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型題】
1. 首創(chuàng)“中風”病名的是下列哪本醫(yī)著
A. 《內經》
B. 《金曦要略》
C. 《景岳全書》
D. 《諸病源候論》
E. 《千金要方》
2. 提出中風病是由“內風甲而起的見解, 始于哪個時期一
A. 戰(zhàn)國時期
B. 漢代時期
C. 隋唐時期
D. 唐宋時期
E. 金元時期
3. 提倡“內傷積損,為中風病病機實質的是么下列哪一位醫(yī)家
A. 王 履 B.張仲景
C. 李東垣
D. 張景岳
E.李中梓
4. 明確將中風病分為閉、脫二證的是下列哪位醫(yī)家
A擴李東垣B李中梓
C. 李時珍
D. 李士材E.葉天士
5. 關于中界病的病理因素下列哪一項是正確的
A.虛、火、風、痰、氣、瘀
B. 風、火、熱、痰、氣、血
C. 風、痰、寒、虛、氣、瘀
D.風、火、虛、血、氣、瘀
E.風、痰、熱、虛、氣、瘀
6. 中風脫證的臨床表現(xiàn)除哪項外均是
A.突然昏仆,不省人事;
B.目合口張,手撒肢冷
C大汗淋漓,二便自遺D肢體強痙
E.舌痰脈微欲絕
7. 中風病后遺癥期為
A.發(fā)病半年以上者
B.發(fā)病 1年以上者C發(fā)病 2個月以上者
D. 發(fā)病 3個月以上者
E. 發(fā)病 1個月至半年以內者
查看更多試題內容請點擊下載: |
8. 中風病與口僻的鑒別要點是
A. 有無口眼歪斜
B.有無言語不清
C有無口角流涎
D.有無肢體癱瘓E.有無脈弦滑數
9. 中風病與痙證的鑒別要點是,
A.有無四肢抽搐
B. 有無肢體癱瘓C有無神識昏迷
D. 有無脈弦滑數
E. 有無項背強直
10. 中風病的中經絡與中臟腑的主要區(qū)別在介于
A. 有無后遺證
B有無神志改變
C有無肢體癱瘓
D. 有無口眼歪斜
E. 有無語言不利
11. 中風病急性發(fā)作期病理性質為
A. 痰濁為主
B. 標實為主
C. 氣逆為主
D. 本虛為主
E. 痰寮為主
12. 中風病中臟腑急性發(fā)作期辨證關鍵是
A. 辨清虛實B辨清輕重
C. 辨清閉脫
D. 辨清寒熱
E. 辨清氣血
13. 除下列哪一項外, 均為中風中經絡的常用治法1
A. 熄風化痰通絡
B平肝潛陽
C. 化痰通腑泄熱
D. 益氣活血通絡
E. 化痰開竅
【A 2型題】】
14. 某患者,午睡起來突然發(fā)現(xiàn)左半身行動不便,語言不利,口眼歪斜,神志尚清,口角流涎,舌質暗淡,苔薄白,脈弦滑,其治療首選方是
A. 天麻鉤藤飲
B. 星簍承氣湯
C. 補陽還五湯
D. 化痰通絡湯
E. 羚角鉤藤湯.;
15. 某患者,平素眩暈頭痛,有“高血壓”病史。睡眠醒來發(fā)現(xiàn)左半身活動不便,語言不利,口 眼歪斜,神志尚清,并癥見面紅目赤,口苦咽 干,心煩身熱,尿赤便干,舌質紅絳,舌苔薄 黃,脈弦有力。其病機為
A.脈絡空虛,風邪扶痰竄犯經絡護
B肝陽暴亢,風火上擾,橫竄脈絡
C痰熱腑實,風痰上擾
D.氣虛血疲,脈絡痕滯
E.風陽痰火上擾;蒙蔽清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