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
1、蟯蟲病的主要特征是
A、陣發(fā)性腹痛
B、夜寐磨牙
C、夜間肛門奇癢
D、腹部有移動包塊
E、食欲異常
2、蟯蟲古代又稱為
A、線蟲
B、白蟲
C、寸白蟲
D、伏蟲
E、胃蟲
3、下列哪項不是蛔厥證的臨床癥狀
A、腹部突然絞痛,主要在胃脘及右脅下
B、伴惡心嘔吐,常吐出蛔蟲
C、肢冷汗出
D、腹脹腹痛,腹部有包塊,推之移動
E、疼痛可暫時緩解減輕
4、治療蛔蟲病腸蟲證的首選方劑是
A、追蟲丸
B、化蟲丸
C、使君子散
D、烏梅丸
E、驅蟲粉
二、A2
1、患兒,3歲,飲食異常,精神煩躁,睡眠不安,肛門、會陰部瘙癢。診斷為
A、鉤蟲病
B、蛔蟲病
C、蟯蟲病
D、姜片蟲病
E、絳蟲病
2、患兒,6歲,突然腹部絞痛,彎腰曲背,輾轉不安,惡心,嘔吐,肢冷汗出,常吐出蛔蟲。腹部絞痛時作時止,疼痛主要在胃脘部及右脅下,痛止后可如常人。舌苔黃膩,脈弦數(shù)或滑數(shù)。診斷為
A、鉤蟲病
B、蛔蟲病
C、蟯蟲病
D、蛔厥證
E、絳蟲病
3、患兒,8歲,腹痛以臍周痛為主,飲食不振,日漸消瘦,大便不調,時吐清涎,或惡心、嘔吐,或吐蛔蟲,精神萎靡,睡眠不安,寐中磨牙,愛挖鼻孔,咬衣角,嗜食異物。舌苔薄膩,舌尖紅赤,舌體常見紅色刺點。診斷為
A、蛔厥證
B、腸蟲證
C、蟯蟲病
D、姜片蟲病
E、絳蟲病
查看更多試題內容請點擊下載: |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蟯蟲病是南蟯蟲寄生人體所致的小兒常見腸道寄生蟲病,以夜間肛門及會陰附近奇癢并見到蟯蟲為特征。
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蟯蟲色白,形細小如線頭,俗稱“線蟲”。
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蛔厥證
證候:腹痛時發(fā)時止。突然發(fā)生劇烈腹痛,以右脅下及胃脘部疼痛為主,彎腰曲背,輾轉不安,肢冷汗出,惡心嘔吐,常吐蛔蟲,發(fā)作間歇時,痛止如常人。重者,腹痛持續(xù)不止,時輕時劇,畏寒發(fā)熱,甚則出現(xiàn)黃疸。舌質紅,舌苔厚膩,脈弦數(shù)或滑數(shù)。
治法:安蛔定痛,繼之驅蟲。
代表方劑:烏梅丸。
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腸蟲證
證候:臍腹部疼痛,輕重不一,時作時止,或不思飲食,或嗜食異物,大便不調,或泄瀉或便秘,或便下蛔蟲,面色多黃滯,可見面部白斑,白睛藍斑,唇內粟狀白點,夜寐齘齒。甚者,腹部可捫及條索狀物,時聚時散,形體消瘦,肚腹脹大,青筋顯露。舌苔多見花剝或膩,舌尖紅赤,脈弦滑。
治法:驅蛔殺蟲,調理脾胃。
代表方劑:使君子散。
二、A2
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蟯蟲病是南蟯蟲寄生人體所致的小兒常見腸道寄生蟲病,以夜間肛門及會陰附近奇癢并見到蟯蟲為特征。
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蛔厥證
證候:腹痛時發(fā)時止。突然發(fā)生劇烈腹痛,以右脅下及胃脘部疼痛為主,彎腰曲背,輾轉不安,肢冷汗出,惡心嘔吐,常吐蛔蟲,發(fā)作間歇時,痛止如常人。重者,腹痛持續(xù)不止,時輕時劇,畏寒發(fā)熱,甚則出現(xiàn)黃疸。舌質紅,舌苔厚膩,脈弦數(shù)或滑數(shù)。
治法:安蛔定痛,繼之驅蟲。
代表方劑:烏梅丸。
3、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腸蟲證
證候:臍腹部疼痛,輕重不一,時作時止,或不思飲食,或嗜食異物,大便不調,或泄瀉或便秘,或便下蛔蟲,面色多黃滯,可見面部白斑,白睛藍斑,唇內粟狀白點,夜寐齘齒。甚者,腹部可捫及條索狀物,時聚時散,形體消瘦,肚腹脹大,青筋顯露。舌苔多見花剝或膩,舌尖紅赤,脈弦滑。
治法:驅蛔殺蟲,調理脾胃。
代表方劑:使君子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