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型題】
1.成書于春秋至東漢之際,反映了中醫(yī)理論體系形成與發(fā)展狀況的重要
醫(yī)藥學著作有 ( BDE )
A.《本草綱目》 B《難經》 C.《諸病源候論》 D.《黃帝
內經》 E.《傷寒雜病論》
2.下列哪幾項為中醫(yī)學整體觀念的具體體現(xiàn) (ABCD )
A.用寒遠寒 B.五臟一體 C.因地制宜 D.用熱遠熱
E.因人制宜
3.人體臟腑區(qū)分陰陽,屬于陰者有 ( BDE )
A.胃 B.心 C.小腸 D.脾 E.肝
4.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 ( ABD )
A.陰陽交感 B.陰陽對立 C.陰陽盛衰 D.陰陽消長
E.陰陽互損
5.按五行生克規(guī)律,針對肺肝脾三臟病變的相互影響而制定的相關治
法有 ( ACE )
A.佐金平木 B.滋水涵木 C.培土生金 D.益火補土
E.抑木扶土
6.屬于五華的是 ( BCE )
A.皮 B.爪 C.毫毛 D.筋 E.面
7.根據(jù)五行之間的關系,木氣有余可導致 ( CD )
.A.克土 B.生火 C.乘土 D.侮金 E.侮水
8.“木”有生長、升發(fā)、條達的特性,比喻肝的功能與特點 ( ACD )
A.肝喜條達 B.肝主藏血 C.疏通氣機 D.調暢情志
E.防止出血
9.陰陽偏盛的治療方法有 ( AB )
A.寒者熱之 B.熱者寒之 C.陽中求陰 D.陰病治陽
E.陽病治陰
10.肝的藏血功能主要體現(xiàn)于以下哪些方面 ( BDE )
A.調暢氣機 B.調節(jié)血量 C.促進消化 D.儲藏血液
E.防止出血
11.與呼吸運動有關的臟腑組織是 (ABCE )
A.腎 B.大腸 C.汗孔 D.小腸 E.肺
12.腎主藏精的功能關系到 ( ACE )
A.生長發(fā)育 B.血液運行 C.男女生殖 D.筋脈濡養(yǎng)
E.髖海充盈
13.與津液輸布障礙有關的是 ( ABCDE )
A.肝 B.三焦 C.肺 D.脾 E.腎
14.與脾密切相關的有 ( BCE )
A.憂 B.口 C.肌肉 D.唾 E.屬:
15.與腎密切相關的有 ( ABDE )
A.腦 B.髓 C.脈 D.齒 E.骨
16.與心的生理功能密切相關的有 ( BCDE )
A.血海 B.血府 C.血液 D.汗 E.味覺
17.以下屬于“五神”的是 ( CDE )
A.思 B.智 C.神 D.意 E.魄
18.以下屬于“五志”的是 ( BDE )
A.神 B.思 C.魄 D.喜 E.怒
19.肺主宣發(fā),包括 ( ACE )
A.輸津至肌膚 B.輸津至腎 C.呼出濁氣 D.吸人清氣
E.布散衛(wèi)氣
20.推動血行的生理功能是 ( ABD )
A.心主血脈 B.肝主疏泄 C.腎主氣化 D.肺朝百脈
E.脾主統(tǒng)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