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
1、下列除哪項外均為苦味藥的作用
A、清熱瀉火
B、泄降逆氣
C、收斂固澀
D、通瀉大便
E、燥濕堅陰
2、下列哪項主要是概括藥物的藥性和作用
A、歸經(jīng)
B、四氣五味
C、升降浮沉
D、毒性
E、配伍七情
3、性味苦寒的藥物大多具有的功效是
A、祛風除濕
B、芳香化濕
C、清熱燥濕
D、利水滲濕
E、活血通絡
4、治療瘰疬、癭瘤等證的藥物具有的藥味是
A、苦
B、甘
C、咸
D、澀
E、淡
5、具有清熱燥濕作用的藥物應具有何種藥味
A、酸
B、苦
C、甘
D、辛
E、咸
6、澀味藥物與下列何種藥物作用相似
A、苦味
B、咸味
C、酸味
D、辛味
E、甘味
7、具有斂肺止咳作用的藥物大多具有何種藥味
A、辛
B、甘
C、酸
D、苦
E、咸
8、下列哪項是淡味藥的作用
A、軟堅散結
B、活血祛瘀
C、疏肝理氣
D、利水滲濕
E、瀉下通便
9、下列哪項是甘味藥的作用
A、溫中止痛
B、緩急止痛
C、理氣止痛
D、化瘀止痛
E、祛風止痛
10、辛味藥物的作用是
A、發(fā)散,行氣
B、補益,軟堅
C、燥濕,通泄
D、收斂,固澀
E、軟堅,緩急
11、五味指的是
A、全部味道
B、酸、苦、甘、辛、咸五種味道
C、口嘗的味道
D、五類作用
E、不同的滋味
12、外感風熱,應選擇何種性味的藥物
A、辛、溫
B、辛、涼
C、甘、寒
D、苦、寒
E、甘、溫
13、治療筋脈攣急疼痛的藥物,大多是何味藥
A、酸
B、苦
C、甘
D、辛
E、咸
14、具有發(fā)散作用的藥味是
A、咸
B、酸
C、苦
D、辛
E、甘
15、確定藥物寒熱、溫涼的依據(jù)是
A、神農(nóng)氏嘗百草的體會
B、《素問》:“寒者熱之,熱者寒之”
C、《本經(jīng)》:“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
D、藥物作用于人體的反應
E、口嘗的滋味
16、平性藥的含義是指
A、寒、熱之性不甚明顯的藥物
B、作用比較緩和的藥物
C、升浮、沉降作用趨向不明顯的藥物
D、性味甘淡的藥物
E、寒熱之性均具備的藥物
17、下列哪項不是溫熱性能所表示的作用
A、溫里
B、開竅
C、補火
D、溫經(jīng)
E、回陽
18、能夠減輕或消除熱證的藥物,其藥性一般屬于
A、寒、熱
B、寒、涼
C、溫、涼
D、溫、微寒
E、平
19、以下哪項不是沉降藥物的作用
A、清熱瀉火
B、收斂固澀
C、平肝潛陽
D、開竅
E、鎮(zhèn)驚安神
20、下列哪一組性味的藥物,作用趨向一般屬于升浮
A、甘、辛、涼
B、辛、苦、熱
C、辛、甘、溫
D、甘、淡、寒
E、酸、咸、熱
21、升降浮沉是指
A、藥物的作用趨向性
B、藥物的作用部位的選擇性
C、藥物有無毒副作用
D、藥物性能峻猛與否
E、藥物有無補瀉作用
22、確定歸經(jīng)學說的理論基礎是
A、陰陽學說
B、臟腑經(jīng)絡理論
C、藥性理論
D、藥味理論
E、五行學說
23、歸經(jīng)含義是指
A、藥物具有的升、降、浮、沉的作用趨向
B、藥物具有的寒、熱、溫、涼四種性質
C、藥物具有的辛、甘、酸、苦、咸五種滋味
D、藥物對于機體某部分的選擇性作用
E、藥物對于機體有無毒副作用
24、澀味藥多用于治療
A、胃熱消渴
B、水腫、小便不利
C、胸脅苦滿
D、惡心嘔吐
E、虛汗、遺精滑精
二、B
1、A.麻黃和薄荷治療表證
B. 黃芩和板藍根治療發(fā)熱口渴、咽痛
C. 豬苓和茯苓治療水腫、小便不利
D. 山茱萸和五味治療虛汗、遺精
E. 附子和干姜治療腹中冷痛、脈沉無力
<1> 、屬于“療寒以熱藥”治療原則的是
A B C D E
<2> 、屬于“療熱以寒藥”治療原則的是
A B C D E
2、A.辛味
B.甘味
C.酸味
D.苦味
E.咸味
<1> 、具有發(fā)散作用的藥物的藥味一般是
A B C D E
<2> 、具有收斂固澀作用的藥物的藥味一般是
A B C D E
3、A.四氣
B.五味
C.升降浮沉
D.歸經(jīng)
E.毒性
<1> 、表示藥物作用部位的中藥性能是
A B C D E
<2> 、反映藥物作用安全程度的中藥性能是
A B C D E
4、A.歸心經(jīng)
B.歸肝經(jīng)
C.歸脾經(jīng)
D.歸肺經(jīng)
E.歸腎經(jīng)
<1> 、朱砂能治療心悸失眠,具有重鎮(zhèn)安神之功,其歸經(jīng)是
A B C D E
<2> 、杏仁能治療胸悶喘咳,具有止咳平喘之功,其歸經(jīng)是
A B C D E
查看更多試題內(nèi)容請點擊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