可見于血液系統(tǒng)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②血紅蛋白尿及肌紅蛋白尿:尿液呈濃茶色、紅葡萄酒色或醬油色。血紅蛋白尿主要見于嚴重的血管內溶血,如溶血性貧血、血型不合的輸血反應、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等。肌紅蛋白尿常見于擠壓綜合征、缺血性肌壞死等。
、勰懠t素尿:尿液呈豆油樣改變,振蕩后出現(xiàn)黃色泡沫且不易消失,常見于阻塞性黃疸和肝細胞性黃疸。
④膿尿和菌尿:見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如腎盂腎炎、膀胱炎等。
、萑槊幽蚝椭灸颍喝槊幽蚝腿槊友蚩梢娪诮z蟲病及腎周圍淋巴管梗阻。脂肪尿見于脂肪擠壓損傷、骨折和腎病綜合征等。
(3)尿液氣味:尿液的氣味主要來自尿液中的酸性物質。有機磷中毒者,尿帶蒜臭味,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時尿呈爛蘋果味,苯丙酮尿癥者尿有鼠臭味。
(4)尿液酸堿度(pH):
【參考值】pH約6.5,波動在4.5~8.0。
【臨床意義】
尿pH降低:見于酸中毒、高熱、痛風、糖尿病及口服氯化銨、維生素C等酸性藥物。
尿pH增高:見于堿中毒、尿潴留、膀胱炎、應用利尿劑、腎小管性酸中毒等。
(5)尿液比重:在4℃條件下,尿液與同體積水的重量比
【參考值】1.015~1.025,晨尿最高,一般大于1.020,嬰幼兒尿比重偏低。
【臨床意義】
尿比重增高:見于腎前性少尿、糖尿病、急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等。尿比重降低:見于大量飲水、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衰竭、腎小管間質疾病、尿崩癥等。
2.化學檢查
(1)尿蛋白:
【參考值】尿蛋白定性試驗陰性;定量試驗O~80mg/24h。
【臨床意義】
尿蛋白定性試驗陽性或定量試驗超過150mg/24h尿時,稱為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見于劇烈運動、發(fā)熱、寒冷、精神緊張等。
病理性蛋白尿:①腎小球性蛋白尿:常見于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等;②腎小管性蛋白尿:常見于腎盂腎炎、間質性腎炎、腎小管性酸中毒、重金屬(如汞、鎘)中毒;③混合型蛋白尿:見于糖尿病、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④溢出性蛋白尿:見于溶血性貧血、擠壓綜合征等;⑤假性蛋白尿:見于膀胱炎、尿道炎、尿道出血等。
(2)尿糖:
【參考值】尿糖定性試驗陰性,定量為0.56~5.Ommol/24h。
【臨床意義】
血糖增高性糖尿:①糖尿病最為常見;②其他使血糖升高的內分泌疾病,如庫欣綜合征、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嗜鉻細胞瘤、肢端肥大癥等均可出現(xiàn)糖尿,又稱為繼發(fā)性高血糖性糖尿;③其他:肝硬化、胰腺炎、胰腺癌等。
血糖正常性糖尿:血糖濃度正常,由于腎閾值下降產(chǎn)生的糖尿,又稱腎性糖尿,常見于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間質性腎炎等。
暫時性糖尿:①超過腎閾值的生理性糖尿,如短時間內攝入大量糖,或靜注大量葡萄糖后;②應激性糖尿,見于強烈的精神刺激、顱腦外傷、急性腦血管疾病等疾病。
假性糖尿:尿中很多物質具有還原性,如維生素C、尿酸、葡萄糖醛酸或一些隨尿液排出的藥物如異煙肼、鏈霉素、水楊酸、阿司匹林、黃連、大黃等,可使班氏定性試驗出現(xiàn)假陽性反應。
(3)尿酮體:
β-羥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的總稱。
【參考值】陰性。
【臨床意義】
糖尿病性酮尿:常伴有酮癥酸中毒,酮尿是糖尿病性昏迷的前期指標。非糖尿病性酮尿:見于高熱、嚴重嘔吐、腹瀉、長期饑餓、禁食、過分節(jié)食、妊娠劇吐、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
(4)尿膽紅素與尿膽原:
【參考值】
尿膽紅素定性陰性,定量≤2mg/L;
尿膽原定性為陰性或弱陽性,定量≤1Omg/L。
【臨床意義】
尿膽紅素增高見于:①急性黃疸性肝炎,阻塞性黃疸;②門脈周圍炎,纖維化及藥物所致的膽汁淤積;③先天性高膽紅素血癥等。尿膽原增高見于肝細胞性黃疸和溶血性黃疸。尿膽原減少見于阻塞性黃疸。
3.尿沉渣顯微鏡檢測
定量尿沉渣分析板示意圖
每個計數(shù)區(qū)域有10個大方格,每個方格內又分9個小方格。每個大方格的底面積為1mm2,深度為0.1mm,容積為0.1μl,10個大方格的總容積為1.0μl。
(1)細胞:
1)紅細胞:
【參考值】玻片法平均0~3個/HP,定量檢查0~5個/μl。
【臨床意義】
尿沉渣鏡檢紅細胞>3個/HP,稱為鏡下血尿。見于急性腎炎、慢性腎炎、腎結石、泌尿系統(tǒng)腫瘤、腎盂腎炎、急性膀胱炎等。
正常形態(tài)紅細胞:雙凹圓盤狀,大小較一致
均一性血尿
非均一性血尿
2)白細胞和膿細胞:
【參考值】玻片法平均0~5個/HP,定量檢查0~10個/μl。
【臨床意義】
增多見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如腎盂腎炎、腎結核、膀胱炎或尿道炎。
正常形態(tài)白細胞
3)上皮細胞:
【臨床意義】增多見于泌尿系感染。
腎小管上皮細胞
(2)管型:
【臨床意義】
1)透明管型:偶見于健康人;劇烈運動、高熱、心功能不全時,可見少量;腎實質病變時,明顯增多。
2)細胞管型:見于急性腎炎、慢性腎炎急性發(fā)作、腎盂腎炎、間質性腎炎、腎病綜合征、高熱、金屬(鎘、汞、鉍)中毒等。
紅細胞管型
白細胞管型
3)顆粒管型:見于慢性腎炎、急性腎炎后期等。
4)脂肪管型:見于腎病綜合征、慢性腎炎急性發(fā)作、中毒性腎病等。
5)蠟樣管型:見于慢性腎炎晚期、腎衰竭等。提示有嚴重的腎小管變性壞死,預后不良。
(3)結晶體:一般臨床意義較小。若經(jīng)常出現(xiàn)于新鮮尿中并伴有較多紅細胞時,應懷疑有泌尿系結石的可能。
糞常規(guī)檢測
1.一般性狀檢查
(1)量:健康成人大多每日排便1次,其量為100~300g。
(2)顏色及性狀:正常成人的糞便為黃褐色圓柱狀軟便,嬰兒糞便呈金黃色。病理情況可見:①水樣或粥樣稀便:見于各種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瀉;②米泔樣便:見于霍亂患者;③黏液膿樣或黏液膿血便:見于痢疾、潰瘍性結腸炎、直腸癌等,阿米巴痢疾時,呈暗紅色果醬樣;④胨狀便:見于腸易激綜合征; ⑤鮮血便:多見于腸道下段出血;⑥柏油樣便:見于各種原因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⑦灰白色便:見于阻塞性黃疸;⑧細條狀便:多見于直腸癌;⑨綠色糞便:提示消化不良。
(3)氣味:慢性腸炎、胰腺疾病,尤以直腸癌潰爛繼發(fā)感染時有惡臭,阿米巴痢疾時有特殊的腥臭。
(4)寄生蟲體:蛔蟲、蟯蟲、絳蟲節(jié)片等較大蟲體肉眼即可分辨,鉤蟲體則須將糞便沖洗過濾后方易找到。
2.化學檢查
(1)隱血試驗:正常人糞便隱血試驗為陰性。其陽性見于:①消化性潰瘍的活動期、胃癌、鉤蟲病以及消化道炎癥、出血性疾病等;消化性潰瘍呈間斷陽性,消化道癌癥呈持續(xù)性陽性;②服用鐵劑、食用動物血或肝類、瘦肉以及大量綠葉蔬菜時,可出現(xiàn)假陽性。
(2)膽色素試驗:正常人糞便中無膽色素而有糞(尿)膽原及糞(尿)膽素。①大量服用抗生素后,膽紅素未能或未被腸道細菌還原成糞(尿)膽原,糞便呈金黃色或深黃色,膽紅素定性試驗陽性。②阻塞性黃疸患者,排向腸道的膽汁減少,故糞便呈淡黃色乃至灰白色。③溶血性疾病患者的糞便因糞膽原、糞膽素含量增多,多呈深黃色。
3.顯微鏡檢查
(1)細胞:①白細胞:大量白細胞出現(xiàn),見于急性細菌性痢疾、潰瘍性結腸炎。過敏性結腸炎、腸道寄生蟲時,可見較多的嗜酸性粒細胞;②紅細胞:見于痢疾、潰瘍性結腸炎、結腸癌、痔瘡出血、直腸息肉等;
粘液膿血便低倍鏡下圖片(放大后):可見大量紅細胞、白細胞
、劬藓思毎(大吞噬細胞):見于細菌性痢疾和直腸炎癥;④黏膜上皮細胞:結腸炎時增多,假膜性腸炎的黏膜小塊、粘胨狀分泌物中可見較多的上皮細胞;⑤腫瘤細胞:乙狀結腸癌、直腸癌患者的血性糞便涂片可找到成堆的癌細胞。
(2)食物殘渣:正常糞便中的食物殘渣是已充分消化后的無定形小顆粒,僅偶見淀粉顆粒和脂肪小滴等。①淀粉顆粒:腹瀉者易見到,慢性胰腺炎、胰腺功能不全時增多。②脂肪小滴:腸蠕動亢進、腹瀉及胰腺外分泌功能減退時可見增多,尤其是慢性胰腺炎、胰頭癌時。消化吸收不良綜合征時,脂肪小滴的量更多,且可見較多的脂肪酸結晶。
、奂∪饫w維:提示蛋白質消化不良,見于胰腺外分泌功能減退。④植物細胞及植物纖維:腸蠕動亢進、腹瀉時增多,嚴重者肉眼觀察即可見到若干植物纖維成分。
(3)寄生蟲:腸道寄生蟲的診斷主要靠鏡檢查找蟲卵、原蟲滋養(yǎng)體及其包囊。
4.細菌學檢查
腸道致病菌的檢查主要靠培養(yǎng)分離與鑒定,但有時也作直接涂片檢查。
四、肝功能檢測
肝臟的結構
肝臟的重要生物化學功能
排泄功能(膽汁酸、膽紅素、氨)
物質代謝功能(蛋白質、糖、脂質、激素及維生素代謝)
生物轉化(對外源性的藥物、毒物、致癌物等的氧化、還原、水解、結合)
1.血清總蛋白和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參考值】
正常成人,血清總蛋白(STP):60~80g/L,
白蛋白(A):40~55g/L,
球蛋白(G):20~30g/L,
A/G為:(1.5~2.5):1。
【臨床意義】
(1)急性或局灶性肝損害時,血清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及A/G比值仍可正常。多數(shù)急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總蛋白可正常,而球蛋白增加;亞急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總蛋白常隨病情加重而減少。
(2)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慢性肝病,常出現(xiàn)白蛋白減少、球蛋白增加、A/G比值減低,并可隨病情加重而愈見明顯。白蛋白逐漸下降者預后不良,白蛋白減少到25g/L以下者易出現(xiàn)腹水。
(3)血清總蛋白高于80g/L或球蛋白高于35g/L,稱為高蛋白血癥或高球蛋白血癥,主要因球蛋白增加引起,見于肝硬化、慢性炎癥、慢性感染、惡性淋巴瘤、M-蛋白血癥、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4)血清總蛋白低于60g/L,稱為低蛋白血癥,主要由白蛋白減少引起,可見于慢性肝病、腎病綜合征、大面積燒傷、惡性腫瘤、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慢性營養(yǎng)不良或吸收障礙等疾病。
(5)A/G比值倒置見于肝功能嚴重損害,如重度慢性肝炎、肝硬化;病情好轉時白蛋白則可回升,A/G比值也趨于正常 。
(6)血清球蛋白降低見于生理性減少、免疫功能抑制和先天性低γ球蛋白血癥。
2.血清總膽紅素(STB)
膽紅素代謝途徑
【參考值】
總膽紅素:3.4~17.1μmol/L(成人);
結合膽紅素:0~6.8μmol/L;
非結合膽紅素:1.7~10.2μmol/L。
【臨床意義】
(1)血清總膽紅素:①判斷黃疸的程度:總膽紅素在17.1~34.2μmol/L之間為隱性黃疸;34.2~171μmol/L為輕度黃疸;171~342μmol/L為中度黃疸;>342μmol/L為高度黃疸。②判斷黃疸的病因:總膽紅素<85.5μmol/L常為溶血性黃疸,17.1~171μmol/L為肝細胞黃疸,171~265μmol/L為不完全性梗阻性黃疸,>342μmol/L常為完全性梗阻性黃疸。
(2)血清總膽紅素、結合膽紅素、非結合膽紅素檢測對鑒別黃疸的類型有重要意義。①結合膽紅素/總膽紅素比值<20%提示溶血性黃疸,在20%~50%之間常為肝細胞性黃疸,>50%為阻塞性黃疸。②總膽紅素、非結合膽紅素增高:見于溶血性黃疸,如溶血性貧血(蠶豆病、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新生兒黃疸等。
、劭偰懠t素、結合膽紅素、非結合膽紅素均增高:見于肝細胞性黃疸,如急性黃疸型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黃疸出血型鉤端螺旋體病等。④總膽紅素、結合膽紅素增高:見于阻塞性黃疸,如膽石癥、肝癌、胰頭癌等。
(3)結合膽紅素增高:對肝、膽疾病的早期診斷有一定意義。
3.血清轉氨酶
【參考值】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10~40U/L(速率法37℃);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10~40U/L
(速率法37℃);ALT/AST≤1。
【臨床意義】
(1)急性病毒性肝炎:ALT和AST均明顯升高,ALT/AST>1。急性、亞急性重型肝炎時,出現(xiàn)酶-膽(紅素)分離現(xiàn)象,提示肝細胞嚴重破壞,預后不良。在急性肝炎的恢復期,血清轉氨酶處于較高水平波動或再上升,提示有可能轉為慢性肝炎。
(2)慢性病毒性肝炎:血清轉氨酶持續(xù)在較高水平或反復波動達半年以上,則應考慮慢性肝炎的診斷。
(3)肝硬化:血清轉氨酶可有輕、中度增高或降低。
(4)肝癌、阻塞性黃疸:血清轉氨酶可呈輕、中度增高。
(5)其他疾。喝缧墓δ懿蝗、急性傳染病(如鉤端螺旋體病、傷寒)、多種化學毒物或藥物(如砷、氯丙嗪、四環(huán)素、利福平、異煙肼等)均可導致肝細胞不同程度的損害,血清轉氨酶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6)急性心肌梗死:以AST增高為主,在發(fā)病后6~8小時升高,18~24小時達高峰,4~5天后降至正常。
五、腎功能檢測
1.血清肌酐
【參考值】
全血肌酐:88.4~176.8μmol/L;
血清或血漿肌酐:男性53~106μmol/L,
女性44~97μmol/L。
【臨床意義】
(1)血肌酐增高:提示腎小球濾過功能嚴重受損。
(2)鑒別腎源性和非腎源性疾。
器質性腎衰竭患者,血肌酐濃度常超過200μmol/L;而心力衰竭、肝腎綜合征、脫水、腎病綜合征等患者,血肌酐濃度升高常不超過200μmol/L。
(3)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同時增高:表示腎功能已嚴重受損。如僅有血尿素氮升高而血肌酐正常或輕度升高,則可能為消化道出血或尿路梗阻等腎外因素引起。
(4)判斷腎功能損害程度:
、倌I功能不全代償期:血肌酐133~177μmol/L。
②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又稱氮質血癥期,血肌酐為178~442μmol/L。
、勰I衰竭期:又稱尿毒癥早期,血肌酐443~707μmol/L。
、苣蚨景Y期:又稱尿毒癥晚期,血肌酐>707μmol/L。
2.血尿素氮
【參考值】
成人:3.2~7.1mmol/L;
嬰兒、兒童:1.8~6.5mmol/L。
【臨床意義】
(1)腎前性因素:
①腎血流量不足引起尿素氮增高:見于脫水、心功能不全、休克、水腫、腹水等疾病;
、隗w內蛋白質分解過盛引起尿素氮增高:見于急性傳染病、膿毒血癥、上消化道出血、大面積燒傷、大手術后和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等。
(2)腎臟疾病:如慢性腎炎、腎動脈硬化癥、嚴重腎盂腎炎、腎結核和腎腫瘤的晚期可出現(xiàn)血尿素氮升高。血尿素氮測定不能作為早期腎功能損害的指標。但對腎衰竭,尤其是尿毒癥的診斷、預后估計有重要意義。
(3)腎后性因素:尿路結石、前列腺腫大、泌尿生殖系統(tǒng)腫瘤等疾病,可引起血尿素氮升高。
六、血糖、血脂檢測
(一)空腹血糖檢測
【參考值】
葡萄糖氧化酶法:3.9~6.1mmol/L;
鄰甲苯胺法:3.9~6.4mmol/L。
血糖的來源、去路和調節(jié)
血糖濃度的調節(jié)機制
【臨床意義】
(1)空腹血糖增高:生理性增高見于餐后1~2小時、高糖飲食、劇烈運動、情緒激動等。病理性增高見于:①各型糖尿病;②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巨人癥、肢端肥大癥、皮質醇增多癥、嗜鉻細胞瘤和胰高血糖素瘤等;③應激性因素,如顱內壓增高、顱腦損傷、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染、心肌梗死、大面積燒傷、急性腦血管病等;④藥物影響,如噻嗪類利尿劑、口服避孕藥、強的松等;⑤肝臟和胰腺疾病,如嚴重的肝病、壞死性胰腺炎、胰腺癌等;⑥其他,如高熱、嘔吐、腹瀉、脫水、麻醉和缺氧等。
(2)空腹血糖減低:血糖低于3.9mmol/L為血糖減低,血糖低于2.8mmol/L為低血糖癥。生理性減低見于饑餓、長期劇烈運動、妊娠期等。病理性減低見于:①胰島素過多,如胰島素用量過大、口服降糖藥、胰島β細胞增生或腫瘤等;②對抗胰島素的激素分泌不足,如腎上腺皮質激素、生長激素缺乏;③肝糖原貯存缺乏,如急性肝壞死、急性肝炎、肝癌、肝淤血等;④急性乙醇中毒;⑤先天性糖原代謝酶缺乏,如Ⅰ、Ⅲ型糖原累積病等;⑥消耗性疾病,如嚴重營養(yǎng)不良、惡病質等;⑦非降糖藥物影響,如磺胺藥、水楊酸、吲哚美辛等;⑧特發(fā)性低血糖。
(二)血清脂質檢測
1.總膽固醇(TC)
【參考值】
合適水平:<5.20mmol/L;
邊緣水平:5.23~5.69mmol/L;
升高:≥5.72mmol/L。
【臨床意義】
總膽固醇增高見于:①動脈粥樣硬化所致的心、腦血管疾病;②各種高脂蛋白血癥、阻塞性黃疸、甲狀腺功能減退癥、類脂性腎病、腎病綜合征、糖尿病等;③長期吸煙、飲酒、精神緊張和血液濃縮等;④應用某些藥物,如環(huán)孢素、糖皮質激素、阿司匹林、口服避孕藥、β-腎上腺素能拮抗劑等。
總膽固醇減低見于:①甲狀腺功能亢進癥;②嚴重的肝臟疾病,如肝硬化和急性肝壞死;③貧血、營養(yǎng)不良和惡性腫瘤等;④應用某些藥物,如雌激素、甲狀腺激素、鈣拮抗劑等。
2.甘油三酯(TG)
【參考值】
0.56~1.70mmol/L;
合適水平:≤1.7mmol/L;
升高:>1.70mmol/L。
【臨床意義】
甘油三酯增高見于: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②原發(fā)性高脂血癥、動脈粥樣硬化癥、肥胖癥、糖尿病、痛風、甲狀腺功能減退癥、腎病綜合征、高脂飲食和阻塞性黃疸等。
甘油三酯減低見于:①低β-脂蛋白血癥和無β-脂蛋白血癥;②嚴重的肝臟疾病、吸收不良、甲狀腺功能亢進癥、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等。
(三)血清脂蛋白檢測
1.高密度脂蛋白(HDL)
【參考值】
1.03~2.07mmo/L;
合適水平:>1.04mmol/L;
降低:≤0.91mmol/L。
【臨床意義】
高密度脂蛋白增高見于:①對防止動脈粥樣硬化、預防冠心病的發(fā)生有重要作用;②可見于慢性肝炎、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等。高密度脂蛋白減低見于動脈粥樣硬化、急性感染、糖尿病、慢性腎衰竭、腎病綜合征,以及應用雄激素、β-受體拮抗劑和孕酮等藥物。
2.低密度脂蛋白(LDL)
【參考值】
合適水平:≤3.12mmol/L;
邊緣水平:3.15~3.16mmol/L;
升高:>3.64mmol/L。
【臨床意義】
低密度脂蛋白增高見于:①判斷發(fā)生冠心病的危險性;②其他如遺傳性高脂蛋白血癥、甲狀腺功能減退癥、腎病綜合征、阻塞性黃疸、肥胖癥以及應用雄激素、β-受體拮抗劑、糖皮質激素等。低密度脂蛋白減低見于無β-脂蛋白血癥、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吸收不良、肝硬化以及低脂飲食和運動等。
七、病原學檢測
(一) 痰結核菌檢查
漱口后用力咳出氣管深部的痰液,收集量約5ml,直接涂片抗酸染色,顯微鏡下發(fā)現(xiàn)分枝桿菌,即可診斷肺結核;用集菌法進行結核桿菌培養(yǎng),可了解結核桿菌的生長繁殖能力,亦可作藥物敏感試驗和菌型鑒定。
(二)腦脊液常規(guī)檢查
正常成人腦脊液量為90~150ml。
1.一般性狀檢查
(1)顏色: 正常腦脊液為無色透明液體。
、偌t色:常因出血引起,主要見于穿刺損傷、蛛網(wǎng)膜下腔或腦室出血。
、邳S色:常因腦脊液中含有變性血紅蛋白、膽紅素或蛋白量異常增高引起,見于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椎管阻塞(如髓外腫瘤)、多神經(jīng)炎和腦膜炎等;
③乳白色:多因白細胞增多所致,見于各種化膿菌引起的化膿性腦膜炎;
④微綠色:見于銅綠假單胞菌、肺炎鏈球菌、甲型鏈球菌引起的腦膜炎等;
⑤褐色或黑色:見于腦膜黑色素瘤等。
(2)透明度:正常腦脊液清晰透明。
病毒性腦膜炎、流行性乙型腦膜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梅毒等由于腦脊液中細胞數(shù)僅輕度增加,腦脊液仍清晰透明或微濁;
結核性腦膜炎時細胞數(shù)中度增加,呈毛玻璃樣混濁;
化膿性腦膜炎時,腦脊液中細胞數(shù)極度增加,呈乳白色混濁。
(3)凝固物:正常腦脊液不含有纖維蛋白原,放置24小時后不會形成薄膜及凝塊。當有炎癥滲出時,因纖維蛋白原及細胞數(shù)增加,可使腦脊液形成薄膜及凝塊。急性化膿性腦膜炎時,腦脊液靜置1~2小時即可出現(xiàn)凝塊或沉淀物;結核性腦膜炎的腦脊液靜置12~24小時后,可見液面有纖細的薄膜形成;蛛網(wǎng)膜下腔阻塞時,由于阻塞遠端腦脊液蛋白質含量常高達15g/L,使腦脊液呈黃色膠凍狀。
(4)壓力:正常成人臥位時腦脊液壓力為0.78~1.76kPa(80~180mmH20)或40~50滴/分。
壓力增高見于化膿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等顱內各種炎癥性病變;腦腫瘤、腦出血、腦積水等顱內非炎癥性病變;高血壓、動脈硬化等顱外因素;還有其他如咳嗽、哭泣、低滲溶液的靜脈注射等。
壓力減低主要見于腦脊液循環(huán)受阻;腦脊液流失過多;腦脊液分泌減少等因素。
2.化學檢查
(1)蛋白定量及定性試驗:
【參考值】
蛋白定性試驗為陰性或弱陽性。
蛋白定量(腰穿)兒童為0.20~0.40g/L;
成人為0.15~0.45g/L。
【臨床意義】
腦脊液中蛋白質增高主要見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炎癥,如化膿性腦脊髓膜炎為顯著增加,結核性腦膜炎為中度增加,脊髓灰質炎和病毒性腦炎、腦膜炎呈輕度增加;其他如腦腫瘤、腦出血、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及梗阻、多發(fā)性神經(jīng)炎、神經(jīng)梅毒等均可致蛋白質含量增高。
(2)葡萄糖定量試驗:
【參考值】2.5~4.5mmol/L。
【臨床意義】
腦脊液中葡萄糖含量降低見于:①化膿性腦膜炎:腦脊液中糖含量可顯著減少或缺如;②結核性腦膜炎;③累及腦膜的腫瘤(如腦膜白血病)、結節(jié)病、梅毒性腦膜炎、風濕性腦膜炎、癥狀性低血糖等都可有不同程度的糖減少。腦脊液中葡萄糖含量增高主要見于病毒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染、腦出血、下丘腦損害、糖尿病等。
(3)氯化物定量檢查:
【參考值】120~130mmol/L
【臨床意義】
結核性腦膜炎時,氯化物的含量明顯減低,可降至102mmol/L以下;化膿性腦膜炎時氯化物減少不如結核性腦膜炎明顯,多為102~116mmol/L;此外,如大量嘔吐、腹瀉、水腫等情況使血中氯化物減低,則腦脊液中氯化物亦隨之減少。其他中樞系統(tǒng)疾患
(如病毒性腦炎、腦膿腫等)則多屬正常。
3.顯微鏡檢查
【參考值】細胞計數(shù)
成人為(0~8)×106/L,
兒童為(0~10)×106/L
【臨床意義】
(1)腦脊液中細胞增多:是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染的重要指標。①化膿性腦膜炎時,腦脊液中的細胞數(shù)顯著增加,達數(shù)千×10 6/L以上,以中性粒細胞為主。②結核性腦膜炎時,細胞數(shù)增加,但多不超過500×106/L;早期以中性粒細胞為主,以后淋巴細胞增多;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及漿細胞同時存在是本病的特征。③真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或腦膜炎,細胞總數(shù)輕度增加,以淋巴細胞為主。
(2)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腫瘤:急性腦膜白血病細胞數(shù)正;蛏愿,以淋巴細胞為主,同時在腦脊液中可找到腫瘤細胞
(3)腦寄生蟲。耗X脊液中以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為主,可發(fā)現(xiàn)血吸蟲、阿米巴原蟲、弓形蟲、旋毛蟲幼蟲等。
(4)腦室和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紅細胞明顯增多,白細胞增多以中性粒細胞為主。
4.細菌學檢查
一般采用直接涂片法,也可用培養(yǎng)或動物接種法。在病理情況下如細菌性腦膜炎,可發(fā)現(xiàn)葡萄球菌、腦膜炎雙球菌、肺炎球菌、結核桿菌等。
(三)甲型肝炎病毒標志物
1.甲型肝炎病毒抗原(HAVAg)和RNA測定
【參考值】
ELISA和RIA法:陰性。
(雙抗體夾心法)
放射免疫分析
【臨床意義】
HAVAg陽性見于甲型肝炎患者,約70%~87%患者呈陽性。HAV-RNA陽性對早期診斷甲型肝炎有特異性,可用于檢測糞便排菌情況和水源、食物污染狀況。
2.甲型肝炎病毒抗體(抗-HAV)和RNA測定
【參考值】
ELISA法:抗-HAV IgM、抗-HAV IgA均陰性;抗-HAV IgG陽性可見于感染后的人群。
【臨床意義】
抗HAV-IgM陽性是特異性早期診斷指標;
抗HAV-IgG陽性在恢復后期出現(xiàn),并可持久存在,提示既往有感染,是獲得免疫力的標志。
(四)乙型肝炎病毒標志物
1.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測定
【參考值】
ELISA法:陰性[S/CO:≤2.1(S/CO:樣品與對照的光密度比值)];
RIA法:陰性;反向間接血凝法(RPHA):陰性(滴度<1:8)。
【臨床意義】
HBsAg陽性見于急性乙肝潛伏期;發(fā)病后3個月不轉陰,則易發(fā)展成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硬化。
攜帶者HBsAg也呈陽性。
2.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抗-HBs)測定
【參考值】
ELISA和RIA法:陰性。
【臨床意義】
抗-HBs是保護性抗體,其陽性檢測結果提示機體有一定免疫力。
一般在發(fā)病后3~6個月才出現(xiàn),可持續(xù)多年。
注射過乙型肝炎疫苗或抗-HBs免疫球蛋白者,抗-HBs可呈現(xiàn)陽性反應。
3.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測定
【參考值】
ELISA和RIA法:陰性。
【臨床意義】
HBeAg陽性表明乙型肝炎處于活動期,提示HBV在體內復制, 傳染性較強;HBeAg持續(xù)陽性,表明肝細胞損害較重,且可轉為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硬化。
如轉為陰性,表示病毒停止復制。
4.乙型肝炎病毒e抗體(抗-HBe)測定
【參考值】
ELISA和RIA法:陰性。
【臨床意義】
急性期即出現(xiàn)陽性者易進展為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活動性肝炎出現(xiàn)陽性者可進展為肝硬化;
HBeAg與抗-HBe均陽性,且ALT升高時可進展為原發(fā)性肝癌;
抗-HBe陽性表示大部分乙肝病毒被消除,復制減少,傳染性減低,但并非無傳染性。
5.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測定
【參考值】
ELISA和RIA法:陰性。
【臨床意義】
HBcAg陽性,提示患者血清中有感染性的HBV存在,其含量較多,表示復制活躍,傳染性強,預后較差。
6.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抗-HBc) 測定
(1)抗-HBc總抗體:
1)參考值:ELISA和RIA法:陰性。
2)臨床意義:抗-HBc總抗體主要反映的是抗-HBc IgG,其檢出率比HBsAg敏感。①抗-HBc總抗體可作為HBsAg陰性的HBV感染的敏感指標,也可用作乙型肝炎疫苗和血液制品的安全性鑒定和獻血員的篩選;②抗-HBc IgG對機體無保護作用,其陽性可持續(xù)數(shù)十年甚至終身。
(2)抗-HBc IgM測定
1)參考值:ELISA法:陰性(S/CO:<2:1);RIA法:陰性。
2)臨床意義:IgM既是乙型肝炎近期感染指標,也是HBV在體內持續(xù)復制的指標,并提示患者血液有傳染性;IgM轉陰,預示乙型肝炎逐漸恢復;抗-HBc IgM轉陽,預示乙型肝炎復發(fā)。
(3)抗-HBc IgG測定
1)參考值:ELISA和RIA法:陰性。
2)臨床意義:IgG在發(fā)病后1個月左右升高,可持續(xù)終身。它是HBV既往感染的指標,不是早期診斷指標,常用于乙型肝炎流行病學調查。
乙型肝炎病毒標志物檢測項目與結果
HBsAg |
HBeAg |
抗-HBc |
抗-HBc IgM |
抗-HBe |
抗-HBs |
檢測結果 |
+ |
+ |
- |
- |
- |
- |
急性HBV感染早期,HBV復制活躍 |
+ |
+ |
+ |
+ |
- |
- |
急性或慢性HB,HBV復制活躍 |
+ |
- |
+ |
+ |
- |
- |
急性或慢性HB,HBV復制減弱 |
+ |
- |
+ |
+ |
+ |
- |
急性或慢性HB,HBV復制減弱 |
+ |
- |
+ |
- |
+ |
- |
HBV復制停止 |
- |
- |
+ |
+ |
- |
- |
HBsAg/抗-HBs空白期 |
- |
- |
+ |
- |
- |
- |
既往HBV感染,未產(chǎn)生抗-HBs |
續(xù)表
HBsAg |
HBeAg |
抗-HBc |
抗-HBc IgM |
抗-HBe |
抗-HBs |
檢測結果 |
- |
- |
+ |
+ |
+ |
- |
抗-HBs出現(xiàn)前,HBV復制能力低 |
- |
- |
+ |
- |
+ |
+ |
HBV感染恢復期 |
- |
- |
+ |
- |
- |
+ |
HBV感染恢復期 |
+ |
+ |
+ |
+ |
- |
+ |
不同亞型(變異型)HBV再感染 |
+ |
- |
- |
- |
- |
- |
HBV-DNA處于整合狀態(tài) |
- |
- |
- |
- |
- |
+ |
病后或接種HB疫苗后獲得性免疫 |
- |
+ |
+ |
- |
- |
- |
HBsAg變異的結果 |
+ |
- |
- |
- |
+ |
+ |
表面抗原、e抗原變異 |
7.乙型肝炎病毒DNA測定
【參考值】
斑點雜交試驗和RT-PCR法:陰性。
【臨床意義】
DNA陽性是診斷乙型肝炎的佐證,表明HBV復制及有傳染性。
(五)丙型肝炎病毒(HCV)標志物
1.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測定
【參考值】
斑點雜交法和RT-PCR法:陰性。
【臨床意義】
陽性結果:
、貶CV感染的早期診斷,HCV-RNA陽性提示HCV復制活躍,傳染性強;轉陰提示HCV復制抑制,預后較好。
、趧討B(tài)觀察HCV-RNA和抗-HCV的變化,可作為預后判斷和干擾素等藥物療效的評價指標。
2.丙型肝炎病毒抗體(抗-HCV)檢測
【參考值】
ELISA和RIA法:陰性。
【臨床意義】
陽性結果:①抗-HCV陽性是有傳染性的標志,并不是保護性抗體;②慢性丙型肝炎時,抗-HCV的陽性率為70%~80%,故陰性者不能排除患丙型肝炎的可能;③IgM主要用于早期診斷,持續(xù)陽性可作為發(fā)展為慢性肝炎的指標,或提示病毒持續(xù)存在,并有復制能力;④IgG陽性提示有HCV感染,不能作為早期診斷指標。
(六)丁型肝炎病毒(HDV)標志物
1.丁型肝炎病毒抗原(HDVAg)和抗體(抗-HDV)測定
【參考值】
IFA、RIA、ELISA法:陰性。
【臨床意義】
抗原檢測:HDVAg出現(xiàn)較早,但僅持續(xù)1~2周。HDVAg與HBsAg同時陽性,表示丁型和乙型肝炎病毒同時感染,患者可迅速發(fā)展為慢性或急性重癥肝炎。
抗體檢測:①IgG陽性:只能在HBsAg陽性的血清中測得,是診斷丁型肝炎的可靠指標,即使HDV感染終止后仍可保持多年;②IgM出現(xiàn)較早,一般持續(xù)2~20周,可用于丁型肝炎早期診斷。
2.丁型肝炎病毒RNA(HDV-RNA)測定
【參考值】
RT-PCR法:陰性。
【臨床意義】
HDV-RNA陽性,可明確診斷為丁型肝炎。
(七)戊型肝炎病毒(HEV)標志物
1.戊型肝炎病毒抗體IgM和IgG測定
【參考值】
RIA、ELISA法:陰性。
【臨床意義】
陽性結果:①抗HEV-IgM陽性,則可確診患者受HEV感染,是急性感染的診斷指標;②戊型肝炎恢復期抗HEV-IgG效價超過或等于急性期4倍者,提示新近感染,有診斷意義。
2.戊型肝炎病毒RNA(HEV_RNA)測定
【參考值】
RT-PCR法:陰性。
【臨床意義】
陽性結果:①早期診斷感染;②對抗體檢測結果進行確證;③判斷患者排毒期限;④分子流行病學研究。
(八)鼠疫
1.淋巴結穿刺液、血液、痰液、咽部和眼分泌物以及尸體臟器或管狀骨骨骺取材標本,分離到鼠疫菌。
2.采集血清,用PHA法檢測F1抗體呈現(xiàn)4倍以上增長。
(九)流行性出血熱
1.在血液及尿沉渣細胞內檢出病毒或病毒抗原,可明確診斷。
2.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直接檢測病毒抗原,有助于病原診斷。
3.血清中檢測特異性IgM抗體陽性,或發(fā)病早期和恢復期兩次血清特異性IgG抗體效價遞增4倍以上,可明確診斷。
(十)麻疹
1.應用熒光標記特異性抗體檢測鼻黏膜印片或尿沉渣,在上皮細胞或白細胞內找到麻疹抗原,陽性者有診斷意義。
2.鼻咽部及眼分泌物和白細胞中分離出麻疹病毒,可明確診斷。
3.恢復期血清血凝抑制及補體結合抗體有4倍以上增高,或發(fā)病1個月后抗體滴度大于1:60,有助于診斷。
4.血清中檢測麻疹特異性IgM抗體陽性,有早期診斷意義。
(十一)獲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抗體及RNA測定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即艾滋病(AIDS)是由人獲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種嚴重的性傳播疾病。HIV感染的實驗室診斷方法有兩大類:①檢測抗體是目前最常用的檢測方法;②檢測病毒及其組分可以病毒分離,或測定HIV的逆轉錄酶、抗原以及核酸。
【參考值】
篩選試驗:ELISA法和快速蛋白印跡法(RWB):陰性;
確診試驗:蛋白印跡法(WB)和RT-PCR法RNA均陰性。
【臨床意義】
(1)篩選試驗靈敏性高,特異性差,有假陽性。
(2)確診試驗陽性,對明確診斷和早期診斷有意義。
(3)抗HIV陽性,經(jīng)確診試驗復核者,CD4淋巴細胞總數(shù)正常,CD4/CD8>1,為HIV感染者。
(4)抗HIV陽性,經(jīng)確診試驗復核者,CD4淋巴細胞總數(shù)減低,CD4/CD8<1,又具有體重減輕10%以上、持續(xù)發(fā)熱達38℃1個月以上、持續(xù)腹瀉1個月以上、卡氏肺孢子菌肺炎、卡波西(Kaposi)肉瘤、明顯真菌或其他條件致病菌感染中任何一項者,可診斷為艾滋病。
八、血清學檢查
(一)血清免疫球蛋白
1.免疫球蛋白G(IgG)
【參考值】
7.0~16.6g/L
【臨床意義】
IgG減低見于各類先天性和獲得性體液免疫缺陷、聯(lián)合免疫缺陷的患者,以及重鏈病、輕鏈病、腎病綜合征、病毒感染和免疫抑制劑的患者。
IgG增高主要見于:①多克隆性增高:如各種慢性感染、慢性肝病、肝癌、淋巴瘤以及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jié)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②單克隆性增高:如免疫增殖性疾病。
2.免疫球蛋白A(IgA)
【參考值】血清:0.7~3.5g/L。
【臨床意義】
IgA減低見于反復呼吸道感染、非IgA型分泌型多發(fā)性骨髓病、重鏈病、輕鏈病、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免疫缺陷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IgA增高見于IgA型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IgA型多發(fā)性骨髓病、類風濕關節(jié)炎、肝硬化、濕疹和腎臟疾病等。
3.免疫球蛋白M(IgM)
【參考值】0.5~2.6g/L。
【臨床意義】
IgM減低見于IgG型重鏈病、IgA型多發(fā)性骨髓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癥、免疫抑制劑治療后、淋巴系統(tǒng)腫瘤和腎病綜合征等。
IgM增高見于病毒型肝炎早期、肝硬化、類風濕關節(jié)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
4.免疫球蛋白E(IgE)
【參考值】0.1~0.9g/L。
【臨床意義】
IgE減低見于先天性或獲得性丙種球蛋白缺乏癥、惡性腫瘤、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等。IgE增高見于各種過敏性疾病、寄生蟲感染、肝臟疾病、結節(jié)病、類風濕關節(jié)炎等。
(二)T細胞分化抗原測定
【參考值】
免疫熒光法:CD3為63.1%±10.8%;CD4為42.8%±9.5%;CD8為19.6%±5.9%;CD4/CD8為(2.2±0.7)/1。
流式細胞術:CD3為61%~85%;CD4為28%~58%;CD8為19%~48%;CD4/CD8為(0.9~2.0)/1。
【臨床意義】
(1)CD3降低:見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jié)炎等。
(2)CD4降低:見于惡性腫瘤、遺傳性免疫缺陷癥、艾滋病、應用免疫抑制劑者。
(3)CD8減低:見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
(4)CD4/CD8比值增高:見于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性感染、變態(tài)反應等;CD4/CD8比值減低:見于艾滋病(常<0.5)。
(5)監(jiān)測器官移植排斥反應時CD4/CD8比值增高,預示可能發(fā)生排斥反應。
(6)CD3、CD4、CD8較高且有CD1、CD2、CD5、CD7增高,則可能為T細胞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