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腎精化為生殖之精以施泄,依靠于( )
A) 腎陽溫煦
B) 腎陰涼潤
C) 天癸促發(fā)
D) 脾胃運化
參考答案: C
2.濕邪、寒邪的共同致病特征是( )
A) 損傷陽氣
B) 阻遏氣機
C) 粘膩重濁
D) 凝滯吸引
參考答案: A
3.植物的生長收藏的變化形式屬于( )
A) 氣與形之間的轉化
B) 形與形之間的轉化
C) 氣與氣之間的轉化
D) 有形之體自身的更新變化
參考答案: D
4.稱為“形之主”的是( )
A) 精
B) 神
C) 氣
D) 血
參考答案: B
5.下列何項屬于胃的生理特性( )
A) 喜燥
B) 喜滿
C) 喜潤
D) 喜運
參考答案: C
6.不同體質類型所具有的潛在的、相對穩(wěn)定的傾向性稱為( )
A) 病勢
B) 質勢
C) 從化
D) 傳變
參考答案: B
7.區(qū)分五臟、六腑、奇恒之腑三類的最主要依據是( )
A) 解剖形態(tài)的差異
B) 分布部位的不同
C) 功能特點的不同
D) 經脈陰陽屬性的不同
參考答案: C
8.脾虛可致下列哪一項血行異常( )
A) 出血
B) 血瘀
C) 血行加速
D) 血行遲緩
參考答案: A
9.足厥陰肝經和手太陰肺經交接于( )
A) 胸中
B) 心中
C) 肺中
D) 無名指端
參考答案: C
10.以下哪項一般不屬于氣機失調的病機內容( )
A) 氣滯
B) 氣逆
C) 氣陷
D) 氣虛
參考答案: D
11.觀察心主血脈的功能是否正常與哪項關系較小( )
A) 面色
B) 舌色
C) 爪色
D) 脈象
參考答案: C
12.疾病發(fā)生的重要條件是( )
A) 正氣不足
B) 邪氣侵害
C) 邪勝正負
D) 飲食不良
參考答案: B
13.金元四大家中倡言“陽常有余,陰常不足”的是( )
A) 劉完素
B) 張從正
C) 李杲
D) 朱震亨
參考答案: D
14.五行學說中“木”的特性是( )
A) 炎上
B) 稼穡
C) 從革
D) 曲直
參考答案: D
15.以下不屬于五行相克關系傳變的是( )
A) 木旺乘土
B) 土虛木乘
C) 木火刑金
D) 土虛水侮
參考答案: D
16.在人體內具有“溢奇邪”、“通榮衛(wèi)”作用的是( )
A) 浮絡
B) 經別
C) 別絡
D) 孫絡
參考答案: D
17.肝在志為( )
A) 魂
B) 怒
C) 喜
D) 悲
參考答案: B
18.確立辨證論治理論體系的是( )
A) 《黃帝內經》
B) 《傷寒雜病論》
C) 《神農本草經》
D) 《難經》
參考答案: B
19.下列不屬于“七沖門”的是( )
A) 吸門
B) 飛門
C) 戶門
D) 氣門
參考答案: D
20.中醫(yī)學的學科屬性是( )
A) 屬于自然科學與思維科學相結合的范疇
B) 屬于人文社會科學的范疇
C) 屬于中國古代哲學的范疇
D) 屬于自然科學為主體的多學科知識交融的科學
參考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