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顏面疔瘡的早期臨床特征是
A.瘡形如粟,腫勢局限,頂高根軟
B.瘡形如粟,疼癢相兼,腫勢彌漫
C.瘡頂凹陷,紅熱灼痛,腫勢彌漫
D.瘡形如粟,根深堅硬,如釘丁之狀
E.瘡形不高,腫勢散漫
答案:126.D
127.屬于癤病的是
A.有頭癤
B.無頭癤
C.螻蛄癤
D.坐板瘡
E.暑癤
答案:127.D
128.辨別瘡瘍陰證陽證的主要依據(jù),錯誤的是
A.患部皮膚顏色是否發(fā)
B.腫勢高突或下陷
C.局部膚溫灼熱與否
D.病發(fā)于皮膚還是筋骨
E.膿液有無
答案:128.E
129.關于瘰疬初期臨床表現(xiàn)的描述哪項是錯誤的
A.頸部兩側(cè)結(jié)塊如豆
B.皮色正常
C.質(zhì)地堅實、推之能動
D.全身高熱不退
E.不熱不痛
答案:129.D
130.最易引起小腿丹毒的是
A.足部挫傷
B.脫疽
C.足癬糜爛
D.足部疔瘡
E.下肢靜脈曲張
答案:130.C
131.以下情況中,不屬透托法適應證的是
A.色赤
B.作膿
C.焮痛
D.發(fā)熱
E.腫勢平塌
答案:131.E
132.將顏面部疔瘡定名為疔的醫(yī)家及著作是
A.華佗•《中藏經(jīng)》
B.張機•《傷寒論》
C.陳實功•《外科正宗》
D.汪機•《外科理例》
E.齊德之•《外科精義》
答案:132.A
133.有頭疽初起癥狀多見
A.粟粒樣膿頭
B.蜂窩狀膿頭
C.腫硬如釘丁之狀
D.漫腫無頭
E.光軟無頭
答案:133.A
134.附骨疽病人多見于
A.嬰兒
B.兒童
C.少年
D.青年
E.老年
答案:134.B
135.疔的最早記載見于
A.《靈樞•癰疽》
B.《素問•生氣通天論》
C.《中藏經(jīng)》
D.《外科正宗》
E.《劉涓子鬼遺方》
答案:135.B
136.新生兒丹毒稱
A.赤游丹
B.抱頭火丹
C.流火
D.阿發(fā)丹毒
E.腿游風
答案:136.A
137.蛇肚疔切開時,應在
A.患指側(cè)面橫切口
B.患指側(cè)面縱切口,不越過關節(jié)
C.指端掌面縱切口
D.指端側(cè)面縱切口
E.沿指腹弧形切口
答案:137.B
138.瘡瘍益氣托毒法的代表方劑是
A.托里消毒散
B.托里透膿散
C.仙方活命飲
D.透膿散
E.神功內(nèi)托散
答案:138.A
139.瘡瘍內(nèi)治消法中最為常用的是
A.解表法
B.清熱解毒法
C.祛痰法
D.溫通法
E.理濕法
答案:139.B
140.瘡瘍溫陽托毒法的代表方是
A.透膿散
B.托里消毒散
C.托里透膿湯
D.四妙湯
E.神功內(nèi)托散
答案:140.E
141.關于內(nèi)陷的含義最為確切的是
A.凡生瘡瘍、毒不外泄、反陷入里
B.有頭疽,毒不外泄、反陷入里
C.腦疽,毒不外泄、反陷入里
D.正虛或消渴病病人,毒不外泄,反陷入里
E.疔瘡以外的瘡瘍,毒不外泄,反陷入里
答案:141.E
142.顏面部療瘡熱毒蘊結(jié)證的治法是
A.散風清熱
B.瀉火解毒
C.涼血清熱
D.清熱解毒
E.和營解毒
答案:142.D
143.火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火毒熾盛
B.陰液不足
C.氣血虧虛
D.脾腎陽虛
E.肺衛(wèi)不固
答案:143.B
144.疔瘡走黃的主要病理是
A.正虛
B.邪實
C.陰傷
D.腑實
E.表虛
答案:144.B
145.癰的成膿期大約是
A.3天左右
B.4~5天
C.9~12天
D.10天以上
E.7天左右
答案:145.E
146.有頭疽的整個病程為
A.1周
B.2周
C.3周
D.4周
E.5周
答案:146.D
147.臀癰的特點是
A.位置淺、范圍大、來勢急、易腐潰、收口慢
B.位置深、范圍小、來勢急、易腐潰、收口慢
C.位置深、范圍大、來勢緩、易腐潰、收口慢
D.位置深、范圍大、來勢緩、難腐潰、收口慢
E.位置深、范圍大、來勢急、易腐潰、收口慢
答案:147.E
148.下列描述丹毒的癥狀,錯誤的是
A.突然發(fā)紅、色如涂丹
B.邊界清楚
C.壓之退色、抬手復原
D.伴有高熱、頭痛等癥狀
E.局部可觸及條索狀腫物
答案:148.E
149.解郁化痰法治療乳病的代表方是
A.柴胡疏肝散
B.逍遙散
C.逍遙蔞貝散
D.柴胡清肝湯
E.瓜蔞牛蒡湯
答案:149.B
150.臨床乳房檢查的最主要的方法是
A.望診
B.觸診
C.乳房透照
D.乳腺X線檢查
E.乳房CT檢查
答案:150.B
查看更多試題內(nèi)容請點擊下載:
【焚題庫】2020中醫(yī)助理醫(yī)師考試題庫【歷年真題+章節(jié)題庫+考前密訓試題】【進入購買】 歡迎加入執(zhí)業(yè)醫(yī)師交流群:248943119,還能和考友一起學習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