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起胃腸型食物中毒的最常見細菌為:( )
A.變形桿菌 B.大腸桿菌 C.金黃色葡萄球菌 D.沙門氏菌 E.副溶血弧菌
2、胃腸型食物中毒的主要治療措施為:( )
A.及早使用抗菌藥物 B.洗胃、灌腸
C.及早應用多價抗毒血清 D.及時按消化道隔離病人
E.根據(jù)患者情況對癥治療及時補充液體
3、下列哪項不是胃腸型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學特點?( )
A.病人均有傳染性 B.潛伏期短,起病急 C.常集體發(fā)病 D.有共同進食可疑食物史 E.夏秋季多發(fā)
4、有關胃腸型食物中毒治療,錯誤的是( )
A.應常規(guī)進行止吐、止瀉治療 B.補液支持治療是重要的治療手段
C.抗生素用于伴有發(fā)熱等中毒癥狀的病人 D.無脫水表現(xiàn)的也可給口服補液
E.有些食物中毒應給予消化道隔離
5、下列能引起血性腹瀉的細菌為:( )
A.侵襲性大腸桿菌、變形桿菌 B.腸出血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
C.腸出血性大腸桿菌、副溶血性弧菌 D.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
E.產毒性大腸桿菌、副溶血性弧菌
6、能引起過敏癥狀的病原菌是:( )
A.沙門氏菌 B.變形桿菌 C.副溶血弧菌
D.大腸桿菌 E.金黃色葡萄球菌
7、神經(jīng)型食物中毒治療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
A.洗胃 B.清潔 C.吸氧 D.應用多價抗毒血清 E.使用大劑量青霉素
試題來源:【中醫(yī)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考試寶典免費下載 】
|
8、關于肉毒毒素,下列哪項不正確?( )
A.是一種由肉毒桿菌產生的外毒素 B.為嗜神經(jīng)毒素
C.主要作用于顱神經(jīng)核、外周神經(jīng)等 D.可導致肌肉收縮運動障礙,發(fā)生軟癱
E.主要由上消化道吸收,胃酸及消化酶可將其破壞
9、病人23歲,進食變質罐頭后14小時出現(xiàn)全身乏力,頭疼、頭暈,繼之出現(xiàn)視力模糊、眼肌麻痹,疑為肉毒中毒,最重要的治療是( )
A.應用青霉素 B.應用多價抗毒血清 C.補充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D.米醋灌腸 E.鹽水洗胃
10、關于侵襲性細菌性食物中毒,下列哪項是錯的?( )
A.引起腸粘膜上皮細胞變性、壞死、脫落并形成潰瘍 B.可有發(fā)熱
C.致病菌常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蠟樣芽胞桿菌 D.腹部絞痛 E.粘液膿血便
11、引起猩紅熱的化膿鏈球菌產生的蛋白酶沒有:
A.鏈激酶 B.透明質酸酶 C.鏈道酶 D.嘌呤裂解酶 E.血清混濁因子
12、猩紅熱流行病學特點錯誤的是:
A.人群普遍易感 B.感染后可產生抗菌免疫和抗毒素免疫
C. 抗菌免疫主要來源于抗M蛋白抗體有型特異性
D. 抗紅疹毒素免疫力持久 E.感染后本年不會再發(fā)病
13、猩紅熱的特征性表現(xiàn)是指:( )
A.發(fā)熱、中毒癥狀、第二日出現(xiàn)皮疹 B.發(fā)熱、咽峽炎、第二日出現(xiàn)猩紅皮疹
C.發(fā)熱、第二日出現(xiàn)猩紅皮疹、楊梅舌 D.發(fā)熱、咽峽炎、口周蒼白圈
E.發(fā)熱、第二日出現(xiàn)猩紅皮疹、口周蒼白圈
14、猩紅熱潛伏期一般為:( )
A.1~2d B.2~3d C.3~4d D.7~9d E.7~14d
15、猩紅熱病原治療首選:( )
A.紅霉素 B.四環(huán)素 C.青霉素 D.頭孢菌素 E.氯霉素
16、有關猩紅熱普通型臨床表現(xiàn)的描述不恰當?shù)氖?
A. 有持續(xù)性發(fā)熱 B.有多形性皮疹
C. 有明顯咽峽炎 D.有口周蒼白區(qū)和帕氏線
E.可見"草莓舌"或"楊梅舌"
17、確診猩紅熱的檢查是:( )
A.咽拭子或膿液中分離出B組溶血性鏈球菌 B.錫克試驗陽性
C.咽拭子或膿液中分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 D.咽拭子或膿液中分離出表皮葡萄球菌
E.咽拭子或膿液中分離出A組溶血性鏈球菌
18、猩紅熱的主要傳播途徑是:( )
A.消化道傳播 B.呼吸道傳播 C.產道
D.皮膚傷口 E.血液
19、猩紅熱臨床類型沒有:
A.普通型 B.膿毒型 C.中毒型 D.外科型 E.輕型
20、關于猩紅熱的皮疹錯誤的是:( )
A.發(fā)熱后第二日出疹 B.皮膚彌漫性充血基礎上針尖大小丘疹
C.于耳后、頸及上胸開始出疹 D.皮疹于48h達高峰
E.脫少見