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和A2型題
1.造成Cushing病的皮質激素增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A 下丘腦分泌CRH增多
B 垂體ACTH分泌增多
C 垂體外的腫瘤分泌ACTH增多
D 腎上腺自主分泌皮質激素
E 醫(yī)源性皮質激素過量
2.Cushing綜合征最常見的病因是:
A 垂體ACTH細胞增生
B 垂體ACTH瘤
C 異位ACTH分泌綜合征
D 腎上腺腺瘤
E 大結節(jié)性巨大腎上腺瘤
3.不依賴ACTH的Cushing綜合征常見的病因是:
A 腎上腺皮質腺瘤
B 腎上腺皮質癌
C 異位ACTH分泌綜合征
D 不依賴ACTH的雙側腎上腺大結節(jié)增生
E 不依賴ACTH的雙側腎上腺小結節(jié)增生
4.Cushing綜合征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向心性肥胖其發(fā)生機制是:
A 肌肉消耗,四肢顯得相對瘦小
B 肌肉、脂肪消耗,四肢顯得相對瘦小
C 脂肪分解,同時阻礙葡萄糖進入脂肪細胞,抑制脂肪合成
D 食欲亢進,蛋白質、脂肪合成增加堆積面,胸、腹、頸、背部所致
E 動員脂肪又促進脂肪合成,使脂肪重新分布
5.對于Cushing綜合征的向心性肥胖,促進脂肪合成的機制是:
A 大劑量皮質激素動員脂肪分解造成脂代謝負平衡,機體代償性增加脂肪合成
B 食欲亢進,脂肪合成增加
C 大劑量皮質激素促進脂肪合成
D 大劑量皮質激素使血糖增高,興奮胰島素分泌而促進脂肪合成
E 不存在脂肪合成增加,是脂肪移位的結果
6.Cushing綜合征由于蛋白質代謝障礙形成典型紫紋,最可能出現(xiàn)的部位是:
A 頸、上胸、腋窩
B 上胸、腋窩、腹下側
C 腹下側、臀部、手臂
D 腹下側、臀部、大腿
E 上胸、腹下側、大腿
7.Cushing綜合征的血液學改變是:
A 紅細胞計數(shù)增加、白細胞總數(shù)增加、淋巴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計數(shù)增加
B 紅細胞計數(shù)增加、白細胞總數(shù)減少、淋巴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計數(shù)減少
C 紅細胞計數(shù)增加、白細胞總數(shù)增加、淋巴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計數(shù)減少
D 紅細胞計數(shù)增加、白細胞總數(shù)減少、淋巴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計數(shù)增加
E 紅細胞計數(shù)減少、白細胞總數(shù)增加、淋巴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計數(shù)增加
8.引起異位ACTH綜合征最常見的疾病是:
A 胰腺癌
B 胸腺癌
C 神經母細胞瘤
D 支氣管類癌
E 肺癌
9.與異位ACTH綜合征的臨床特點不符的是:
A 肥胖和脂紋較少
B 有明顯的色素沉著
C B超或CT示雙側腎上腺腫瘤
D 血ACTH明顯升高
E 尿17-羥、17-酮類固醇增多
10.異位ACTH綜合征與腎上腺腺瘤引起的Cushing綜合征的臨床表現(xiàn)不一樣的是:
A 皮膚紫紋
B 向心性肥胖
C 女性病人男性化傾向
D 皮膚色素沉著
E 低血鉀
11.男性,30歲,因肥胖確診為Cushing病,BP130/90mmHg、血鉀3.8mmol/L。垂體CT檢查無明確腺瘤,可先采用的治療:方法是
A 口服賽庚啶或酮康唑
B 雙側腎上腺切除術
C 一側腎上腺大部分切除另一側全切除
D 垂體外照射治療
E 垂體部分切除
12.Addison病是指:
A 繼發(fā)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
B 下丘腦病變引起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不足所致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
C 垂體病變引起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不足所致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
D 自身免疫等原因破壞雙側腎上腺的絕大部分引起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不足所致
E 自身免疫等原因破壞雙側腎上腺的絕大部分引起糖皮質激素分泌不足所致
13.女性原發(fā)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最多見的病因是:
A 特發(fā)性腎上腺萎縮
B 腎上腺結核
C 腎上腺腫瘤
D 惡性腫瘤腎上腺浸潤破壞
E 腦垂體功能減退
14.原發(fā)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表現(xiàn)為:
A 糖皮質激素及鹽皮質激素皆分泌不足
B 糖皮質激素及性激素皆分泌不足
C 性激素及鹽皮質激素皆分泌不足
D 糖皮質激素分泌不足
E 鹽皮質激素分泌不足
15.下列哪項臨床表現(xiàn)在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鑒別診斷中最具意義:
A 低血容量癥狀
B 排泄水負荷的能力減弱
C 消化道癥狀
D 低血糖癥狀
E 皮膚色素沉著
16.下列哪種表現(xiàn)不支持原發(fā)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
A 低血糖
B 低血壓
C 低食欲
D 低體力
E 皮膚色素減退
17.原發(fā)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病人的血液學改變:
A 白細胞分類示中性粒細胞減少,淋巴細胞相對增多,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增多
B 白細胞分類示中性粒細胞減少,淋巴細胞相對減少,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增多
C 白細胞分類示中性粒細胞減少,淋巴細胞相對增多,嗜酸性粒細胞明顯減少
D 白細胞分類示中性粒細胞減少,淋巴細胞相對減少,嗜酸性粒細胞明顯減少
E 白細胞分類示中性粒細胞不變,淋巴細胞相對減少,嗜酸性粒細胞明顯減少
18.下列哪一項檢查對鑒別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具有重要意義:
A 腎上腺CT
B 血漿皮質醇節(jié)律
C 24h尿游離皮質醇測定
D 24h尿17—羥、17—酮測定
E 基礎ACTH測定
19.男性,45歲。確診原發(fā)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2年,因停藥再次入院。行OGTT,典型的結果是:
A 糖尿病曲線
B 糖耐量減低
C 空腹高血糖、2小時低血糖
D 血糖曲線低平
E 空腹低血糖、2小時高血糖
20.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少見的臨床表現(xiàn)是:
A 低血鉀
B 低血鈉
C 低血糖
D 低血壓
E 貧血
21.下列哪一項試驗對鑒別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具有重要意義:
A 小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
B 大劑量地塞米松抑制試驗
C ACTH試驗
D CRH興奮試驗
E 鈉負荷試驗
22.男,42歲,近3年咳嗽、低熱、反復痰中帶血,乏力,皮膚變黑,血壓90/60mmHg,血鉀4.1mmol/L,血鈉124.5mmol/L,診斷的最可能病因是:
A 腎上腺皮質增生
B 腎上腺皮質癌
C 腎上腺萎縮
D 異位ACTH綜合征
E 腎上腺結核
23.女,42歲,近2年乏力、惡心、食欲差、皮膚變黑,血壓90/55mmHg,血鉀4.0mmol/L、血鈉122mmol/L,診斷的最可能病因是:
A 腎上腺皮質增生
B 腎上腺皮質癌
C 腎上腺萎縮
D 異位ACTH綜合征
E 腎上腺結核
24.對于特發(fā)性腎上腺萎縮所致的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的治療,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 間斷用皮質激素替代治療
B 間斷用皮質激素替代治療,應激時加量
C 用生理劑量的皮質激素替代治療,終生恒定劑量服用
D 終生服用生理劑量的皮質激素替代治療,應激時加量
E 終生服用大于生理劑量的皮質激素替代治療,應激時加量
25.處理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基礎上發(fā)生的危象,下列哪項最佳:
A 輸血、膠體等擴容+糖皮質激素
B 輸注葡萄糖鹽水+糖皮質激素
C 輸注生理鹽水+糖皮質激素
D 輸注生理鹽水和糖+升壓藥物
E 升壓藥物+糖皮質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